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6回复:262喜欢:83

再多说一句,以下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我们国内的个别产业链,一直秉持着“我先nen死你全家,再nen死我邻居全家”的心态在做事。

打个比方,苹果做产业链,人家追求毛利率,包括产业链上下游,前几年大家都有钱赚。包括苹果在一些硬件、自研芯片上的突破,本身是靠高毛利业务撑起来的。

这一点我确实要表扬下华为,它当年在高端机+自研芯片上也是学的苹果,是实现了商业模式动态平衡的。你的高端机卖的贵,毛利率高,才能撑得起后面的研发投入。

很多人引以为傲的低成本模式,看起来在商业扩张上攻城伐地,但是实际上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一旦技术大幅迭代可能就会被甩到后面。——所以举个例子,华为手机链受阻后,国内就再也没有一家国产手机厂的撑得起自研芯片了,因为销售量和利润率(尤其是利润率)不允许。

如果把这个话题拓展一下,其实国内光伏行业变幻了那么多次龙头企业。原因也是,我们光伏行业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拼临界点成本、拼技术爆发期的行业,前几年整个行业的长期毛利率根本撑不起长期技术研发,所以一旦新技术落地,历史包袱小的新技术龙头能更容易碾压老龙头。

类似的情况还有我们的显示面板行业,历史上每一次产线升级都是残酷的成本竞争,所以国内几家面板龙头历史上累计融资额都远大于分红额,甚至一度大于总市值。

包括光伏产业,看到今天你们看明白了,几乎所有上市公司都在大额融资,而且他们的融资额也远大于分红额甚至历史利润。因为明年就是残酷的行业价格战,前几天组件价格、硅料价格已经开始大幅回落了。

欧美以前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是,竞争者少,我保住行业的高毛利率,没有压力的时候我就分红,有压力/技术迭代机会的时候我就投研发。——但是这个商业模式,在很多领域已经被我们颠覆了,很多自媒体曾经提过:“我们是发达国家粉碎机。”

严格上说:我们是发达国家高毛利业务的粉碎机。

但是以光伏为例,我们粉碎国外一些落后产能的产业链后,我们开始粉碎自己人,大额融资开始打本土价格战。

好处是最后活下来的赢家,一定是最强的蛊王。坏处是,整个行业的毛利率都会被颠覆,那么留给研发的成本一定会受限,老龙头也会形成思维惯性。——所以光伏行业就反复上演,新龙头颠覆老龙头的历史桥段。

我知道有一个段子:

一个今年投新能源的基金经理抱怨:A股很过分,凡是我们能生产的都是制造业,给不了估值,凡是我们不能生产的都是高科技,给的估值高。

我觉得这段子就有点装外宾了,漏了一个逻辑,严格上说,很多行业是这样的:

——凡是我们能生产的,很多都会拼成本拼到无利可图,最后毛利率低到只能给制造业的估值,凡是我们不能生产的都是高科技,人家把毛利率稳住了,给的估值高。

还有一点,自媒体都称咱们是发达国家粉碎机了,你都没事就去粉碎人家一下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这两年开始有各种冲突。反而欧美大部分老百姓无所谓,因为人家只在意物美价廉的终端品。

我无法评价这里的对错,因为我们就是靠这种商业模式逐步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只能告诉你,股价短期会有各种扰动,但是长期大部分时候是不会出错的,有些估值是有内在道理的。

如果后面我们要继续成长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其实是需要我们发展更多高毛利的业务的,甚至开始要逐步把一些利润,分给周围小弟的(类似于当年苹果把产业链分给我们)。这样,跟在我们身边的人才能赚钱,才能有更多的拥护者。

而不是一种我用低价格nen死你们的态度。

全部讨论

2023-07-01 09:51

典型的以果找因,华为为什么能那样做?是因为他真有技术,真有别人没有的技术,他的技术能让人买着心里舒服,而不是一帮傻货说的什么爱国营销。其他手机厂就算了,什么米什么蓝绿,连个手机稳定性都做不好,产品批次都会影响质量,还谈什么技术?所以他们根本没资格谈高利润正循环,因为你稍微高一点价格,谁都能进来跟你竞争,你就没有真正的技术护城河,商业模式创新,根本不是什么护城河。
至于光伏,整体确实优势,但现在就是因为还没有绝对技术优势的出来,出来了你看会不会高利润。
说到底还是,你没那个绝对技术优势,放世界哪块你都只能价格竞争

苹果的高毛利,不是因为老美制裁华为?18年的时候华为销量就要超苹果世界第一了,人家芯片一个禁令,直接把华为手机业务干没了,你所谓的创新优势,不过是美国靠军事强权创造的优势。
村霸把你大哥打残了,你给他叫好,还去买他家东西,完了还diss一下自己家唯二有出息的二哥(新能源)。
新能源价格战是这个行业的必经之路。本身就是为了替代传统能源,价格不打下来谁用光伏?石油煤炭就行了。
现在还在卷,是因为还没卷到真正的技术壁垒形成,等光伏+储能价格远低于煤炭石油开采成本,能躺着赚钱了,你看国内的光伏企业还卷不卷。
国内的基金经理大多都是这副鬼样子,看似在分析,其实是爱慕强权。看似有理有据,其实跪的彻底。

2023-07-01 09:51

为什么出现高科技低端化呢?因为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一个创新者后面有1000个抄袭者,而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后面的原因众所周知……

这也是我说光模块的逻辑比新能源部分分支好的原因。因为新能源我们说着算,全世界第一,所以我们就内卷内卷,最后利润呢?而光模块是美国大厂说着算,他们不内卷,会给自己的供应链留足够的利润,因为人家也知道研发要投入,要有利润才能持续性发展。
竞争格局差太多了。

我觉得你看问题的角度是有问题的。
一是你把中国看成了和欧美一样技术强大,可同台竞争,二是你把中国的企业看成和欧美一样可以全世界随便卖产品。
事实上,中国的企业是后来者,一直面临欧美企业的压制,无论技术、市场、品牌;欧美企业在内部已经完成竞争,强大的企业走向世界,包括走入中国;欧美对中国,是技术降维打击,早期很多产品利润不是几个点,几十个点,而是几倍;而中国是弱者的反击,必然是猛烈、残酷;
现在的一带一路,就像当年欧美对中国,国内平常的产品和技术,到了非洲,就是香饽饽,价格甚至超过国内,甚至几倍。,这是同样的道理,非洲想要反击自立,必然要像中国一样一点点啃骨头。

2023-07-01 11:56

不要拿华为举例好吗?不但要弄死中兴、联想、小米,还要弄死上游供应商,自己做。华为的理念就是只要把国内同行都弄死,市场就是自己的,外企没有竞争力

2023-07-01 09:32

点名批评玄宗,当然走势也很实诚,一路向下。。。

2023-07-01 10:19

凡是人能制造的东西都是过剩的,跟光伏还是光模块没有关系,关键是能不能做出差异化,差异化的供给是不会过剩的,说白了光模块是完全toB的生意,没有品牌可言,可以说未来就是永无止境的价格战,而光伏至少还有户用场景,就看谁差异化做得好,谁在终端更有品牌,而不是整个行业都会如此。

2023-07-01 10:08

国外抵制我们不是没有道理的,抄别人的技术然后向别国倾销?恶心不,从来不搞创新

2023-07-01 15:44

作者写的非常好,颇受启发。谈谈我的看法。
今天有这么多人能够登录雪球侃侃而谈首先就该感谢国内拼成本搞内卷的运作模式,否则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如果搞保持一定利润率的模式办学,公立学校的学费,教材费就能压垮很大一部分人。所以事情总有两面性。
以前我家有块菜地种的大白菜,这块菜地在村里聚集成的很大一片菜地之中,而附近唯一的水源就是一口井。我爸凌晨四点去跳水灌溉菜地,去了才发现,水井已经空了。有些狠人半夜两点就去挑水浇地了!无论浇没浇地,大家都没睡好,内卷没有赢家。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最大因素就科技水平提高。巴菲特投资过纺织公司
,他发现每当新的生产技术问世后,好处似乎都没有被纺织公司得到。最开始公司的高管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如果使用新设备,产能会提高到什么水平,而同业公司很快就会完蛋。其实不然,很快所有的公司都用上了新设备,下一轮的军备竞赛又开始酝酿。谁得到了好处?当然是社会大众。内卷可以有溢出效应,不完全是坏事。
——很多人引以为傲的低成本模式,看起来在商业扩张上攻城伐地,但是实际上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一旦技术大幅迭代可能就会被甩到后面。——所以举个例子,华为手机链受阻后,国内就再也没有一家国产手机厂的撑得起自研芯片了,因为销售量和利润率(尤其是利润率)不允许。————我们都是来市场搞钱的,无力改变什么,唯一能做决定的就是在看懂的地方下注。理解了低端制造业的恐怖之处,以后别掉进坑里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