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看指数】第52期:内地、港股及美股的估值手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2

一、港股、A股及美股估值图

1、估值对比

A股、港股数据以20年为周期,美股数据以10年为周期,不足该时长的,按其最长时段计算。

从历史估值方面来看,与上期相比,港股有所修复,大A股估值基本维持不变,美股市盈率在合理水平,但股权风险溢价依然偏低。

从绝对估值来看,恒生指数沪深300低于标普500;而恒生科技、创业板指估值依然高于纳斯达克100.

如果引入无风险收益率(人民币十年期国债2.83%,美元十年期国债3.83%)计算,恒生指数沪深300静态风险溢价较高,其他指数相对较低。

2、PB-ROE对比

ROE静态指标,标普500、纳指100、沪深300恒生指数创业板指排名靠前,在8%~26%。但是我们作为二级投资者,是需要折价/溢价买入,ROE/PB为我们的投资ROE,该指标以恒生指数、沪深300为最,在9%左右。

3、股权风险溢价

关于“股权风险溢价”指标的说明:

股权风险溢价=1/股权市盈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港美股以美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计算。

股权市盈率=股价/盈利。所以,运用风险一家指标,首先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基本面环境。其次,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率环境。

但是,无论是基本面、还是利率都不是线性的,波动甚至大幅波动是常态。由于短期利润以及利率走势方面的局限,需要用较长期的视野和指标,来进行整体修正。

二、A股估值手册

1、宏观政策面

疫情逐渐不再是主要矛盾,政策层面全面转向经济发展,至少是目前这个阶段。

12月宏观政策图

12月地产行业政策图

重新将房地产行业定位为支柱行业,从供给端修复头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到需求端降低首付、取消限购等政策,政策转向支持为主。

首套按揭继续保持在3.9%(部分城市已达到3.8),绝对的历史底部。

2、宏观资金面:货币利率及社融规模

2022年10月31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依然保持低位,为2.83%(前值2.64%),宽货币现象明显。

社融主要反映的是货币乘数,反应的是市场各主体、各渠道融资的总规模。

11 月社融增量为 1.99 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 6109 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 8837 亿元, 短期贷款连续两个月减少,同比多减 651 亿元,部分城市仍受疫情的负面影响,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 3950 亿元,企业贷款结构有所好转。

住户贷款增加 2627 亿元,同比少增 4710 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增 992 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 3718 亿元,购房热情未见明显改善。

3、市场情绪及整体估值

当前A股成交金额持续保持中低位,换手率持续萎缩;两融余额仍处于中度偏高的位置;A股风险溢价保持中高位;部分优质企业股东及管理层增持开始增多,回购也有所出现,公募发行接近历史底部金额。

4、行业/主题指数估值

2019~2021年初是龙头赛道股的牛市,代表产品沪深300上证50等大盘蓝筹指数经历了一轮泡沫;2021年新能源、光伏、海运、煤炭等经历一轮牛市。2022年上游资源如煤炭、石油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但也未能持续。

2023年呢?天知道。我们还是要具体每个指数,看其基本面、估值、行业趋势等表现。

上证50指数目前估值比较明显,沪深300成长和沪深300价值指数的估值比为2.54:1,估值差继续收敛。

基本面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估值也不可或缺。白酒、食品饮料内地消费目前依然不是“投资级”标的。

医药指数从历史数据来看,依然处于底部区域的板块,目前在持续投资中,希望能走出微笑曲线,但由于该行业的未来不确定性较高,还是要控制好买入节奏、仓位。

全指信息虽然处于历史低位,但绝对值甚至比纳斯达克100还要高,其质量又如何呢?

ROE静态排序一目了然,食品饮料中证医疗300成长排名靠前。但是我们作为二级投资者,是需要折价/溢价买入,ROE/PB为我们投资ROE,该指标以中证红利300价值上证50为最,在10%~18%区间,没错,清一色的“价值”股。全指信息质量一般,以此来看,绝对估值仍难言有很高的性价比。

5、可转债分析

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可转债指数是集思录可转债等权指数。该指数以2017年12月29日为基准日,基准为1000。

2022年12月30日,该指数点位为1938点,平均价格为126元,到期收益率为-2.24%,成交金额464亿元。债性安全性较低。

可转债对应的标的多为国证2000的标的,结合上述对国证2000的估值分析,该指数估值仍不便宜。

该指数上一轮的最低点出现在2018年10月(与股票的触底时间基本吻合),为937点,当时平均价格为94.741元,平均收益率为3.58%。在此期间,约有50%以上的可转债价格跌破面值,债券保底价值凸显。

下一个买入时机,可能要等到可转债再次大比例跌破面值的周期来临。

三、港股市场估值

1、港股整体估值

从港股的历史看,港股表现取决于三大因素:基本面——内地经济增速;资金面——美元流动性、南向资金(2014年之后);市场情绪——国际机构投资者主导的风险偏好。

港股整体估值一览表

2、港股主要指数估值

恒生指数及其四大子指数恒生金融、恒生公共事业、恒生不动产、恒生工商业子指数,基本反应港股的全貌了。

恒生及四大子指数PE走势图

如上图所示,恒生金融、不动产依然处于历史最低区间,而公共事业、工商业有所修复,恒生指数仍处于底部区域。

3、恒生及四大子指数股息率

在不含回购的情况下,上述指数尤其是金融不动产,已经处于历史丢区域。工商业指数如果加回回购,估值其实处于合理区间。

港股依然遵守价值规律,但其内外部环境显然更为复杂:不仅受上市主体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如1998年、2018年的经济冲击),还受到香港社会变迁的巨大影响(如1983年中英谈判、1989年事件、2016年中环事件以及2019年的社会事件),更无法避免受到欧美日海外资金的偏好影响(如2000年新经济泡沫、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2年欧债危机等等),所以在历史上呈现出显著的、3-5年为周期的剧烈波动,而这些波动又是无法提前预判的。

遗憾的是2022年以上因素叠加,致使港股出现堪比2008年的深度下跌,好的迹象是,港股中内地投资者注入显著的流动性,交易额占比已经在20%以上,显著的对冲国外资本的出走,现货成交量最低为900亿/日上下,没有出现历史上的700-800亿/日的地量,由此可见,完全的刻舟求剑是不可取的。

读史可以明智。深刻认清港股市场规律,依然坚守企业内在价值,

四、本期买入记录

理念:“优质、低估、分散、价值接力”作为配置思路,将“低估成长”、“低估价值”纳入可以投资的篮子里。

鉴于港股配置比例过高,本期依旧将重点放在A股。

计划在2023年1月份买入2份主动基金,分别对应沪深300以及300价值指数:

兴全合润混合(163406)一份。

中欧潜力价值(001810)一份。

2023年目标是学习以下美股市场,从长期来看,美股或许已经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特别说明:

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祝朋友们新年快乐~~

全部讨论

2023-02-08 13:42

老师可否看下我给您发的私信

2023-01-03 07:40

原来20000点的恒指的风险溢价只有5%,要14500点的恒指风险溢价才能到9%,才值得搞一搞;或者说目前的恒指就是个鸡肋。唉,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