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拐点带动电力板块改头换面

发布于: 雪球转发:12回复:60喜欢:28

 #投资绿色电力首选“绿色电力NO.1”#  #雪球ETF星推官#    #2021年最热门的行业#  

  乡亲们看标题,就知道我本文将要讲的是电力。教主有一好友,父辈是浙江某地市级电业局领导,他本科就读于东北电力大学(国内仅次于华北电力),毕业后走上了“子承父业”的道路。

   8月份的时候,教主与其交流的过程中,得知风电抢装潮再次到来。

 (此图来源于第一个图中友人提供的12秒视频,如果熟悉风电的投资者,一眼就可以看出是风电叶片) 

    教主日常保持对多个行业的关注,但一个人的能力圈毕竟有限,有些涉及具体制造业、商品周期的板块,我都会与一些熟悉的业内人士进行交流,以判断行业/个股盈利拐点相对准确的时机,这也是我的调研模式之一。

一、两大重磅文件的出台,预示着绿电板块成长空间打开。

  政策方面,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要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电力市场。

 12月3日,全国煤炭交易会公布的《2022年煤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对煤价波动区间作了新的调整:5500大卡动力煤调整区间在550—850元之间,其中下水煤长协基准价为700元/吨,基准价较此前的535元上调约31%。调整区间较之前的470—600有明显上浮。这是2017年煤炭长协机制实施以来,对长协基准价535元/吨的首次上调

  今年三季度用电高峰期的时候,想必国内一些城市都有限电政策,包括教主所在的沈阳就有“拉闸限电”的情况。 电业局有个岗位叫做“调度”,是个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岗位,此前在他们的夜以继日工作下,从未发生“拉闸”等情况,现在光伏等“绿电”上网了,怎么能源供应反倒不稳定了呢?这主要是因为当我国快速发展新能源,放缓燃煤发电“用力过猛”,且用电价格机制仍沿用老模式所导致的。 如果没有发电侧辅助服务电价制度,只依靠勤劳的调度并不能解决大规模风力、光伏发电大发展引发的消纳问题

  乡亲们可以发现,以往的电力基础设施集中、大装机量、特高压长直流几个特点,都是典型“煤电”时代的产物。而现在“绿电”时代需要弥补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的不足,中期将进入集中式与分布式发电共存的新阶段

   乡亲们都知道,今年欧洲的能源领域遇到了很大危机,欧洲区整体电价上涨了500%,临近的英国电价更是飙升7倍。新能源发展的迫在眉睫以及电力市场“及时性”、计价、技术选择、源网荷储协同等矛盾,是国内外都在面临的。

  今年下半年,国家发布了两个重磅文件,拉开了“绿电”行业“改头换面”的序幕。

  一个是《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此前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通知》还强调,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打开了电价上浮的想象空间。

  另一个是《关于组织开展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10千伏及以上用户原则上要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即直接向发电企业或售电公司购电),暂无法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可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鼓励其他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未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不断缩小电网企业代理购电范围。

  以前一些地区参与市场交易的门槛是35KV,现在降到10KV,参与进来的买家就更多了。

  2021年1-10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3008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1%,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44.1%,市场化比重在进一步扩大。

  GDP多年稳坐头把交椅的广东省,2022年电力交易市场总规模从《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下发前的3400亿猛增至5500亿千瓦时。

  另外一个用电大户江苏省,2022年电力交易成交量上涨了14.5%,年度双边交易电量比去年增加了223.86亿千瓦时。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江苏发电企业和售电企业呈双增长趋势。乡亲们即使看不懂我上述所说的,至少从这组数据来看,发电、售电的“钱景”正缓慢提升!

  还有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就是教主文头所说那位朋友的浙江省。原来电业局从运检到销售都要负责,未来售电将不再负责,只收取过网费,让利给经营企业。

  截止目前,浙江省通过公示的售电公司共135家,其中半数都是来自其他省市已参与过市场的售电公司,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发电企业背景的售电公司;

  二是国网背景的售电公司;

  三是上市企业或国资背景的售电公司;

  四是民营售电公司。

  从现阶段来看,发电+售电一体的企业具有成本闭环优势

  最后,浙江参考了前两年售电公司的毁约案例,采取了“兜底”政策。

  即12月15日前未意向向发电企业或售电公司购电的,按照上图所示分地区由不同的售电公司代理购电,大家也看到了,兜底的都是一些国有电力集团及旗下的股份制企业,如 $华能国际(SH600011)$  等。

二、“绿电”指数—电力ETF(159611)简介。

 这两年大家关注电力行业主要还是光伏、风电这两个板块,但其实电力板块包含了水、火、风、光、核能几大领域,他们都可以参加电力市场化交易。

 12月20日-12月24日,全市场第一只绿电指数 $电力ETF(SZ159611)$  首发募集,弥补了“绿电”板块没有指数产品的遗憾。

  其跟踪的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指数 (H30199)截止到12月24日,全年上涨44.85%。

  比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三大主流宽基指数年内表现强出太多。

  前十大权重股中,且不说太阳能、节能风电这种新能源发电标的,就连第一大权重股 $长江电力(SH600900)$  股价都是刚刚创出新高,足见已有机构开始重视“电改”带来的投资机会。

  一些乡亲可能会说,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指数的估值百分位几乎是历史最高了,现在投是不是有风险?教主认为这主要是火电时代惯性思维所带来的担忧。现在电力市场改革,强调“市场化”、强调“长协”、让10KV以上用户参与到市场交易中来,电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出现改善,估值再套用之前的经验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而通过指数投资的方式则可以进一步分散个股风险,是低估+成长投资者的福音。


 @今日话题   @电力ETF   @碳中和ETF159790    @光伏ETF_   @平安光伏ETF516180   @ETF投资小王子   @窗户边的赶海人   @六亿居士   @栈桥海蛎子   @IT李工   @蓝色木偶   @广发基金   @金融三剑客   @谦虚谦虚再谦虚    @价值线   @子衿兄弟   @两三事   @雪球创作者中心   @浦银MSCI   @没头脑喜欢不高兴  

全部讨论

2021-12-31 17:35

写晚了,绿电都起飞好久了

元旦啦~休息一下

2022-01-01 20:40

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环渤海港口累计发运煤炭6.62亿吨,同比增加5300万吨,较2019年同期增加2800万吨,预计2021年,我国环渤海港口发运煤炭达到7.2亿吨,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上游产能加快释放、铁路运能提高等利好因素带动,我国沿海煤炭市场迎来供运需三高走势,为环渤海港口加快煤炭发运奠定良好基础。预计2022年,我国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其中,黄骅港、秦皇岛港重要性依然突出,将继续保持北煤南运领先港口地位,曹妃甸港煤炭运输将呈现增加态势。

2021年我国煤炭的供需紧张态势已得到缓解,2022年煤炭供需形势大概率会进一步朝宽松方向发展。供给端,煤炭产能投放力度很大,供应能力显著提高;需求端,火电需求平稳增长趋势在“十四五”期间或不会改变,为动力煤需求提供支撑。下游电厂实施“淡季存煤、旺季消耗”的策略,促使煤炭市场可能出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现象,港口和铁路运输数量相对均衡,煤炭价格不会像2021年一样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会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物产环能受益煤炭环保双炭改造,业绩会爆发式增长。

2021-12-31 17:51

这么勤奋的吗?元旦好好休息,以后有一段时间会让你特别累。

2021-12-31 17:30

传说中的用身边案例寻找投资机会?教主这手做表格真是用心了!地产我错过的$招商积余(SZ001914)$ 底部快翻倍了,一直以来低估的中药最近也躁动了,原先的“赛道”最近都在降重心,明年美联储要加息,低估值的风似乎要来了

2021-12-31 17:06

教主终于出手了

听君一席话就是听君一席话,不知所云

2021-12-31 19:34

电力市场化改革+绿电加速发展,电力投资逻辑越来越强$三峡能源(SH600905)$ $华能国际(SH600011)$ $隆基股份(SH601012)$ 光伏和风能大基地,海风大基地为五大四小电力公司插上了成长的翅膀,这是公用事业股票向成长股转变的关键,乘风而上,驾光而来,2022,绿电腾飞!

2021-12-31 18:54

逻辑通俗易懂,比一些抄研报的强多了研报那些内容我只敢看一半!

2021-12-31 18:16

教主要升级了也,祝贺祝贺。电这个领域,教主可是进去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