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底了,光伏第一大白马,市占率70%全球寡头,手握90亿订单,234家机构盯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30

光伏,冰火两重天。

这种局面,主要体现在2方面;

一个是供需端,一边是需求的持续旺盛,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375GW,同比大增32%,继续保持旺盛的局面;一边是产能的严重过剩,2023年全球光伏需求才375GW,但是光伏组件总产能达到了1034GW,同比大增64.7%。并且今年扩产还在加码,2024年前4个月,硅料、硅片、电池片和光组件等扩产项目超80个,投资额超5500亿。

一个是业绩端,一边是光伏产品价格战下,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晶澳科技等巨头业绩大幅下滑;一边却是迈为股份帝科股份宇邦新材奥特维等辅材设备企业业绩大好。

造成业绩巨大差异的原因,也是很清晰的,本身这轮光伏周期中,设备辅材环节并没有进行较大的扩产,这些企业作为铲子型公司,具备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辅材是光伏核心但价格敏感度低的产品,继续享受光伏装机增长的红利。

未来几年,光伏装机高增长确定性依然极强,这是AI对电力需求和碳中和的目标推动。

数据显示,全球的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在2025年达到547GW,到2030年达到1200GW。

现在,光伏唯一担心的就是上游扩产的持续,压制了行业景气度的回升。如果这个一旦扭转,光伏行业将彻底改变冰火两重天的局面,重回景气度上行周期。

就在5月21日,明确提到“鼓励光伏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行业无序扩张的局面有望得到缓解,光伏行业迎来加速筑底。

这其中,设备辅材企业依然会率先受益,并且快速释放业绩弹性,比如设备第一龙头迈为股份已经开始释放订单,并且4月底有234家机构进行调研。

迈为股份作为光伏核心龙头,其表现却和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爱旭股份钧达股份等截然不同,公司业绩从2019年以来持续维持高增长,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亿,同比大增91%,在龙头们苦于周期下行环境下,实属难得。

在公司业绩大好的同时,迈为股份的盈利能力也出现了提升,2023年以来尽管公司营收、利润增长都不错,但是还是受到了周期的一定影响,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最直接的就是体现在毛利率和净利率上,比如净利率从2021年20%下滑到了2023年的10%附近,但是到2024年一季度出现了小幅回升到了10.84%,是非常好的迹象。

那么,迈为股份为何表现突出?

第一,产品结构优势。

迈为股份核心产品就是电池丝网印刷设备,主要用在电池片的生产环节。

从2023年公司年报可以看到,电池丝网设备营收占比高达87.8%,是核心营收来源,并且业务主要面向国内。

但是,迈为股份在电池丝网印刷设备领域却做到了极致,市占率高达70%全球第一,客户涵盖了隆基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核心光伏龙头。

在巨头们持续扩张产能下,对设备的需求在攀升,让迈为释放了订单。

同样,公司保持业绩的另一个关键,就是布局光伏N型技术,迈为布局的是HJT,因为转化效率更高。

在HJT电池的四个核心环节,包括清洗制绒、非晶硅薄膜沉积、TCO 透明导电膜沉积、丝网印刷,迈为股份全产业链布局,成为了HJT电池最稀缺的整线设备商,并且在HJT设备市占率高达60%,近两年也保持全球第一。

HJT技术目前正迎来加速渗透,迈为股份通过焊接0BB、银包铜等技术,大幅降低HJT成本,客户覆盖安徽华晟、金刚光伏等,2023年实现600MW HJT量产设备批量交付。

第二,半导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迈为股份凭借着在光伏领域的技术积累,开始布局半导体领域。

公司切入半导体切割、先进封装领域,产品已经交付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封测龙头。

同时在2023年,迈为和深天马达成了Micro LED 设备采购协议,而Micro LED 是目前最先进和渗透最快的显示技术,这一块对设备的需求到2030年将超过3000亿元,有望再造一个迈为。

当然,这依赖于公司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7.6亿,同比大增60%,并且全都费用化,显示了公司的信心。

所以,尽管光伏行业整体周期下行,但是龙头扩产和新技术渗透下,反而大大释放了迈为股份的订单,增强了业绩稳定性。

并且,在光伏装机增速不减,和新技术继续渗透下,这个增长确定性依然很强。

那么,对于迈为股份,目前市场担忧两个问题。

1、存货问题。

数据显示,迈为股份的存货从2022年以来持续攀升,在2022年一季度还只有32亿元,到2024年一季度增长到了110亿元,幅度非常迅猛。

这也导致市场有担忧,难道产品卖不动了么?

其实恰恰相反,从公司2023年年报存货详细数据中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公司110亿的存货中,发出商品就高达73亿,这是正在交付的产品并不是库存,说明公司正在加速交货,需求端非常旺盛。

而真正的库存产品不过才几个亿,微不足道。

2、光伏限制产能扩张,订单增长存疑。

前面我们提到,公司业绩增长是光伏巨头扩产导致的。那么一旦产能收缩,会不会影响订单释放。

这个其实不用担心,因为光伏N型技术这块正在加速渗透,这才是公司未来成长的看点,由于HJT效率要优于TOP,并且价值量也高于TOP设备,迈为具备量价齐升的逻辑。

最直接的就是公司的合同负债,也可以理解为预收账款或者在手订单,就是接下来等待交付的产品,是未来业绩增长的关键。从2021年的24亿元,攀升到了2024年一季度的89亿元,增强了成长的确定性。

所以,迈为股份作为光伏设备大白马,具备极强的产品和技术优势,拥有全球绝对的市场份额,在光伏回暖中会率先迎来订单弹性的释放。

关注老张投研(id:LZtouyan),这里有你最关心的投研报告!

来源:老张投研

全部讨论

05-22 21:09

都是周期

05-22 18:45

告诉你这个票多半要调整了!

05-23 08:54

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