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产行业前景的看法

发布于: iPhone转发:2回复:14喜欢:24

球友问我作为地产从业者,聊下对地产和相关行业前景的看法。这个问题有点宏大,我说下个人看法。

一、多数人的线性认知

地产行业经历了有目共睹的3年大萧条,萧条也是对过往行业繁荣的清算,从当初一个让人眼红的行业,沦落到现在人人避之。《失败的逻辑》说大多数人的认知都是线性的,在以往趋势向上时,都认为房价永不会跌,房子是最增值的投资品;才刚刚经历3年的调整,又认为房价泡沫过高,房价可能几十年都回不到当初了。这样的线性认知容易造成极端,从一个乐观的极端推向另一个悲观的极端。

二、行业周期

地产行业的周期变化非常复杂,难用几个指标去形容和判断。从几个最关注的角度来分析周期,包括政策、银行、客户、房企。

发展期:政策宽松收紧、银行融资谨慎支持、客户情绪稳定乐观、房企业务温和发展;

繁荣期:政策高度限制、银行融资宽松支持、客户情绪乐观高亢、房企业务高速扩张;

萧条期:政策放开限制、银行融资严格限制、客户情绪悲观观望、房企业务快速萎缩;

企稳期:政策宽松支持、银行融资谨慎限制、客户情绪观望稳定、房企业务温和收缩;

行业就随着这四个时期螺旋发展。

发展期和繁荣期不多赘述,展开说下近几年经历的萧条期和企稳期。

萧条期政策的放开限制对市场影响不大,随着房企业务快速萎缩,逾期交房、烂尾、降价促销、信用暴雷等等,房企迅速出清,银行对于房企融资非常严格的限制、避免自身坏账,客户更是悲观观望、购房信心严重不足,尤其是期房销售,这一时期的客户甚至对交付的担忧会更敏感于价格。

企稳期的政策会进一步宽松和支持房地产业务的发展,银行会谨慎的挑选符合安全标准的企业及项目进行放贷,行业的持续下行让稂莠不齐的房企及项目更加容易判断,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产品力强、品牌信任度高的项目,客户悲观情绪得到缓解,逐步稳定,转而更加关注价格变化(价格敏感性高于交付担忧);活下来的优秀房企(资产负债表受伤较小)温和收缩,也敢于拓展更多安全性高、利润兑现度高的项目。

我认为,当下房地产行业已从萧条期迈入企稳期,随着进一步的敲锣打鼓——政策进一步放宽、银行更多的融资支持、优秀房企存量下降及拓展越来越多、客户手上积累的现金越来越多),行业也即将迎来下一轮发展。

三、行业前景

首先,对于行业的永续性毋庸置疑。衣食住行是人类活动的基础需求,随着整体经济发展,还会进一步激发对改善居住空间的需求。行业永续,变化的是这个行业的存在方式,可能从有房住变成住好房,从之前的野蛮扩张变成品质竞争。每一轮周期都会带来一些教训,这些教训同时针对政策制订、银行融资要求、客户购房选择、房企经营变化等;但在进入行业的繁荣和萧条期,我们往往又会忘记历史的教训,进入非理性的癫狂。能在行业的周期绞肉机中保持理性经营的企业,迟早会成为行业明珠。

其次,地产行业依旧会是我国经济重要支柱。宏观层面,房地产行业2023年占GDP约9%(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1万亿,GDP总量126万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房地产行业GDP占比在10%以上(数据来源百度)。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基本是各大国家经济的支柱,也没有哪个行业能够轻而易举的替代。微观层面,房子通常作为普通家庭最重要的固定资产,他能有效沉淀经济发展带来的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当下房地产遭遇滑铁卢,大量企业带病经营甚至逐步退出,但是一定会有真正经营稳健的房企和新生的房企出来分食市场份额。

当下,行业与经济剪刀差已经存在,但理性正在回归。按照房地产行业长期占比国家GDP10%计算,房地产行业金额合理也该在13万亿以上。当下行业继续下行,已经造成实际与合理的剪刀差,这样的剪刀差长期或进一步扩大,将会导致系统性的经济及社会问题。我们也能感受到国家层面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支持逐步加大,不会放任这样的剪刀差继续扩大,行业的健康与理性正在悄然建立,我们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刻还保持绝望和悲观。

四、地产相关行业

作为地产从业者,简单说下与房地产高度相关的行业,主要针对相关行业的新房业务。房地产从拿地到交付使用通常需要2-3年时间,与房地产相关的新房业务要特别注意匹配对应的开发阶段:

银行的地产新房业务主要受影响的是开发贷、信用贷款和客户的按揭贷款。地产下行,银行会迅速的减少新增的地产开发贷和信用贷款,存量的利息和到期本金的影响都是当期就会出现的。客户的按揭贷款金额也是随着销售就会及时出现影响。所以银行受到地产新房业务的直接影响基本和行业调整是同步的,随着地产行业回暖,这部分业务也同步。

前端供应商,如设计、勘察、施工等单位,他们受到地产行业的调整影响也是非常直接的。地产行业下行,这些前端供应商的业务也会立即萎缩,行业回暖也会迅速跟进。

后端的供应商,比如橱柜、铝合金、瓷砖、涂料、园林、空调、电梯、电线电缆、消防及生活功能设备等,可能出于成本优化、对应的标准会有所降低,但因为行业特性,即使地产行业下行,受到的对应新房业务影响会滞后2年左右。

最后说下对物业的影响。承接来源于地产控股公司的物管面积影响大致滞后2年时间。但是行业下行,受到地产控股公司的品牌影响就非常直接;由于很多物业公司都无法完全独立于地产,财务和资金都受到严重影响,地产公司若出现品牌危机,物业服务质量势必会下滑,导致物业费收缴困难,甚至出现丢盘现象;同时外拓也会受到相应影响。

五、总结

房地产行业当前进入企稳期,没必要继续悲观,行业前景逐步开朗并向好,真正优秀的企业会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地产相关行业的前景要匹配对应所处的地产业务阶段。

感谢球友关注@自由去流浪

$绿城中国(03900)$ $滨江集团(SZ002244)$ $保利发展(SH600048)$

精彩讨论

穷刘洋投资04-28 23:29

吹一下地产,希望绿城住开,王者归来

自由去流浪04-28 22:46

感谢贴主分享。
其实我也算地产从业,在房地产公司做工程相关工作。
总体赞同你的观点,行业总归还是会有需求的,哪怕在欧美是相对而言的夕阳产业,但是每年也还有一定的量。
我们只要经济继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现在去看很多老破小,那居住环境真的还有很大的改善提高空间。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
经过这一轮,以及之前香港房地产公司遭受过的洗礼来看,房地产开发确实不是好的商业模式,高杠杆是双刃剑(当然香港公司杠杆低很多)、一次性生意为主(销售型物业)、中国的环境一直是强周期(顺风的时候产能干到爆为止)等几个主要问题,所以虽然我也觉得当前可能是行业低位,但是我不参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当然,我也没有参与上一轮赚到钱)。
不过不代表相关行业里没有机会,总体我觉得物业服务和商管行业相比较而言,要好很多,轻资产、行业总体来说是业绩稳定甚至增长(每年新增交付)、刚需(每个小区都还是要物业服务的)。
当然,你提到的其他的上游和下游行业里面可能也有机会,要具体筛选,比如橱柜衣柜那个行业看现金流总体还是挺不错的。我现在还是会更关注商业模式,赚的是不是真金白银(钱到公司账上甚至分给股东)、有没有成长性等,当然还有估值是不是便宜。
再次感谢贴主的无私分享。

全部讨论

04-28 22:46

感谢贴主分享。
其实我也算地产从业,在房地产公司做工程相关工作。
总体赞同你的观点,行业总归还是会有需求的,哪怕在欧美是相对而言的夕阳产业,但是每年也还有一定的量。
我们只要经济继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现在去看很多老破小,那居住环境真的还有很大的改善提高空间。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
经过这一轮,以及之前香港房地产公司遭受过的洗礼来看,房地产开发确实不是好的商业模式,高杠杆是双刃剑(当然香港公司杠杆低很多)、一次性生意为主(销售型物业)、中国的环境一直是强周期(顺风的时候产能干到爆为止)等几个主要问题,所以虽然我也觉得当前可能是行业低位,但是我不参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当然,我也没有参与上一轮赚到钱)。
不过不代表相关行业里没有机会,总体我觉得物业服务和商管行业相比较而言,要好很多,轻资产、行业总体来说是业绩稳定甚至增长(每年新增交付)、刚需(每个小区都还是要物业服务的)。
当然,你提到的其他的上游和下游行业里面可能也有机会,要具体筛选,比如橱柜衣柜那个行业看现金流总体还是挺不错的。我现在还是会更关注商业模式,赚的是不是真金白银(钱到公司账上甚至分给股东)、有没有成长性等,当然还有估值是不是便宜。
再次感谢贴主的无私分享。

04-28 23:01

从来没有看到过行业周期是这样划分的,萧条期之后还有企稳期

04-28 23:29

吹一下地产,希望绿城住开,王者归来

04-30 09:03

不是主流方向
今年的主线是以科技创新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意味着还是科技类,但是有所分化,也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新名词,总体分为以下方向
但是顺周期方向也很重要,今年降息预期+避险,两者互为跷跷板
低空经济是绝对主线,万亿市场,从0到1,对标去年的CPO,第二波刚开始
传媒游戏类(数据要素 Sora 短剧 kimi)
通信类(5.5G CPO 数据中心 量子通信)
计算机类(多模态 算力 鸿蒙 信创)
消费电子类(AR/VR/MR 存储芯片 PCB HBM AIPC/手机)
汽车类(无人驾驶 飞行汽车 固态电池 轮胎)
设备更新类(工程机械 新型工业化 减速器 氢能源 高端装备)
军工类(低空经济 通用航空 无人机 军工信息化)
顺周期类(有色 化工 电力 交通)
国改类(高股息)
国改+以上8大板块是加分项,算是暗线

地价不降,房地产企业短期内没有盈利的商业模式

04-30 10:06

说得都对,但地产公司的供给侧出清需要较长时间。

04-30 16:52

80%负债率怎么说,要不继续向香港学习,把负债率降到20多。如果是这个负债率,那么得多少年收入下滑才能平稳财报。

04-30 16:07

大家都贷款去买新房吧,把萧条期顶过去

04-30 15:50

人口下降 地产一二线还有戏,其它地方肯定都是下降的

04-29 18:21

地产,国之根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