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硬碳负极:钠电产业决速步! 2022-11-25 

硬碳负极成为首选,支持钠电快充过放。钠离子原子半径较锂离子大35%以上,石墨负极无法满足钠电池负极的要求,硬碳被认为是钠电负极的主流路线,储钠位置和形式多样,理论容量可达350-400 mAh/g。硬碳材料使得负极能够更好地实现快充、解决了过放电的安全问题,打开了钠电池应用的广度。

成本结构上重要性提升、前驱体降本空间大、产线兼容度低、工艺研发难度大,硬碳负极成为钠电产业化的决速关键。我们认为,22年是产业化元年,23年产业链为量产准备,负极主要通过工艺探索、原材料降本;24年钠电出货达到十GWh级别,负极迎来规模效应拐点,此外前驱体替换为更加低廉广泛的来源也可降本;25年往后我们预计硬碳负极成本降至与石墨负极相当的水平,主要通过工艺优化与降低投资强度边际降本。

硬碳前驱体路线多样,供应与成本是核心考量。生物质前驱体工艺难度小,在钠电0-1阶段,椰子壳等生物质硬碳由于其性能优异,产业化速度较快,也是当前厂商布局重点。但当行业进入成长放量阶段,难以保障原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低成本和一致性将成为掣肘。沥青基/树脂基等目前生产工艺难度较大,性能较低,但原材料广泛、成本低廉。根据应用领域的需求痛点不同,未来硬碳路线或呈多元化格局。

供应链成熟度限制修饰技术应用,预钠化是挖潜重点。硬碳前驱体的调控、改性、掺杂、包覆是当前负极厂商首要解决的产业化问题;电解液调控需产业链合作研发,也有望较快产业化。预钠化对硬碳负极的性能提升显著。但考虑到补锂技术的应用要慢于锂电技术整体发展节奏,现有技术还不成熟,产业化周期较长。投资建议:钠电行业0-1阶段,硬碳负极成为决速关键,产品研发和量产进度较快的厂商,有望受益于需求弹性,推荐:鹏辉能源(佰思格)、贝特瑞杉杉股份。关注其他在钠电负极材料也有研发布局的厂商:元力股份璞泰来翔丰华

——光大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