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密集出台的政策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8喜欢:2

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城投政策等等。可以确定的是这一类资产的风险不会将金融机构给拖垮。2023年之前市场担心的是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问题,不仅仅是赚钱能力受影响,还有可能资产变不良 不仅赚不来钱,反倒赔钱。所以给出了“破产”价,本质上是不认可“你”的资产价值和价格,说到底是没信心。

2024年后,为什么金融机构的股价涨,不是市场有信心了,而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让金融机构的资产不承担风险,市场的认知从有毒资产到正常资产,资产价格当然会重塑。

这一系列的房地产政策是否代表未来赚钱的方向在地产?答案是否定的。房地产对于投资人来说只有交易机会,没有趋势机会,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正常的消费品,不是投资品。

投资品的要求是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不断的上涨,哪些投资方向的现金流会不断的上涨?我们从谁花钱、谁买单来寻找。第一是消费品,老百姓花钱,老百姓给谁买单是市场选择出来的,这一条线要观察市场,哪一类产品热、消费多、排队买、托人找关系的买,一定是能赚大钱的。

第二是企业花钱、政府花钱。企业花钱一看市场需求,二看政策引导,政府花钱完全看政策引导。

这三个金主在市场短期不花钱的时候,就要看政策往哪引导,钱往哪里流,哪就是方向。

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给各个银行保险公司的文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五篇大文章落地、落细。这个意思是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你得干,至少对于央国企金融机构是这样要求的,我相信他们也不敢不干。

那么我们就要看五篇大文章究竟是什么?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我们再把金融二个字去掉就是: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这些代表未来的增量,是先立后破中要先“立”的。再细品:金融机构的资产,也就是他们投资、借贷的企业需满足上述5个方向,就有增量,不满足,最多是存量置换。

那么,在上面5个领域中,有没有房地产、基建等?显然是没有,所以这类资产只有交易性机会,跌的太多了,估值修复下,有没有趋势性机会,上面看不到天花板?显然没有。

再看上面这5个未来的增量方向,哪些目前的性价比高,首先排除了科技、绿色,估值被严重的透支。剩下普惠、养老、数字里面找,普惠找出来农商行,养老找出来保险公司,数字我还在寻找,这方面信息闭塞,有目标的球友感谢指导。

$中国太平(00966)$ $常熟银行(SH601128)$

全部讨论

05-20 11:19

首付已降至15%-20%,商品房自带3、4倍杠杆,市场投机资金不会再次拥抱这个比股票还刺激的炒作品?

05-20 11:25

从投资的角度去看,我不会买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因为只有估值修复的行业,业绩上有天花板。但是保险公司,不仅有估值修复的行情,业绩上空间非常大,终身寿调低到2.5%,资本市场修复都是扩大利差,只要银行存款利率不涨,增额终身寿的规模还会扩大。最后,经济复苏,国债利率上涨,固收还会赚钱。这么多赚钱的通道,而房地产只有销售量增加和涨价两条道,销量可持续的增加吗?明显不是,房价会持续上涨吗?更不是

05-20 16:41

数字金融可以看看腾讯

05-21 07:5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