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从“药明系”走出的人才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8喜欢:47

君实生物8月19日宣布,曾负责药明生物质量和全球监管事务工作的王刚博士加盟,担任工业事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质量官,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质量及相关工作。类似王刚博士这种从乙方CRO/CDMO公司走出,加入甲方创新药企业担任要职,或者自立门户创建一个创新药公司并不是个例。比如吴辰冰博士从睿智化学离开加盟中信国健,而后又创建了岸迈生物;出自中美冠科的夏瑜博士、余国良博士也先后创立了康方生物和Apollomics Pharmaceuticals。这些行业高端人才的流动正是中国创新药产业近几年高速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之前介绍过,很多投行人士选择加入中国创新药企业担任首席财务官(CFO),创新药企业也在争抢首席医学官(CMO),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新药研发科学家回国创立公司自己做了CEO或者CSO。从华尔街到创新药企:这些投行精英转变身份看重什么?

创新药企业争抢首席医学官

本文就以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近年来走出的几位大咖为例,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中国医药行业近几年人才涌动的态势

① 王刚,君实生物工业事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质量官

王刚博士近照王刚博士在美国FDA工作了近12年,在生物制品审评以及国际GMP合规性检查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国内外公认的生物药品审评和检查领域的专家。回国后担任药品审评中心(CDE)首席科学家,负责合规和检查。2018年上半年,王刚从CDE辞职,担任药明康德副总裁、药明生物上海质量部副总裁,负责药明生物的质量和全球监管事务工作。

之前外界传言“药明康德董事长、总经理年薪均超过千万,王刚博士年薪应该不低于500万”。而对于此次的跳槽加盟君实,外界又猜测君实是用高薪挖走了王刚博士,不过具体薪水暂时没有公开消息。

王刚博士加入君实生物后,将着手在cGMP生产持续合规、新产线投产、团队建设、质量体系搭建等方面开展工作。王刚透露其加入君实生物后将肩负四大目标:一是抓质量,二是抓投产,三是要建立国际化标准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四是人才培养。

②刘军建,信达生物副总裁

刘军建博士近照2015年9月,刘军建博士正式加入信达,负责新药研究工作。刘军建曾经在美国Abbott Laboratories、AbbVie等公司任高级研究员、实验室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等职位。回国之后,刘军建博士曾在药明康德生物部任抗体药物研发执行总监,组建了一个30余人的新型抗体研发团队。

不过刘军建在药明康德的时间并不长,大约1年有余。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刘军建在抗体发现、抗体工程、抗体药物筛选,以及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机理方面有近20年的研究经验,在信达领导10余个抗体早期研发项目和多个抗体技术平台的开发。

③阙红,信达生物副总裁

阙红博士近照阙红博士现任信达生物副总裁,主要负责信达所有产品质量体系管理。加盟信达生物之前,阙红曾担任神舟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药明康德生物分析研究部门负责人、高级主任等职位。

回国之前,阙红博士曾先后在辉瑞、基因泰克担任首席科学家、研发高管等职务,参与并领导了多个抗体与蛋白药的开发、分析、质量控制,CMC方面具有15年以上丰富的经验。

④吕强,劲方医药创始人兼董事长

吕强博士近照吕强博士于2008年回到中国,曾出任上海药明康德副总裁、负责组建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生物部和生物制药部。而后他还出任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官、哈尔滨誉衡药业集团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及基石药业高级副总裁。2017年,吕强与兰炯共同创建了劲方药业,致力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药物研发。

⑤谢雨礼,偶领生物创始人兼CEO

谢雨礼博士近照谢雨礼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博士。在美期间,谢雨礼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与默克合作的联合实验室从事新药研发。回国后,谢雨礼先后担任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研究所所长,日本大冢上海药物研发中心副总监和药明康德CMC办公室主任和制剂部运营主管。

谢雨礼于2016年年底在苏州创立了偶领生物,目前任苏州偶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运营新药的立项、项目管理以及市场工作。

⑥牟骅,先声药业首席医学官

牟骅博士近照据先声药业官网最新显示,牟骅目前担任先声药业首席医学官一职。而两年前(2016/8/1),先声药业宣布任命牟骅博士为首席科学官兼研发总裁。加入先声药业之前,牟博士担任药明康德公司高级副总裁和产品开发服务与合作事业部全球负责人,建立并领导了药明康德与美国礼来、MedImmune/阿斯利康等跨国公司在共同开发创新药物方面的新型战略合作。

⑦王鹏,先声药业高级副总裁

王鹏博士近照今年8月,王鹏博士重返先声药业,担任高级副总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之前王鹏在亚宝药业集团担任副总裁及苏州亚宝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总裁。

王鹏于2008年回国,同年5月加入药明康德,担任生物研发副总裁。负责管理公司新拓展的生物研发服务,并直接向药明康德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汇报工作。回国之前,王鹏在先灵葆雅从事18年研究员工作,并作为先灵葆雅新药研究团队负责人及生物研究室负责人,对几种开发候选药物的命名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4种药物进入了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

2009年,王鹏应邀加入了先声药业集团担任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2013年6月,王鹏到亚宝药物研究院就职,担任研究院院长。

⑧梁其斌,苏桥生物总裁

2017年8月,梁其斌加入苏桥生物,带领团队将苏桥生物打造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CDMO公司。加入苏桥生物之前,梁其斌先后在药明生物信达生物、烟台荣昌生物和烟台迈百瑞担任管理职务。不过据苏桥生物官网最新信息显示,梁其斌已经不在管理团队名单中,业内甚传其已“被离职”。

⑨梁贵柏,独立咨询师

梁贵柏博士近照梁贵柏博士曾在默沙东新药研究院工作多年。几年前梁贵柏回国加入药明康德,从事业务开发、项目管理和驻美运营。如今梁贵柏是医药媒体圈的红人,他是《新药研发的故事》一书的作者,并通过《老梁说药》栏目讲述新药研发“背后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除了“网红作家”身份之外,梁贵柏还是独立咨询师,为客户提供项目可行性评估和临床前研发指导。

⑩李浩强,皓阳生物创始人兼CEO

李浩强近照李浩强于2015年在杭州创立了皓阳生物。2010年,大学毕业的李浩强加盟了药明生物,并在技术岗位上工作5年,经历了药明生物十几个人到几千人的快速成长。李浩强本人也可能是“药明系”里走出来的最年轻创业者之一。尽管创立时间不长,但公开信息显示,皓阳生物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员工规模达到36人,并于2018年9月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其新实验大楼也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

⑪张伟,甲贝生物创始人&CEO

张伟近照甲贝生物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张伟同样出自药明生物。张伟此前在药明生物工作7年,参与药明生物组建、发展壮大和香港上市等工作,离开前负责药明生物中国的市场销售和项目合作开发。2019年1月获得上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开始进入人们视线。后记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生物医药圈,有2家公司被视作“黄埔军校”,一家是华大基因(“华大系”),另一家便是药明康德(“药明系”)。由于药明康德一开始服务的对象多为全球TOP50跨国药企,其文化理念上相对也更加“中西融合”,因此药明康德一开始招聘的人才也相对更胜一筹,甚至被业内称作是“海归回国的第一站”。

笔者在检索资料时,发现从“华大系”出来创办的华小公司多达上百家,他们也多数依旧是驰骋在体外诊断(基因检测)领域;而从“药明系”出来创业的小伙伴似乎远低于从“华大系”,并且更多的是从“乙方”走向“甲方”,担任创新药企业的高管,这可能与制药本身的高难度有关。

药明康德是新药研发外包行业的佼佼者,其人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态势,而我们作为中国医药产业的参与者,当然是希望行业越做越大,只有水大,才可能鱼大。

$药明康德(SH603259)$ $君实生物-B(01877)$ $先声药业(SCR)$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全部讨论

2019-08-24 23:05

双刃剑,一方面说明药明人才济济,另一方面说明它的机制留不住牛人

2019-08-25 11:14

从另一个角度想,药明要有大发展,将来中国必须要有越来越多的初创生物科技公司,这些从药明走出来的人将来都是药明的潜在客户。

2019-08-25 09:54

好有大量人才没有走。。

2019-08-24 12:00

牛逼,,

2019-08-25 11:31

是的,你说得有道理。药明生产的不仅仅是知识产权,还有未来会脱颖而出的人才。

2020-09-15 14:17

为啥信达能吸引两个重磅专家加盟呢?是不是因为国内的研发太乱,所以加入外资控股的信达,相对来说待遇和科研资源都会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