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诗语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1喜欢:2
美国生物科技行业的生态是成熟的,对于Biotech的尽头,要么是新药研发失败、企业关门清算;要么是被大药企收购;有极少数从Biotech成长为大药企的案例,这得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凑在一块的结果,非常罕见;但你见过美国有哪个Biotech最终成长为CDMO的?

热门回复

2022-08-17 11:48

有人认为美国的biotech不能成长为pharma是固化,这不是好事,其实并不是如此。原因如下:对于biotech的创新药来说,biotech一般只做最有把握的适应症,这并不能完全发挥药物的全部价值;而被收购后,大药企则会充分挖掘各种适应症,这对药物本身是有好处的;而且,大药企的生产、销售能力则更能让药物的价值得到体现。对于biotech的投资人来说,一旦被收购,那就迅速变现了,不再担心未来临床及销售的风险,这也是好事。对于biotech的创始人来说,这也是迅速变现,可以再投入到下一次创业中去,美国有好多这样的连续创业者,这些人的能力就适合创业,而不适合运营一家平稳的大公司,让他们把精力花在行政运营上,更是一种浪费。

国内医药产业形态不太支持BioTech这种业务模式,真正研发驱动的商业模式在国内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出现

2022-08-17 12:41

Biotech的尽头是Biopharma。但国内最终只有少数几个企业能进化成功。剩下的都是一地鸡毛,因为大家都做跟随,没有被收购的价值。。。

2022-08-17 11:33

biotech连药都没有,投资cdmo,他生产什么呢?你去看看,没有上市的biotech,哪家自己真正建设了cdmo?说白了,问题就出在上市融资上,招股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募投资金投入,而募投资金投入短期你想投资巨大,那都是不行的,本来药物研发就是个细活,急不得。但是搞cdmo就不一样了,10亿也能花的完,卖地,建设厂房,买设备,招人,钱花起来,那可就快多了。投资者也愿意上套。否则你说你融资20个亿,结果第一年药物研发需要资金2个亿,谁能接受?

讨论问题的起点就是错的。。只能是自己给自己借口掩盖了。。。

2022-08-17 11:28

不算啊,毕竟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商业化销售等等是不同的能力类型,小型biotch的临床研究能力有限,商业化销售能力更是没有,如果它研发的新药不算重磅的话,确实没有必要搭建临床团队和商业化团队的,被收购是合理选择。

2022-08-17 15:20

没办法,就是这样的土壤,

这个题目只是不准确,目前我国biotech最可能的道路是CDMO+大包商,不得不说这是对此行业最大的嘲讽

2022-08-17 12:12

反正,我认为,“biotech的尽头是biopharma”还算是小概率下的合理事件,但“biotech的尽头是CDMO”则是相当荒诞的中国特色,由一二级市场泛滥的资金吹大的泡沫所引致的。

2022-08-21 23:54

国内这种存量市场,得有几家像样的创新药平台倒掉才有盈利空间。

创新药企业会把CXO合同交给原来自己的竞争对手?交给创新药自己都做不下去,然后转型去做CDMO的其他创新药bio 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