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经典演讲3:长期资本公司是如何破产的

发布于: Android转发:20回复:34喜欢:101

观众问:

有传言说您是救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买家之一,到底发生了什么,能给我们讲讲吗?

巴菲特:

最新一期的《财富》杂志,封面上是鲁伯特•默多克,其中有一篇报道,讲了我们是如何参与的。这件事非常耐人寻味。说来话长,我从我们开始参与时讲起。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出大事了。那天晚上我要参加我孙女的生日聚会,然后要飞到西雅图,和盖茨一家乘船游览阿拉斯加,行程是 12 天。后来,我在船上,和外界联系很困难。之前我也接到过几次电话,但在周五下午接到的那个电话里,我知道真是出大事了。

我认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那些人,和其中一些人还很熟,我临时接手所罗门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当时都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要崩盘了,周末美联储派人进驻。

从那个周五到下一周的周三,美联储纽约分行组织了一次纾困行动,希望在联邦政府不出钱的情况下能拯救长期资本,但是没成功。我非常积极地参与这件事,但是船在峡谷之间航行,根本没信号,我对看风景毫无兴趣。船长说往那边航行,也许能看到熊和鲸鱼。我说哪有卫星信号往哪开。

周三上午我们给了一个报价。在和美联储纽约分行的比尔•麦克唐纳谈过之后,我们出价 2.5 亿美元买入长期资本的净资产,此外还将注资 37.5 亿美元,其中伯克希尔出资 30 亿,AIG 出资 7 亿,高盛出资 3 亿。

我们提交了方案,但是只给对方很短的时间考虑。我们要买的是 1000 亿美元的证券,价格瞬息万变,但我们的出价是固定的,所以不可能给对方很长时间。

最后,投行的人把交易谈成了。这件事很耐人寻味。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由来,相信在座的大多人都知道,实在太令人感慨了。

约翰•梅里韦瑟、艾瑞克•罗森菲尔德、拉里•希利布兰德、格雷格•霍金斯、维克多•哈格哈尼,还有两位诺贝尔奖桂冠得主罗伯特•默顿和迈伦•舒尔兹,把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他们的智商该多高,随便从哪家公司挑 16 个人出来,包括微软,都没法和他们比。

第一,他们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们这 16 个人都是投资领域的老手。他们不是倒卖服装发的家,然后来搞证券的。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有三四百年的经验了,一直都在投资这行摸爬滚打。

第三,他们大多数人都几乎把自己的整个身家财产都投入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他们把自己的钱也投进去了。

他们自己投了几亿的钱,而且智商高超,经验老道,结果却破产了。真是让人感慨。

要让我写一本书的话,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聪明人怎么尽做蠢事》,我的合伙人说我的自传可以叫这个名字。但是,我们从长期资本这件事能得到很多启发。

长期资本的人都是好人。我尊重他们。当我在所罗门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帮过我。他们根本不是坏人。

但是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还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这样的事。

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 1000 个弹仓、100 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弹仓里有一颗子弹,你说:

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

我不干。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要是我赢了,我不需要那些钱;要是我输了,结果不用说了。这样的事,我一点都不想做,但是在金融领域,人们经常做这样的事,都不经过大脑。

有一本很好的书,不是书好,是书名好。这是一本烂书,但是书名起得很好,是沃尔特•古特曼写的,书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

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很简单吗?假设年初你有 1 亿美元,如果不上杠杆,能赚 10%,上杠杆的成功率是 99%,能赚 20%,年末时你有 1.1 亿美元,还是 1.2 亿美元,有区别吗?没一点区别。要是年末你死了,写讣告的人可能有个笔误,虽然你有 1.2 亿,但他写成了 1.1 亿。多赚的钱有什么用?一点用没有。对你、对你的家人,对别人,都没用。

要是亏钱了的话,特别是给别人管钱,亏的不但是钱,而且颜面扫地、无地自容,把朋友的钱都亏了,没脸见人。

我真理解不了,怎么有人会像这 16 个人一样,智商很高、人品也好,却做这样的事,一定是疯了。他们吃到了苦果,因为他们太依赖外物了。

我临时掌管所罗门的时候,他们和我说,六西格玛的事件、七西格玛的事件伤不着他们。他们错了。只看过去的情况,无法确定未来金融事件发生的概率。

他们太依赖数学了,以为知道了一只股票的贝塔系数,就知道了这只股票的风险。要我说,贝塔系数和股票的风险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

会计算西格玛,不代表你就知道破产的风险。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现在他们是不是也这么想了。说真的,我都不愿意以长期资本为例。

我们都有一定的概率会摊上类似的事,我们都有盲点,或许是因为我们了解了太多的细枝末节,把最关键的地方忽略了。

亨利•考夫曼说过一句话:

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

说起来,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同学们,引以为戒。我们基本上没借过钱,当然我们的保险公司里有浮存金。但是我压根没借过钱。我只有 1 万块钱的时候都不借钱,不借钱不一样吗?我钱少的时候做投资也很开心。我根本不在乎我到底是有 1 万、10 万,还是 100 万。除非遇上了急事,比如生了大病急需用钱。

当年我钱很少,但我也没盼着以后钱多了要过不一样的生活。从衣食住行来看,你我之间有什么差别吗?

我们穿一样的衣服,我们都能喝天赐的可口可乐,我们都能吃上麦当劳,还有更美味的 DQ 冰淇淋,我们都住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我们都在大屏幕上看橄榄球赛。你在大电视上看,我也在大电视上看。我们的生活完全一样,没多大差别。

要是你生了大病,会得到良好的治疗。如果我得了大病,也会得到良好的治疗。

我们唯一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出行的方式不同。我有一架小飞机,可以飞来飞去,我特别喜欢这架飞机,这是要花钱的。除了我们出行的方式不同,你说有什么是我能做,但你做不了的吗?

我有一份我热爱的工作,但我一直都在做我喜欢的工作。当年我觉得赚 1,000 美元是一大笔钱的时候,我就喜欢我的工作。

同学们,做你们喜欢的工作。要是你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让简历上的工作经历更漂亮,那你真是糊涂了。

有一次,我去做一个演讲,来接我的是一个 28 岁的哈佛大学的学生。我听他讲完了他的工作经历,觉得他很了不起。我问他:

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他说:

等我 MBA 毕业后,可能先进一家咨询公司,这样能给简历增加一些分量。

我说:

你才 28 岁,已经有这么漂亮的工作经历了,你的简历比一般人的漂亮 10 倍。你还接着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觉得有点像年轻的时候把性生活省下来,留到岁数大的时候再用吗?

你们明白我说的意思,是时候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我觉得我说的话,大家都听明白了。

各位毕业之后,都应该选择那些你热爱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更漂亮的工作。你热爱的工作未来可能会变,但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早晨你会从床上跳起来。

我刚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刻为格雷厄姆工作。格雷厄姆说我要的薪水太高了,我说我不要工资,我一直骚扰他。

回到奥马哈后,我做了三年股票经纪人,一直给格雷厄姆写信,告诉他我发现的投资机会。最后,我终于得到了机会,在他手下工作了一两年。那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总之,我做的工作始终都是我喜欢的。你财富自由之后想做什么工作,现在就该做什么工作,这样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做这样的工作,你会很开心,能学到东西,能充满激情。

每天会从床上跳起来,一天不工作都不行。或许以后你喜欢的东西会变,但是现在做你喜欢的工作,你会收获很多。我根本不在乎工资是多少。不知怎么,扯得有点远了。

总之,如果你现在有 1 块钱,以为将来有 2 块钱的时候,自己能比现在过得更幸福,你可能想错了。

你应该找到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情,投入地去做。希望赚 10 倍或 20 倍就能让自己更幸福的想法会把你带到沟里去,让你借不该借的钱,或者急功近利、做事走“捷径”,这样做完全行不通,将来回首往事,你会懊悔不已。

#巴菲特# $苹果(AAPL)$ $贵州茅台(SH600519)$

精彩讨论

曹大勇02-10 11:17

LTCM长期资本故事最近提到过两次,巴菲特这讲的比较细,“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他们自己投了几亿的钱,而且智商高超,经验老道,结果却破产了。真是让人感慨。要让我写一本书的话,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聪明人为何尽做蠢事》。” 普通人避免做蠢事,也能超越很多专业人士。

1984的佘乐平02-10 12:05

新年就得到满满的干货,龙年谨慎是第一的,永远保留现金仓位,更低的点位完全是大有可能的。

modest_02-10 11:47

全部讨论

02-10 11:17

LTCM长期资本故事最近提到过两次,巴菲特这讲的比较细,“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他们自己投了几亿的钱,而且智商高超,经验老道,结果却破产了。真是让人感慨。要让我写一本书的话,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聪明人为何尽做蠢事》。” 普通人避免做蠢事,也能超越很多专业人士。

02-10 12:05

新年就得到满满的干货,龙年谨慎是第一的,永远保留现金仓位,更低的点位完全是大有可能的。

02-10 06:58

值此龙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您新年快乐!2024顺顺利利,红红火火!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

02-10 13:12

但是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还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这样的事。
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 1000 个弹仓、100 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弹仓里有一颗子弹,你说:
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
我不干。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要是我赢了,我不需要那些钱;要是我输了,结果不用说了。这样的事,我一点都不想做,但是在金融领域,人们经常做这样的事,都不经过大脑。
有一本很好的书,不是书好,是书名好。这是一本烂书,但是书名起得很好,是沃尔特•古特曼写的,书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

但是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02-10 11:47

🔥

常读常新

02-10 12:15

真是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