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微创医疗管理层的五个灵魂拷问和七大救命建议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回复:18喜欢:11

不谈股价,股价涨跌有很多因素,就谈谈行业判断、公司管理、责任心 $微创医疗(00853)$$心脉医疗(SH688016)$

微创医疗管理层的五个灵魂拷问

1. 2022年前一级融资高歌猛进,整个行业都这样,不怪你们;2023年经济转向、融资苦难加剧,叠加集采政策已经多年落地,但是公司依旧融资驱动,不做任何转型,何故?

2. 2022年前行业认知都要做大平台、多产品线,来抵御集采风险,不怪你们;2023年大平台产品线已经基本齐全,战略目的达到,本可以缩衣减食,优化产品线,集中火力在关键产品线领域率先放量,坐稳细分头部,逐步用量来降低成本,释放利润;但是公司继续拓品类,越做越多,品类的挑选越做越烂,项目规划毫无章法,何故?

3. 2022年前,IPO环境较为宽松,虽有18A收紧风向,但窗口期没有关闭,公司冲击最后一个窗口期,子公司搞不到融资,就弄可转债,拿不到市场化融资,就拿政府招商引资的钱,这也不怪你们;2023年18A叫停,未上市子公司上市输血无望,母公司钱袋子开始干瘪,但是公司依然手里捧着各个子公司,该研发的研发,该吹牛的吹牛,国产替代,民族希望,中华龙头,一堆堆都是废铜烂铁式的学徒式产品,不觉得丢人现眼就算了,自己做的东西有几斤几两还不知道吗? 销售收入遥遥无期自己心里没谱吗?

4. 2022年前,行业快速发展,便宜钱滋生野蛮生长,员工扩张再扩张,2023年,医保钱更少了,美元dollar更贵了,做生意更难了,公司臃肿,门派罗列,2-3年就换一波人,内部摩擦成本飞到天上去了,公司管理层在干吗?个个做着子公司上市后卖期权股权的美梦,现在梦醒了吗?招的员工越多,现在就要连累的人越多,心何安?

5. 2022年前,美资便宜又有长期主义、但是傻里傻气不懂中国商人的精明,中资土里土气还短视主义,可了解中国商人本性,老常的微创和美资玩得风生水起,招数千变万化,赚钱的时候中资也就是舔盘子的份;2023年,美资夺命而逃,中资舔了舔盘子里都是屎,再也不来。公司管理层凭什么还是傲娇牛逼?沟通起来每次给的都是最乐观的预期,面对中资不理不睬或者是不坦诚相待。真以为中国的投资人看不懂你们那些把戏?

在一个特殊时代伟大的公司,到另外一个特殊的时代,可能非常平庸、甚至于死亡。

除非做出自己的改变。今天的微创要做出自己改变,而且是立刻!

如果公司还有梦想,还有求生欲,请参考以下七点,并在6-12月内迅速完成。

1. 现金流:做业务收入保守的预期下,保持2-3年的安全经营现金流。请注意,是保守的预期下,不是公司每次超乐观的预期下。 关于微创现金流的文章我有多篇文章跟踪,读者可以自己找我雪球专栏。

2. 产品组合:砍砍砍!集中有限资金做强核心产品线,放弃大部分产品线,我大概估计母公司应该终止至少30-50%以上的大小项目。 请计算所有产品线的NPV(net present value),折现率请使用10年期美元利率或者你们发的可转债利率,也就是5%以上。 计算中考虑产品上市2-3年内竞争对手超过2-3家,放量2年后集采降价。 做好上市策略、集采策略、放量策略、出海策略,并匹配足够资金做强选中的优势产品线。 NPV标准不达标的项目立刻在母公司内停止输血。 计算你们合理预期下的R&D效率(上市首3-5年收入/历史所有研发成本),效率不达标的要么停止,要么人员和费用精简。项目停止后,专利保护好后可授权可出售可留存。

3. 人员:25-30%以上的精简必须执行。快刀斩乱麻,保留核心管线的核心人才,甚至可能需要调整激励机制。 对于非核心管线,管理层应该足够大气,若相关员工足够自信,公司应该把现有技术和管线入股新公司,甚至放弃控股权,让员工脱离母公司自主创业,公司可以签订条款,在FIM或者first sales的时候以商议好的价格权利购回控股权。 这样一举三得,激活员工积极性,也让母公司迅速摆脱资金压力和管理瓶颈问题,并且保留了公司未来收回管线的权利。

4. 上市子公司:全集团资产重组势在必行,子公司股权能卖一部分就卖掉一部分,现在的价格卖真不算亏。并且剥离部分母公司产品线资产到现金流好的子公司,大股东回避参与决策,让子公司的管理层和其他股东做出合理决策和价格判断。定价方式上,不提倡纯粹的DCF模型,而是首付款里程碑模式,加上基于未来销售额的的对赌条款,这样即解决母公司债务问题,也盘活现有资产,同时帮助子公司迅速做大甩开相应的竞争对手。

5. 非上市子公司:因为大量一级投资机构在这些子公司,尽可能和这些机构达成共识要么对外融资要么多个资产重组合并后融资,如果谈判困难,母公司该给与这些机构股份补偿的就补偿,丧失绝对控股权也不是问题,可脱离并表。 核心原则还是尽快止住出血点,把有限现金留在核心管线和核心业务。不是所有管线都是核心资产,核心至多只有母公司所有管线的30-50%,其余全部需要按照上述各种方式进行处理 (可以按照几个标准分类:产品线的潜在NPV、R&D效率、公司现在的milestone、股权结构、既往投资金额等)

6. 可转债:2.2亿美金可转债已经发了,这个都过去了不再讲。新的可能发的一级市场的可转债,价格不能低于10元,最好和上一次一样12.75,专业投资人这笔账很好算,就算锁定3-5年,10元的价格公开去找投资人不是那么难找到的,不要再忽悠别人弄个更低的价格了。 老常和管理层如果有决心、对公司有信心,那么就公开认领这笔可转债,挽回公司管理层的信誉,提振所有股东的信心。如果希望储备多一点现金,多发一点其实我作为小股东也支持,毕竟公司现在缺的还是现金。但前提是价格要公道。

7. 去杠杆:公司应该在可转债落地的同时,做出公开承诺,2年内不再增加任何形式的债务(最多是低利率债换高利率债),专心聚焦业务,去杠杆执行坚决,优化组织管理,优化产品线,专注于从生产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型发展模式,回归到做强(而不是做大)核心业务,以利润为先、收入次之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

最冷的不是冬天下雪的时候,是雪刚开始融化的时候!

而且,有时候,冬天可能不止一场雪!

微创的管理层,留给你们的时间并不多了。

没有流动性的上市资产、没有被市场充分定价过的非上市资产,都已经被市场重新定价了,难道你们还在做着2022年前的美梦吗?

全部讨论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管理层尽快认识到现在情况的严重性,并且坚定做出大规模的资产重组 (而不是小打小闹,慢慢调整),放弃一些公司和个人利益,促成转型成功。 转型越晚,就越难。

老常能听到吗?公司的信念是“帮助亿万地球人健朗地越过115岁生命线”首先,微创公司能活得长久才能实现这个信念,这样的债务危机处理不好,自己都破产了,又拿什么去帮助地球人呢?

01-17 16:51

能够转到公司那边?辛苦了,写得好

01-17 22:37

写得很好!管理层人在其中,往往囿于日常事务,无法跳出来客观看待问题

01-17 21:59

$微创医疗(00853)$
振聋发聩!!!

说得非常中肯,微创管理层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01-17 18:00

01-17 16:56

写的非常好,怎么才能转给公司看看

04-01 11:26

03-30 23:01

自负官僚的管理层看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