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谈投资的信息来源,以及等待好打的慢球

发布于: Android转发:56回复:43喜欢:116

股东问:

我的问题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你如何获得一些优秀的投资想法并取得如此成功?你看什么特别的报纸或行业杂志吗?还是参观公司的总部或任何子公司?

你哪些信息来源,来获得对一家公司的正确印象的?比如书籍、价值线、标准普尔、穆迪、路透社、彭博社、年报、互联网等。

第二部分,如果你认为像《华盛顿邮报》、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或吉列这样的公司拥有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在你最终决定投资这家公司之前,你需要做些什么?

你会阅读哪些出版物来获得对产品的最佳了解?还有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有多重要?非常感谢您。

巴菲特:

谢谢,第一部分的答案也许就是第二部分的答案,我们读了很多书,我们阅读日常出版物、周刊或月刊、季报和年报。

幸运的是,投资行业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行业,你在20岁或30岁时学到的一切,你可能会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些调整,但这一切都会构建成一个永远有用的知识库。

我读过很多书,查理以前也读过很多书,我们可能还会读很多书。

但我读了很多季度报告,读了很多年度报告,四五十年前,我和管理层谈了很多,我过去常常出去,时不时地去旅行,真正拜访的公司可能有15或20家,我已经很久很久没这么做了。

我发现我们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通过公开文件找到的。

当我出价购买克莱顿住宅公司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拜访过这家公司,我从没见过这些人,我是在电话里说的,我读过吉姆·克莱顿的书,我看了财报。我了解这个行业的每一家公司,我看它的竞争对手。

我试着去理解这个行业,进来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而且看足够的信息来评估企业。

我们不认为与管理层交谈特别有帮助,管理层经常想来奥马哈和我谈话,他们通常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说他们想和我谈话,但他们真正希望的是我们对他们的股票感兴趣。

你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层并不是最好的报告方,这些数字告诉我们的比管理层告诉我们的要多,因此,我们没有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管理层交谈。

当我们收购一家企业时,我们会查看记录,以确定管理层的情况,然后我们想从个人角度评估他们,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他们是否会继续工作。

而且我们不关心任何人的预测,我们甚至不想听到关于他们的事情、关于他们将来要做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这样的东西有任何价值。

只需要一般的商业知识,那就是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学习到很多东西,查理?

芒格:

是的,我想你掌握的基础知识越多,你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就越少。

这个游戏很像那个蒙着眼睛下棋的家伙,他对棋盘上正在发生和之前发生的一切都有记忆。

因此,关于阅读什么出版物,我不知道,沃伦,我不愿意放弃《华尔街日报》。

巴菲特:

你可以阅读大量的金融材料,事实上,《纽约时报》的商业版比25年前好多了。

你会想读《财富》,你想看很多年度报告,你真的需要在你的头脑中有一个数据库,这样你就可以通过看数字来判断你在看什么类型的业务。

我们从不看任何分析师的报告,分析师的报告被高估了,我的意思是,我不认为我读过分析师的报告,如果我读过,那是因为没有有趣的报纸(股东笑)。

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外面有很多数据,而且,你知道,投资游戏的美妙之处在于你不必在每件事上都正确,这真正让投资游戏变的伟大。

你不需要对世界上20%或10%的公司都是正确的,你只需要每一年或两年得到一个好主意。

我曾经对障碍赛马非常感兴趣,你可以赢得一场比赛,但你不能赢得所有比赛,你可以对一家公司做出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决定。

我讨厌去猜涨跌,如果有人给我标普500指数的所有股票,让我必须对它们在未来几年相对于市场的表现做出一些预测,那我不知道我会怎么做。

但也许我能在那里找到一家我认为我90%是正确的公司。

这是股票的一个巨大优势,你只需要在你一生中很少的事情上是正确的,并且只要不犯任何大错误。

芒格:

有趣的是,至少90%的专业投资管理公司的思维方式和我们完全不同。

他们只是想,如果他们雇佣了足够多的人,他们就能更好地决定辉瑞默克在未来20年是否会做得更好。

他们认为他们可以这样做,研究每只股票,所有的500只股票,并拥有广泛的多样化,10年后,他们将远远领先于其他人,当然,他们不会成功。

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只专注于寻找几个机会。

巴菲特:

是的,等着“好打的慢球”吧,泰德·威廉姆斯在一本名为《击球的科学》的书中写到了这一点,他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击球手,最重要的就是等待球落在最佳击球点。

但是,我总是说,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商人,获得良好声誉的方法是收购一家好的企业,你知道这比接手一桩糟糕的生意,然后展示你在这方面有多出色要容易得多,因为我很少看到有人这么做。

出自2003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下午场第2个问答,大唐炼金师翻译于2023年6月22日。

#巴菲特# #投资# #伯克希尔股东大会#

精彩讨论

张传宝的梦想之路2023-06-24 09:43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投资体系,应该是选择质地优良的企业,在低估时买入,在高估时卖出。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听着也不复杂,可一旦你做起来,你会发现它又是那么的困难。你会问,这有什么难的呢?稍微有点金融知识的人就能从过往财报和行业地位判断企业的基本面,根据企业的历史平均估值水平也很容易判断它是否被低估或者高估了。如果你只考虑这些,它当然不难,可你忽略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等待。低估与高估来回切换的时间周期可不是短短的几周,几个月,它有可能是几年。就像知了幼虫在破土而出前必须经历数十年的黑暗,竹笋拔节生长前必须经历六年的能量储备,个股在估值高低切换的时间周期也是数年。而等待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等待个股被高估的过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守股,有人打趣的把守股比做守寡,认为守股像守寡一样难。我认为这个阶段的难是幸福的困难,至少你的心里有个期盼,你知道自己手中的个股是优秀的,只要耐心持有,终会迎来春暖花开。所以有希望的等待不算苦。第二阶段的等待,即空仓等待个股被低估的过程,才是最痛苦的。如果说守股像守寡,那空仓就像你一直喜欢一个漂亮的姑娘,可这姑娘已经名花有主,你却没有死心,希望她有一天能被男友抛弃,而你又能及时出现。而每次个股的下跌就像姑娘和男友吵完架,喝完酒,跑到你这,发了疯似的脱光了衣服,在你面前扭动着腰肢,对你投怀送抱。可你的价值体系告诉你,她是别人的女朋友,不可以发生任何事情。如果你动了手,后果会很严重。所以身心健康的大小伙子还得忍受着漂亮姑娘的诱惑,就像刚刚涨了5倍的个股,现在回调了30%,看着很诱人,可在你的估值体系里还是很贵,很想买,却忍着不能买的煎熬。你说是守寡苦还是这个小伙子苦?
股市中的生存法则很简单,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另一条线,两条线之间的空间就是你我的生存空间。作为中小投资者,由于资金体量,信息获取,研究能力的制约,能人所不能很难做到,所以,要想在这个资本游戏中分一杯羹,留有生存空间,尽量拓展自己的另一条线:忍人所不忍,学会等待。当然,永远不要忘了另外一条线,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适当的不要让能人所不能这条线压的太低。

投资要心静如水7772023-06-25 07:28

是的,人性是最复杂的,想深入了解一家公司的高管人品,是否会忠诚于股东利益,不是一次两次谈话交流就能识别出来的,而是需要时间来验证。
我曾经就吃过这方面的亏,15年买入一家港股公司一直持有到19年,这期间逢低就买入,总共收集了约26万股,当时认为这个公司的控股股东知名度很高,也很能干,就认准这家公司了,只要逢低就会再买入。直到有一天看到他将自己收购的一家亏损公司超高价转卖给该上市公司并直接从上市公司拿着39亿人民币资金时,我的心凉凉了,还想再观察观察,又过了几个月,财务总裁也跳槽了。于是,我开始不再幻想了,只好果断清仓这家公司。持有4年多,亏损约20万。现在回头看,幸亏清仓了,否则按现在的市价减持,又得亏损150多万(又过了这4年多,刚刚看股价又拦腰砍了)
一个人品不好的控股股东或者公司实控人,迟早会被资本市场给抛弃。骗市场一次容易,经常欺骗投资者,投资者就只能跑路了

全部讨论

2023-06-24 09:43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投资体系,应该是选择质地优良的企业,在低估时买入,在高估时卖出。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听着也不复杂,可一旦你做起来,你会发现它又是那么的困难。你会问,这有什么难的呢?稍微有点金融知识的人就能从过往财报和行业地位判断企业的基本面,根据企业的历史平均估值水平也很容易判断它是否被低估或者高估了。如果你只考虑这些,它当然不难,可你忽略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等待。低估与高估来回切换的时间周期可不是短短的几周,几个月,它有可能是几年。就像知了幼虫在破土而出前必须经历数十年的黑暗,竹笋拔节生长前必须经历六年的能量储备,个股在估值高低切换的时间周期也是数年。而等待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等待个股被高估的过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守股,有人打趣的把守股比做守寡,认为守股像守寡一样难。我认为这个阶段的难是幸福的困难,至少你的心里有个期盼,你知道自己手中的个股是优秀的,只要耐心持有,终会迎来春暖花开。所以有希望的等待不算苦。第二阶段的等待,即空仓等待个股被低估的过程,才是最痛苦的。如果说守股像守寡,那空仓就像你一直喜欢一个漂亮的姑娘,可这姑娘已经名花有主,你却没有死心,希望她有一天能被男友抛弃,而你又能及时出现。而每次个股的下跌就像姑娘和男友吵完架,喝完酒,跑到你这,发了疯似的脱光了衣服,在你面前扭动着腰肢,对你投怀送抱。可你的价值体系告诉你,她是别人的女朋友,不可以发生任何事情。如果你动了手,后果会很严重。所以身心健康的大小伙子还得忍受着漂亮姑娘的诱惑,就像刚刚涨了5倍的个股,现在回调了30%,看着很诱人,可在你的估值体系里还是很贵,很想买,却忍着不能买的煎熬。你说是守寡苦还是这个小伙子苦?
股市中的生存法则很简单,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另一条线,两条线之间的空间就是你我的生存空间。作为中小投资者,由于资金体量,信息获取,研究能力的制约,能人所不能很难做到,所以,要想在这个资本游戏中分一杯羹,留有生存空间,尽量拓展自己的另一条线:忍人所不忍,学会等待。当然,永远不要忘了另外一条线,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适当的不要让能人所不能这条线压的太低。

2023-06-25 07:28

是的,人性是最复杂的,想深入了解一家公司的高管人品,是否会忠诚于股东利益,不是一次两次谈话交流就能识别出来的,而是需要时间来验证。
我曾经就吃过这方面的亏,15年买入一家港股公司一直持有到19年,这期间逢低就买入,总共收集了约26万股,当时认为这个公司的控股股东知名度很高,也很能干,就认准这家公司了,只要逢低就会再买入。直到有一天看到他将自己收购的一家亏损公司超高价转卖给该上市公司并直接从上市公司拿着39亿人民币资金时,我的心凉凉了,还想再观察观察,又过了几个月,财务总裁也跳槽了。于是,我开始不再幻想了,只好果断清仓这家公司。持有4年多,亏损约20万。现在回头看,幸亏清仓了,否则按现在的市价减持,又得亏损150多万(又过了这4年多,刚刚看股价又拦腰砍了)
一个人品不好的控股股东或者公司实控人,迟早会被资本市场给抛弃。骗市场一次容易,经常欺骗投资者,投资者就只能跑路了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商人,获得良好声誉的方法是收购一家好的企业,你知道这比接手一桩糟糕的生意,然后展示你在这方面有多出色要容易得多。

2023-06-24 16:55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商人,获得良好声誉的方法是收购一家好的企业,你知道这比接手一桩糟糕的生意,然后展示你在这方面有多出色要容易得多。

2023-06-24 09:20

上周五我给这周定的基调就是冲高回落,所以,在上周五写了个帖子提醒大家,网页链接建议大家都短线仓位可以减一些,这周虽然只有三天,但主力还是很配合我的计划,本周没有大的意外,还是会收一根阴线。我本是不相信股市是可以预测的,可今年以来,在市场运行节奏上,还没有错过,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了。既然今年还没错过,那就接着预判吧。
这个回调是大家预期内的,原因,之前帖子都说了,就不过多说了,我一直信奉着一句话,可以预测的下跌就不没必要恐慌。所以,这个回踩也没必要恐慌,下周很有可能是探底回升,所以,下周要是还有低点,3200下方就要把3270点上方丢掉的筹码逢低买回来。因为我觉得至少未来一两个月,大概率是要再挑战一次前高的。
那下周逢低买什么呢?我之前强调,今年的主线有两条,一个是人工智能,一个是中特估。前段时间,人工智能涨的很热闹,大家似乎都忘记了中特估这条线。但我替大家想着呢,在人工智能如火如荼的时候,中特估是在调整的,特别是银行股。而未来一段时间,人工智能可能短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出现回调。原因我之前也说过,网页链接下个月就到了半年报的披露期了,很多人工智能股票会受到业绩的冲击,出现调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之前说的基金也到了披露半年报的时候了,证监会正在严打基金的风格漂移,最近一段时间割肉新能源和医药的相关主题基金,也要公布自己的持仓了。所以有从人工智能板块退出,回流所在基金主题股票的需要,这都不利于下个月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炒作。
而前期调整了一段时间的中特估,相比较而言,业绩比较稳定,而且是防守的最佳板块,这段时间,从人工智能板块出来的部分资金应该会选择这个方向,所以,接下来配置一些中特估和银行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些朋友可能会说降息对银行来说是个利空,其实,这次降息的力度没有市场预期的强,而银行股前期的下跌已经提前反应了这个利空。而且现在来看,是有点反应过度了。
对于半导体板块,由近期韩国的出口数据,市场普遍认为接下来的半年报,出了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外,其它相关企业业绩应该不会太好。所以,未来一个月的季报披露期内短线资金有避险的倾向,所以股价会承压。但从大周期来看,半导体已经在周期底部,现在就是等待什么时候反转,长线资金一定要拿稳筹码,而且逢低要敢买。

2023-06-25 08:30

经典

2023-06-24 16:55

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只专注于寻找几个机会。
巴菲特:
是的,等着“好打的慢球”吧,泰德·威廉姆斯在一本名为《击球的科学》的书中写到了这一点,他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击球手,最重要的就是等待球落在最佳击球点。

2023-06-24 16:54

这是股票的一个巨大优势,你只需要在你一生中很少的事情上是正确的,并且只要不犯任何大错误。

2023-06-24 16:53

投资游戏的美妙之处在于你不必在每件事上都正确,这真正让投资游戏变的伟大。
你不需要对世界上20%或10%的公司都是正确的,你只需要每一年或两年得到一个好主意。

2023-06-24 15:34

比喻很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