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为什么会亏15%?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66回复:141喜欢:189

       大体核对一下,去年盈利85%(A股账户110%、港股账户70%)。今年亏损了15%(A股账户亏损6%、港股账户亏损21%),包括把因破产清算停牌的云顶香港按0算。

       这样的结果,我不太满意:赚钱的主要是运气,不是我决策质量高。

        去年3月5日,当时收益只20%。我已经不看好了,因为市场疯了,捏着鼻子追涨才能赚大钱。除了形势一片大好的BYD,调仓到在绿电(中广新能、协合)、疫情反转(复星旅和云顶)和器械(开立)等防守。到了9月5日,我的仓位创新高了,防守股竟然涨得还不错,加上BYD的逐步高点退出,盈利到110%了。开始减仓,到年底,仍回落了不少。这一年的盈利除了 BYD之外主要是运气。因为只有BYD是深度研究的,符合我低估成长启动时买入到合理估值上限卖出的操作,其他都是初步了解的,只是觉得比较便宜。这一年里,新广核新能盈利竟比BYD   (不算2020年85元买入上涨到年底部分)多。更有意思的是,我同等看好同等配置的协合新能竟然没涨,而中广核新能3元多买入的6元多卖了大部分竟然还涨到了9元(现在又回到3元了)。(至于前年初10元不到买入的微创,3倍多卖了涨到7倍多现在又快回到买入价了,买入和卖出时机除了深入研究外是不是也有运气成分呢?只有BYD现在还是如此坚挺)。

      这样的结果,我不太满意:亏钱的却是因为我买入随意和疏于跟进。

      今年年初,由于对经济形势不看好,也找不到足够性价比的标的,我的仓位减到了三层左右。其中,主仓比如协合新能没涨也一直没亏,基本没动 。直到4月底经慎重决策大举进仓绿电。才将仓位提高到70%以上。这部分加仓现在还稍微盈余。为什么会亏15%呢?除了5%是熊市少量持仓的代价,其他10%来源是:

       1、宇华亏了40%,相当于总仓亏5%。

        今年2月底在2元附近买入宇华 ,约占仓位12%。当时买入理由是:

        (1)永续生意,15年内大学潜在入学人数不会减少,本科牌照招生无忧。15年后,三所各自省内最好的民办高校,总能招到学生;学费上涨可以对抗膨胀,利润向上。

        (2)足够便宜,从最高点跌了80%;此时,按照券商估计其2023年利润可以达18亿,3倍PE。

        (3)不可能更坏了。此前受不分红影响下跌,本次在高教股取消上市地位的传闻又跌到了1.53元,没有更坏的冲击了。营利性转设没问题,不过是减少些许利润。

      然而,不久又跌破了1.53元,于是减了一半。留了一半,太便宜,舍不得卖。结果没多少抵抗,跌倒了目前1元附近。负反馈进一步了:公司半年报利润降低了,人员成本大幅度增加,券商预测2023年利润只有10亿了。跌了一半,PE没有下降;跌破了港股通价格,陆资可能不能配了;马上就成了仙股,更没人敢配了。

        看来是我错了,砍掉剩余的仓位。即使以后会涨回去,机会成本太大了。

        很快,发现广西营利性转设规定出来了。转设需要算总帐,除了土地出让金补交外,按照股东投入的、政府投入的、捐赠投入的划分增值部分,只有股东投入及相应的增值的才算股东的,其他都得拿走。法不溯及既往规则不适用,怎么严怎么来。加上地方财政窘迫,民办高校营利性转设,不脱多层皮是没指望的。

       很快,发现去年甚至前年的大量高校毕业生还没有就业。加上经济大概率进入长期滞涨甚至萧条,处在高教食物链最底端的民办,除了一张本科文凭,还真能创造多少价值?既然读了也无法就业,学费还比公办贵得多,手头没钱的家长很可能就不让孩子读了,在家自考函授,不需要花多少钱,也可以拿到本科文凭。一旦经济反身性出来了,民办高教可能就不是刚需了,可能进入量减价跌的负反馈。50%净利润率的暴利说不定是永远的山顶。

       以上投资中,我至少犯了几个错误:(1)没有找到逆转催化剂,将便宜作为买入理由。(2)没有将“善待小股东”作为选股的必备条件,拿着30亿现金不分红、跌残了不回购、义务教育学校资产按0计且不合理解释,就可以一票否决了。对比同行,宇华做得不好是明显的。(3)没有将创造价值及“共同富裕”作为选股的必备条件。这种靠政府许可从大多数普通人身上赚暴利却没有产生足够价值的生意是不长久的。(4)没有倾听市场的声音,没有找出大跌背后的观点并用令自己信服的理由予以否决。(5)没有研究市场及经济的反射性。当然还是太自信了,对教育政策预计比较自信,天立当时就安全进退了。现在想来,当时对K12政策预测方向不错,实际政策比我预计的其实还是严厉了很多。这些,严格执行我此前体系,深入研究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2、云顶亏了100%,相当于总仓亏5%。

      从2020年8月起,我就将后疫情作为选股的线索。云顶是我找到标的之一。云顶香港买入理由:

       (1)具有亚洲甚至世界邮轮之王的潜力,邮轮建造和运营一体、卖旧造新的商业模式,疫情后很可能领先于所有对手。

       (2)PB=0.1,手中的是可以带来巨大利润的好资产,包括建造中的世界最优秀的邮轮,疫情后10-20倍希望很大。

        (3)老板林国泰是大马大富翁,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打造世界最好的邮轮产业,世界排名第四的邮轮集团不过是云顶香港的处理品。

       (4)造船得到了德国政府的融资支持。2020年及2021年疫情期间现金流可覆盖。

         2021年以来全球疫情管制逐步放开了。2021年1月买入从最底部开始逐步买入了总仓位的5%(中间加仓不久卖了),并在去年年底最高赚了1倍多。   如公司顺利走到现在,多半可以再翻几倍。

       今年1月11日,德国政府拒绝按承诺发放贷款,公司附属德国造船厂被申请破产了,股价下跌60%,所有盈利都没了。我那些天看盘很少,等看到时也没有立即深入研究,只是大致觉得公司手头剩下的资产物有所值,完全无视违约连锁反应。在7个日历日的有限期间,我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到了1月18日,公司自己也被申请清盘并停盘至今。尽管如果林国泰善待小股东,也许还能收到部分清算资产。但是我还是先把云顶按0计提了。

        以上投资中,我至少犯了几个错误:(1)对投资标的缺乏每日跟进,遇到变化时没有立即深入研究对策。(2)没有控制短期博弈的期间,见好就收,比如翻倍时就应退出本金,不应将其作为长持标的。(3)赔率优先的标的,要足够分散,原则上不超过2%。云顶香港的胜率本来无法估计,小小的身板,巨大的投资和债务;疫情反转本来是就是赌。竟然赌对了,除了我们之外全球基本都取消管管制了,但是结果还是出乎意外。

       尽管不能左右运气,但是还是应该可以左右自己投资决策的质量。以上总仓位10%的亏损是投资决策出了问题——根本没有认真决策,没有认真跟进造成的。如下几点教训值得吸取:

        (1)不研究,不买入;不跟进,不持仓。没有深入研究,买标的就是赌博,尽管有时因运气结果不差。有时跌无可跌或特殊机会需要紧急进仓,也应该在之后1周内补完研究,再决定是持有还是退出。持股应该每日跟进信息变化,遇到异常应该立即紧急研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尽量将自己的感悟和研究进展记下来。

       (2)研究竖向要深入,没有经过投资体系逐一认证的标的不能投资。每一条标准要用底线思维、反身性等推敲,争取多看一步棋。投资体系要不但迭代。没有人的作业可以闭着眼睛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可以尊重经实践认可的个别高手的意见,但还得放到自己的体系中捶打校正,找到属于自己的理解和信心。   

       (3)研究横向要比较,在行业各标杆公司及类似机会中反复比较,优中选优。买宇华时我还买了中汇,后来凭感觉将中汇换成了宇华,导致了损失扩大。

      (4)买入前要倾听市场的声音,在足以推翻其观点时逆向,否则只能做顺向。

      (5)要根据市场水温选择合适概率和赔率的标的。熊市概率优先,牛市可以赔率优先。最好找到高概率和高倍率的统一,找到业绩和情绪的共振。

      (6)要找到投资的幸福感,投资需要风平浪静,没有必要惊涛骇浪。睡不着觉的投资都是不好的投资。要和市场情绪保持距离,既然感受到市场情绪的变化,又不太受市场情绪的影响。

      我目前重仓的$华润电力(00836)$      $国电电力(SH600795)$     等是否吸取以上以及以前的教训(平安、茅台、雨润、达内)呢,我是否还得不断完善功课呢。感谢融创、天立、微创和$比亚迪(SZ002594)$   成功投资带来的成果和经验。


      本文受到以下文章的启发。

决策的高手:概率思维、极度理性、敬畏运气

丫丫港股圈     2022-05-12 19:09

作者:[美]安妮·杜克(Annie Duke);

来源:长江商学院(ID:Weixin_CKGSB);

内容:摘自《对赌(实践版)》,中信出版集团

剖开纷繁复杂,决定我们大致人生走向的无外乎两件事:运气和所做决策的质量。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则是我们可以掌控提升人生走向的因素。

如何在更短时间做出更高效的决策?今天的长江读书分享一种“6步决策法”,希望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参考。

一、决策之前:厘清思维误区


从本质上讲,任何决策都是对未来的预测。

但是,很多人在决策过程中都存在两个严重的思维误区:一是“结果导向”,二是“后视偏差”(事后诸葛亮)。

“结果导向”是指人们会根据结果的好坏来判断决策的好坏。在每一个领域,经常是结果在左右决策的好坏。

你买了一只股票,股价涨了四倍——伟大的决定!你买了一只股票,几乎全跌没了——糟糕的决定!

你开始健身, 过了两个月, 体重减轻了, 肌肉增加了——伟大的决定!但是,假如你的肩膀在健身头两天里就脱臼了,那真是一个糟糕的决定!

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简单来说,除了受个人控制的决策质量,还有“运气”这个随机参数。

由于运气的介入,你做出的决策(有可能造成多种结果)才会产生实际结果。以决策质量和结果进行组合,可以得到四种结果:


好决策+好结果,是应得的;

好决策+坏结果,是坏运气;

坏决策+好结果,是狗屎运;

坏决策+坏结果,是咎由自取。


如果陷入“结果导向”的思维误区,就会把狗屎运理解成自己的决策高明,从而沿用错误的决策方法。

放弃“好事发生一定是我的功劳”这种想法并不容易,但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

只要稍稍改变一下忽视运气的态度,就会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小小的改变就像复利,能给你未来的决策带来丰厚回报。

另一个思维误区“后视偏差”是由记忆带来的一种谬误。

我们会不断根据事情发生之后能自圆其说的逻辑来叙述整个事件,并对自己的记忆根据叙事的合理性进行修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

当你在做决定时,有些事情你知道,有些事情你不知道。而在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中,真正发生的肯定是你不知道的事。

但在事后,当你知道这件事真的发生了时,就会觉得=“果然如此”或者“我就知道”。实际的结果扭曲了你对决策过程的记忆。

如果有什么会比一辈子都在后悔“早该知道”更糟,那就是一边后悔一边还要听别人对你说“我早说过”。

要修正“后视偏差”对我们提高决策水平的阻碍,在重大决策过程中就要忠实记录下自己的思路,考虑的因素,对未来可能产生结果的预测,作为辅助记忆的工具。然后在结果出来后复盘的时候,有客观清楚的记录,而不需要跟自己的记忆作斗争。

二、简单上手的“6步决策法”

我们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做决策的过程。我们需要的是掌握一个好的决策框架,能够提高我们的决策水平以及随之带来的整体决策结果在概率上最有利的范围,而不是追求某次特定决策的最佳结果,这是谁也不能保证的。

杜克把决策框架分成主要6步。


找出一组合理的可能结果,尽可能列出所有的可能性。

通过对比每个结果带来的回报确定偏好——从价值取向来看,你有多喜欢或不喜欢每个结果?

评估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思维)。

评估候选决策将产生你喜欢或不喜欢的结果的相对可能性。

考虑其他候选决策,重复步骤1——步骤4。

比较这些决策选项。

结果的好坏以及好坏的程度取决于你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不管做什么决定,你总会期待一些结果而排斥另一些结果。几乎每个结果都会让你有得有失。这些得失就是回报,它们会决定偏好,因为你显然喜欢收益甚于损失。

在一组可能的结果里,有些结果的回报会让你得到自己看重的东西,这些回报构成一个决策的积极面;

有些结果的回报会让你失去自己看重的东西,这些回报构成一个决策的消极面。大多数决策同时具有积极面和消极面。

步骤2就是要对“回报”进行判断。你可以用任何你看中的东西来衡量回报:金钱、时间、幸福、健康、他人的幸福、健康或财富,以及社会货币等。

当你判断一个决策是好还是坏时,其实是在问它积极面上的潜力能否抵消它消极面上的风险。衡量决策的质量需要能比较出你的获益是否值得所冒的风险。

步骤3要估算每个结果发生的“概率”,既包括对你已有信息的总结分析,也包括认识到还有哪些重要信息需要进一步收集。

没有信息,就是你什么都不知道。完全信息,就是你什么都知道。对于大多数需要估计的事项来说,你不会走向没有信息或完全信息这两个极端,而是处在中间某个位置。

进行有根据的猜测意义重大。你越愿意去猜测,就会越多地思考和应用你掌握的知识。此外,你还会开始思考那些能找到的让你更接近答案的东西。

步骤4需要对步骤1中列出的所有可能结果根据回报和概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这个可选方向带来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就是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选项的数学量化。

很多人认为事情只有对和错两面,而没有中间状态,是成为好的决策者的重要障碍。这个“中间状态”,就是事情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你需要大胆猜测,就像射箭一样瞄准靶心,但箭簇可能到达的其它部位也能让你得分。

做决策时,我们的目标是在愿意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选出最有利于实现自身理想的方案(如果没有好的选项,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选出受损最少的方案)。

三、如何提高猜测的准确性?

怎样提高这些“有根据的猜测”的准确性,让我们的猜测向靶心靠拢呢?

杜克给我们的工具是同时考虑“内视角”“外视角”

内视角是指从自己的观点、信念和经历出发看待世界。我们很不善于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很不善于判断自己的信念是否有错。我们对自以为知道的东西过于自信。许多常见的认知偏差,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内视角的产物。

外视角是指在自己的观点以外,别人如何看待你的处境,或是指世界的真实情况。要弥补内视角,就要摆脱自身经历的影响,尽可能了解别人的观点和世界的本来面目,因为它们正是纠正性信息的所在。

你的直觉服务于内视角。第六感也一样。而直觉和第六感都会被你希望成真的心愿所影响。外视角是解除这种影响的“良药”。

了解别人的观点,其价值不仅在于他们知道你不知道的有用信息,能够纠正你所知信息的不准确之处,而且在于即使他们掌握了完全相同的信息,也可能提出不同的看法。信息一样,结论却可能大相径庭。

外视角能纠正内视角的错误和偏差,所以看问题时要先从外视角出发。

允许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接受别人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会让你更接近客观事实。越接近客观事实,你在决策中用到的垃圾信息就会越少。

四、决策时的3种思维

1. 幸福感测验:长期目标的“晴雨表”

从广义上说,幸福感是看清一个决策是否会影响长期目标实现的“晴雨表”。

当你发现潜在收益或损失(以幸福感衡量)微不足道的时候,就说明这个决策属于低影响力类型,可以加快决策速度。

有一类决策,无论你怎么选择(吃鸡肉或鱼肉、看《王牌大贱谍》或《公主新娘》、穿灰西装或蓝西装),从长远来说(或从短期来看),结果都不会对你的幸福感产生太大影响。

假如你正在考虑的事情通过了幸福感测验,那么就可以加快决策速度,因为做得不那么“恰到好处”也没什么损失。

尽管很多决定不会显著影响长期幸福感,但一个糟糕的结果仍会产生短期内的代价:后悔。

后悔(或害怕后悔)几乎会让你在任何选择上都犹豫不决。坏结果发生后,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立刻后悔。对后悔的担忧会导致“分析瘫痪”,因为你理所当然地认为多花点时间做决定就不太可能得到一个坏结果,也就不太可能让你尝到伴随而来的后悔之痛。

如果你纠结于短期的感觉,而不考虑长期的影响(这才是真正重要的),那么就会因为害怕后悔而无法做出决定。害怕后悔的代价是时间。

重复性选择有助于淡化后悔情绪。

所谓重复性选择,是指你在决策后可以再做一次同样的选择。这在选择很快又出现的时候特别有用。你可能真心嫌弃午饭时在餐厅点的菜,但几小时后吃晚饭时就又有机会可以点菜了。这有助于消除短期内的后悔之痛。

选择大学课程属于重复性选择。

选择第一次约会的对象属于重复性选择。

选择行车路线属于重复性选择。

选择看哪部电影属于重复性选择。

重复做决定也为你提供了选择一些你不太确定的东西的机会,比如吃没吃过的食物,看没看过的节目,你不会因为这些尝试付出惨痛代价。只需一点代价,你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好恶,还可能从中发现一些惊喜。

2.但试无妨:损失趋于零时迅速决策

“但试无妨”是一种有用的思维模式,能够让你迅速抓住机会。

“但试无妨”的关键特征是下行风险有限,也就是说没有太大的损失(但可能会获得很大的收益)。当你处于“但试无妨”的情况时,加快决策通常并不会增加产生更差结果的可能性。

要判断决策的下行风险是否有限,你可以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最糟的结果是什么?

假如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会面临比决策前更差的情况吗?

要是最糟的结果不那么糟,或者就算结果不尽如人意,你的情况也不会比之前更差,这个决策就可以“但试无妨”。也就是说,你可以加快决策速度,因为牺牲准确性的代价有限。

你可能会想,“但试无妨”是好,可现实中哪有这样的好事。然而,一旦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但试无妨”的情况远比想象中要多。

你在申请大学。梦想中的大学很难申请,你被录取的可能性很低。你还要申请吗?假设申请成本不高,你没被录取的情况也不会变糟,但被录取的话就进入了梦想中的大学。

你在看房子。不出所料,你在房地产经纪人的带领下找到了心仪的房子,但卖价要比你的最高出价贵20%。你还出价吗?你按自己的价格出价,卖主拒绝了,你没损失。但要是卖主接受了,你就能以低价买到心仪的房子。

一旦你确认“但试无妨”,就不用太仔细地考虑是否要抓住这个机会,但仍需花时间去执行这个决定。

迅速决定是否申请录取机会很小的大学,但要花时间确保申请材料的高质量。迅速决定是否出价购买心仪的房子,但要花时间确保出价的合理性。

你决定得越快,机会溜走的可能性就越小。机会抓得越快,你发现该决定上行潜力的可能性就越高。

3.难以决策=很容易选择

明年你有一周的假期,你决定去长途旅行。你已经将目的地缩小到两个城市:巴黎或罗马。(也可以把这个思想实验里的两个目的地替换成你特别喜欢或特别想去但又没去过的地方。)

一般来说,你会为这类决策发愁。毕竟,决定去巴黎还是罗马通不过幸福感测验。像这样的假期一定会在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里影响你的幸福感。除非你经常出国旅行,否则这就不属于重复性选择,而可能是一生一次的选择。如果决策错误,代价会很高昂。

我们都会面临很多类似去欧洲哪里度假的高影响力决策。你可能被两所心仪的大学录取,可能发现两所很棒的住宅,也可能得到两份理想的工作。然后你就开始为如何选择烦恼,想要弄清两个或更多好选择之间的细微差距。

让我们做一个怪怪的思想小实验:假如你不是在巴黎和罗马之间做选择,而是在巴黎和三文鱼罐头厂之间做选择呢?你会感觉困难或焦虑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这表明相似选项才是拖慢决策速度的原因。要是在潜在收益相差甚远的选项中做选择,你不会感觉困难,比方说去巴黎度假一周或在“鱼下水”堆里度过一周。

这就是为什么遇到这类决策时你可以并且应该加快速度。

拖慢决策的东西,即质量非常接近的多个选项,实际上是一个可以加快速度的信号——既然两个选项具有相似的上行潜力和下行风险,那么无论怎么选都不可能出错。

要是你从比较选项的相对质量出发考虑决策,就会占据有利位置。与其花大量时间去找各个选项之间的细微差距,不如重新审视决策,问问自己:“如果随便选,我会错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会让你前瞻性地思考,认清影响决策质量的是每一个选项的潜力,而不是碰巧产生了哪一个可能的结果。这个问题会让你看到,两个选项都很棒,所以无论你选择哪个都不太可能犯大错。

因此,这类决策实际上属于隐藏的“但试无妨”。由于选项相近,你可以任意尝试,随便怎样选都不会出错。这解锁了一个强大的决策原则:难以决策的时候其实很容易选择。

当你在为相近的选项纠结时,通常是在浪费时间做无用功。你花费大量时间,试图找出两者之间微乎其微的不同,充其量也只能看到潜在收益方面的微小差距。

4.打破僵局:唯一选择测验

巴里·施瓦茨在其著作《选择的悖论》中指出,选择越多,你越有可能难以取舍;越是难以取舍,你花在“分析瘫痪”上的时间就越多。

这就是选择的悖论:选择越多,焦虑越多。

如果在巴黎和三文鱼罐头厂中间选,谁都没问题。但如果在巴黎、罗马、阿姆斯特丹、桑托林岛和马丘比丘之间选呢?

你可以用“唯一选择测验”来打破僵局。做决策时问问自己:“如果这是唯一的选择,我会感觉满意吗?”

“唯一选择测验”可以清除阻碍你做出决策的垃圾信息。只能去巴黎,你感觉心满意足;只能去罗马,你仍感觉心满意足。如果是这样,那么无论怎么选你都会开心幸福。

这种从菜单上选择点什么菜的策略可以广泛用于一般决策。做任何决定,都要花时间区分喜欢的东西和不喜欢的东西。然后,你就可以快速决策。

分类,即根据你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找出“好的”选择,是决策时间能够带给你的最大收获。分类是决策的重头,也是放慢速度的价值所在。

当你完成分类,挑出一个或多个好的选项时,加快速度就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假如各个选项非常接近,你不妨随意选择。在符合标准的选项中间多花时间挑拣,决策的准确性通常也不会比随机选择高出多少。

这就是辨别低影响力决策,尤其是那些重复性决策如此重要的原因。这类低风险决策让你有机会去尝试。尝试会告诉你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有助于你弄清自己的喜好。通过这些尝试,你可以掌握更多信息,并在更准确的分类中获得回报。

从长远的视角来看,你应该把人生所有的大小决策看成是管理一个投资组合,你的目标是让投资组合总体回报让自己满意。

而不是拘泥于每一个单项投资的成败,因为运气的作用在单次投资中是无法准确估量的。

全部讨论

2022-05-14 19:58

太长没法看

2022-05-14 23:50

赚钱主要是靠大势,靠时代红利。别把自己赚钱了就看的太厉害。

2022-05-14 16:57

有点凡尔赛

2022-05-16 09:19

这选股能力太高了,怎么看像赵括。厉害!

2022-05-16 11:07

才亏15%?

2022-05-14 17:21

感谢对微创的研究,虽然结论不对。但过程我赚了两倍。

2022-05-16 11:18

看了第一句不想看了

2022-05-16 10:01

既然你都这么凡尔赛了,我也来检讨一下今年为什么竟然巨亏5%!

2022-05-14 22:13

目前最看好国电电力吗?走一步看一步还是心中有目标价

2022-05-14 19:19

我记得大佬去年很早就撤了,今年居然也亏了15%,可见逃顶和抄底都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