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要甘心做傻子——聊聊我的投资策略

发布于: 雪球转发:84回复:137喜欢:363

一位朋友在后台给我留言,问我关于卖出的策略。我之前是有一篇专门写卖出策略的文章《卖出是投资中最难的事情》。


我个人的策略是倾向于重买入,轻卖出。


前一篇文章里我提到要聊聊资金配置问题。今天就合并起来聊。


1:重买入,轻卖出

我个人的策略在文章中提到过很多次,只是没有真正的总结过。我经常说的是优质,低估,分散,长持。而很多朋友不理解里面的一些细节。


首先,优质,我的判断是基于市值和成交金额,加历史业绩的方式判断,比如市值要大,因为市值大说明是成熟企业,为什么选成熟企业,这是基于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参考文章的标题。


成交金额也要大,不能一个1万亿的股票每天成交额只有3,5亿,这种成交额太小的企业,大概率定价权过于集中,比如农业银行每天走势如锯齿,它的定价权集中于那些靠一分钱差价做量化的投资者手里,这个不展开了,股市生态里的一个生态位。而类似于平安,招行,它们的波动更合理,博弈更充分,定价就是合理的,短期难以有超范围的波动。


再说说低估,很多朋友纠结于到底如何估值。实际上几乎没有人能把估值这件事讲清楚,我们习惯于把股票分类,有的类型估值是5倍市盈率,有的是50倍,实际上,估值是一件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比如有些股早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市盈率,但它仍然在涨,而有的股早就低于历史最低,却还在跌。


我对估值有2个认识

第一,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把估值量化的,只有宽基指数,对于宽基指数来说,常常有买到8倍,甚至更低的市盈率的机会。这个估值,相当于你花10000元购买了某个理财产品,它每年给你带来12.5%也就是1250元的收益。对于个股来说估值可能不靠谱,但是对于社会全体企业来说,综合盈利能力是相对稳定的。


第二,个股的估值甚至行业估值通常是掌握在拥有定价权的人手里。比如基金行业的审批和引导,都是定价权的表现。比如完全开放外资投资,也是对定价权的改变。


所以我认为估值很难量化,我们能做的只有2点,第一,用绝对低估来判断底部,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宽基指数市盈率低于8。第二,用情绪来判断高估。


什么叫轻卖出,继续往下看。


2:高估值陷阱

至于如何用情绪判断高估,这本身就是一个市场行为学的范畴,只能逐渐积累经验。


有研究表明低估值的价值股长期回报率显著高于高估值的成长股。原因是人们通常会对未来的高成长报以不切实际的预期,而对当下的价值却视而不见。这也符合生活中对人性的观察。


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股民,会在高估值成长股加速上涨阶段,盲目买入,由于是加速上涨,买入后通常快速得到赚钱的正反馈,进而强烈的增强自信心,以至于网络上很多乐观的观点出现在趋势的顶部,而由于过分吹票,自我洗脑,造成很难及时认清现实。


3:长期思维,个人投资者的策略基础

有一位很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他对投资的认识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要有源源不断的收入,可以投入到投资中去。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实际上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简单,易于执行的策略。而非看起来非常专业的策略。基金这类机构,通常会将策略复杂化,以显示它存在的必要。我印象非常深的某个私募基金,曾经全仓茅台,很多人质疑既然你就是全仓茅台,那我为什么不自己买,而要买你的基金呢。这就是机构投资者的困扰之处。


在股票投资领域常见的3种策略,第一是利用短期的交易性机会。第二是发现行业的中期趋势。第三是买入并超长期的持有。


而对于机构来说,通常是无法实施买入并持有的策略,因为机构必须要假装自己做了些什么,不然没有投资者会有耐心投入这样的策略中。


所以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买入并持有实际上是一个收益并不低,并且性价比很高的策略。


基于长期思维,我总结3个策略


1,根据某个宽基指数的市盈率,进行指数基金和现金之间的平衡(也可以是债券等等)

比如沪深300的市盈率波动范围大概在10到20之间,当下沪深300的市盈率刚好大概在15倍附近。假设我们有10w元现金。我们就可以5w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另外5w买入某种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每半年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比例,如果股票行情好,那么我们的基金会升值到比如7w,这时我们就可以重新做一个平衡,卖出1w基金买入固定收益类产品。这样仓位又恢复到5比5.


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在高位减仓,在低位加仓,而不是像大部分股民那样追涨杀跌。


2,长期定投

这种策略不是在高位少买,低位多买。定投策略不是完美的择时,而是承认自己没有能力,或者缺乏情绪控制力。定投不会一次性向市场投入大额资金。它只是一种配置储蓄的方式。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指数基金作为我们未来不同的资金储蓄,比如使用中证红利作为养老储蓄,用中证500作为教育储蓄。等等。


长期定投难点在于放弃主观选择。实际上我经常说,股市未来的方向是很难预料的,我们对行业的研究,对估值的研究,对企业的研究,从长远来看,都是时而有效时而无效的。放弃主观研究,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理念。


3,选择优质股权或者基金做合理的组合,重买入,轻卖出。

这又回到文章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轻卖出。假设我持有10只优势明显的企业的股票。它们可能某一个在某一年由于负面信息而表现的趋势不佳,它的仓位会因为其他股票的上涨而自动缩小。这就是我说的轻卖出。因为卖出本身是一件很难以估值或者其他的条件来量化的事情。


无论是放弃主观,还是分散,低估,这些都是基于长期思维这个底层逻辑。放弃在专业领域战胜对手,我们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耐心,利用好长期投资行为。


嫉妒是最不利于投资的情绪,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嫉妒都会带来情绪的波动。我们只需要关心自己,不需要与他人比较。


长期思维可以帮助正在亏损的投资者,也可以给手握现金而不敢下水的人以勇气。

-----------------------------------

今天的文章缺乏小散户的生活气息,希望大家多评论,多批评 :)

 @今日话题    @qq好朋友10年保利   @保利时代    @泡沫艺术家  

 $万科A(SZ000002)$    $中国太保(SH601601)$  

精彩讨论

qq好朋友10年保利2020-08-14 15:41

受教了,感激不尽。

虚妄生2020-08-14 17:27

以时间为侣,洛阳兄耐心地滚着雪球,财富越来越多。

赚钱小狼2020-08-14 16:59

这倒是。但股债平衡、定投、网格、指数长持都是确定性极高的赚钱方法,无非赚得慢,一年10个点,很多人瞧不上

赚钱小狼2020-08-14 16:43

有很多简单办法可以保证在股市赚小钱,但很多人瞧不上靠小钱慢慢变富

2024灵魂自由2020-08-14 16:03

最近深感,认知与选择比择时努力重要。或者说是,投资优质股+持有,会比持有+不断做T要好。买好股会比买杂毛次次做T成功重要。重买入,就是重选择。轻卖出,就是重持有。频繁买入卖出,伤神,容易卖飞。。$中国平安(SH601318)$ $中联重科(SZ000157)$ $华兰生物(SZ002007)$

全部讨论

2020-08-14 18:53

买入低估优质白马,开始就打算长期持有,除非泡沫很大才卖出,长期关注股票不要超过5只,市场值得长期投资的公司真不多!

2020-08-14 17:27

有没有比农业银行波动还小的股或者其他的,我喜欢慢慢的东西

2020-08-14 16:31

嫉妒会带来情绪的波动。我们只需要关心自己,不需要与他人比较。不只是在股市!
选好股票,要做的就是耐心持有~

2020-08-14 16:03

宽基是个长期定投的好指数,股票长期持有好企业也是好方法

2020-08-14 15:47

股市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人,迟早飞灰烟灭。还是保守低调,宁愿少赚,坚持稳健才能长期生存

2021-01-17 14:50

好的文章转发

2020-08-29 10:33

啥也不说,只管点赞

2020-08-26 15:20

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把估值量化的,只有宽基指数,对于宽基指数来说,常常有买到8倍,甚至更低的市盈率的机会。这个估值,相当于你花10000元购买了某个理财产品,它每年给你带来12.5%也就是1250元的收益。对于个股来说估值可能不靠谱,但是对于社会全体企业来说,综合盈利能力是相对稳定的。


不能赞更多!

2020-08-19 13:18

重买入,轻卖出。是的,我今年以来只卖出过两万多股票,现在持仓40万

2020-08-17 16:30

在知乎上看到你了,给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