医改对“中证医疗”“中证生科”的估值影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医改总体路线图的宏观长远影响

中国医改大概率走日本路线(政府深度介入控制医疗整体收入)以应对快速到来的老龄化,医改整体会降低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对研发投入也有影响,(历史经验看,美国制度促使了创新药的高度发达市场,但医疗支出高企,日本很好的控制了医疗总体成本的增长,但在创新药的开发上落后于美国。但是日本的医药研发外包(CRO)企业近20年维持了15%的复合增长)

2、医改中的集采、医保谈判、一致性评价对医药企业影响

仿制药:仿制药带量采购深入推进,仿制药利润大幅下滑,低端仿制药药会被市场淘汰,首访、难仿和创新药受影响小,但整体估值中枢大概率会下调。

创新药:医保谈判加速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虽然部分创新药利润空间被压缩,但不会造成向仿制药那样的大幅度下滑。另外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不到10%,还有上升空间。

生科药:医保改革,对生物科技的支持政策多过不利因素,生物科技将成为医药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子行业。值得长期投入。 创新药和仿制药厂的商业模式将持续分化。仿制药厂利润降低,估值逻辑发生根本变化,需要以新的PE看待。创新药企的估值也会因此略微下降,但不会向仿制药那么大的幅度。

3、医改(DRC、DIP...)对医疗器械企业影响

医改推动医疗新基建,(后疫情时代,医疗新基建基加速)利好医疗器械相关行业 医改推动提升公立医院诊疗质量,会带动医疗器械的采购 医改政策支持医疗器械国产化。DRP(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P(病种分值付费)相关的改革,推动医院检验科更加重视耗材成本,加速了

小结: 集采对医疗器械影响较小,其他医改政策反而利好医疗器械类的行业,在估值回归的时点,“中证医疗指数”值继续投入, 医药行业的利润率不同成都收到医改的影响,中证生科影响最小,可以逢低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