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亏平衡点(以北汽蓝谷和江淮汽车为例)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30喜欢:42

前天有人问我,余大嘴说问界30W就能盈亏平衡这话的含义。

不管是均价30万,还是销量30万,都不能作为盈亏平衡点,售价和销量是个整体,脱离任何一个讲盈亏平衡点都是没有意义的。

一、盈亏平衡点

我们先来看制造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

从事制造业,要先建厂和买设备,投产后,这些厂房设备变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每年折旧,折旧年限看下表:

为了设计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企业还要进行研发。研发投入形成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一定期限内以费用的形式摊销,摊销的年限越长,则每年摊销的金额就少。摊销的年限越短,则每年摊销的金额就越多。最短是一年,当年全部摊销完。

摊销多少年,其实只是会计的记账方法,不影响实质,但影响所得税。

所得税的税基是企业经营利润,经营利润是毛利润减各种税费,减去的费用越多,那税基就越小,交的所得税就越少。如果企业是亏损的,就不存在交所得税,摊销多少年都无所谓了。如果企业盈利,那就要考虑合法避税了,把摊销年限缩短,也就是把当年摊销的无形资产搞得多多,这样可以少交所得税。摊销的无形资产多了,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净利润相对会计变更前减少。这就是最近赛力斯调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内在原因,等于是告诉大家,我赚钱了,我要合法避税。

有厂房设备,有技术了,那就招收工人,购买物料,开始生产,生产过程还要消耗水电气。物料+直接人工+水电气+折旧,就是企业的生产成本。

这里要注意折旧,不管你生产的产品数量多少,每年的折旧金额都是固定的,如果年折旧是3个亿,只生产了一辆车,那你这辆车摊的折旧就是3亿+。如果生产了10万辆,那每辆车摊的折旧就是3千元。这就是规模效应。

汽车整车制造业,物料占生产成本的六成以上,物料采购的规模效应很明显,采购量越大,采购成本越低。所以我们看到,赛力斯的销量起来后,毛利率提升很快。

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就是毛利润。毛利润除以销售收入,就是毛利率。毛利率为负的意思是,销售收入小于生产成本。毛利率越高,毛利润就越厚。毛利润足够厚,后面才够摊各种费用,不够摊的话,企业就亏损。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产生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还有前面说的研发费用(含无形资产摊销),还要给国家交各种税费,土地税、车船税、教育附加费、城建附加费等,综合税费率是小几个点。销售费用包括固定销售费用,比如开店的店租(自营店还有折旧),销售员的工资,广告费,还有可变销售费用,根据销售数量提成的费用。管理费用是属于企业但不在厂里打螺丝的那些人的薪酬,以及日常管理活动的支出。财务费用就是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有的牛逼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上拖供应商的货款,下占采购商的货款,财务费用是负的。

企业在给产品定价的时候,还要把上面这些费用摊进去,你的产品数量越多,单位产品摊的费用就越少了,这里也有规模效应

企业把这些考虑进去后,就给产品定出厂价,比如一辆车30万元,国家再给你加上13%增值税,最终消费者够买该商品需要支付33.9万元。企业的营业收入就是30万元,3.9万元增值税国家拿去了。

所以企业的成本包括:物料+直接人工+水电气+固定资产折旧+研发费用(含无形资产摊销)+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费。

上述成本分为三大类:

1.生产成本:物料+直接人工+水电气+折旧

2.费用成本:研发(含无形资产摊销)、销售、管理、财务费用

3.税费:不包括增值税

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是固定成本,是刚性成本,即使企业不再生产了,工人解散了,剩个空壳,这两个成本也是要产生的。钢铁等超重资产行业,折旧占成本的比重很高折旧摊销可以通过EBIT-EBITDA算出来,这两个指标,在同花顺股票APP里可以添加,其他地方也能查到。EBIT等同于经营利润,EBITDA如果是负数,说明企业开始亏现金,要借债维持生存了,很危险。

企业如果有对外投资,还会产生投资损益,比如赛力斯2023年,把原来100%持股的子公司瑞驰卖掉了50.12%股权,收入了10多亿,现在还持有瑞驰49.88%的股权。有的企业还炒股,炒期货啥啥的,产生的盈亏也是投资损益。这些统称为其他经营收益。

企业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国家会给予各种扶持,给奖励,给补贴,这叫营业外收入(有的也列入其他经营收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捐款捐物啥啥的,叫营业外支出。

其他经营收益+营业外收支,叫非经常性损益,意思是这些损益不是经常有的,有时有,有时没有。

经营利润=营业收入-成本+其他经营收益+营业外收支,经营利润等于0时,就是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有经营利润后,就要交企业所得税了,交所得税后剩下的,就是净利润。

净利润减去非经常性损益,叫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

净利润减去非全资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损益,叫做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

净利润率就是归母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

扣非净利润率就是扣非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

顺便说一下,去年底今年初吵得沸沸扬扬的,说华为要从赛力斯的卖车收入里按比例分成,怎么可能嘛,会计上都没法入账。

二、盈亏平衡点的运用

1.先看北汽蓝谷。最近3年,毛利率是负的,经营利润分别是-53.5亿、-54.25亿、-51.8亿,真是惨,有人开玩笑说是北汽烂谷。2023年年末,还有净资产63亿,这亏损速度,再亏一年半,净资产就要亏完了,就要退市了。

享界S9是救星,这项新业务,很乐观情况下,我们假设出厂价是45万,净利润率是20%,每台车赚9万元,卖6万辆,就能弥补老业务的亏损,就能实现盈亏平衡。当然,老业务调整一下,减少一点亏损,就能够把盈亏平衡点提前。

现在市值400亿,需要20亿的净利润支撑,20亿净利润需要卖2.2万辆车。所以,维持北汽蓝谷现在的市值,需要年销量8.2万辆。年产能12万辆,满产满销,能挣54亿,20倍PE,千亿市值可以期待哈。

2.再看江淮汽车。江淮汽车比北汽蓝谷要好得多,2024年Q1没什么非经常性损益,就能做到盈亏平衡了。傲界这项新业务,很乐观情况下,百万豪车,净利润率拍30%,单车利润30万,年销量5万台,就是150亿净利润,20倍PE,3000亿市值也可以期待哈。

风险提示:一哥@轮回666 说过:问界好卖,不等于其他界也好卖。这句话背后的财务意义是,汽车是规模效应很明显的行业,车不好卖,就没有规模效应,利润率就不高。如果利润率不及预期,又遇上汽车整车行业的估值水平下移的(比如只能给10-15倍PE),那就要当心了。

北汽蓝谷江淮汽车我都没有,目前也不打算买,我拿着赛力斯,因为更看中确定性,当然不排除以后会买。

北汽蓝谷江淮汽车现在的股价都在雪球市场平均成本线附近,北汽蓝谷股价贴着平均成本线,江淮汽车股价在平均成本线下面的,都不算高位吹票哈,与我的雪球签名“高位不吹票”不违背。

全部讨论

归母净利润这个归母公司到底是指谁?

06-16 23:10

净利润率20%?????

06-17 16:06

科普财务知识的好文但这里有个问题,江淮的傲界还处于偏早期阶段,北汽未来一段时间说不定会有S9大定超预期催化一下情绪,按照A股的尿性,会不会短期北汽博弈机会更强一些?

已知:
一、基本面:1、2024年赛力斯卖出40万台x40万=1600亿x7%=102亿(某想9%,问界用料扎实取7%)。m9占比20万台。2024年合理估值2000——3000亿市值。
二、消息面:1、7月15日中报。(突破110元)
2、8月推出华w智驾3.0,领先友商智驾整整一代。m9,人传人现象数量加速销量。
三、技术面:等10日线拉升。

06-17 14:00

享界 智界的商标是车企的 问界 傲界的商标是华为的 如果傲界不用,用超凡,那更是华为的,这就是配合度。当然现在还不能定论,万一后面傲界商标给了江淮呢,虽然这可能性不大。那么其实选择方法就是,塞力斯或者江淮,北汽没必要去碰啊,北汽狂拉一波,江淮一定补涨,这还有什么必要非要去跟北汽管理层死磕?

06-17 09:14

百万豪车年销5万台????!!!

06-16 23:32

财会专家 30万不含税车价,13%增值税是3.9万,笔误了吧

看来之后国产电车还是有机会的,智能化今年可能迎来大规模商用元年

06-16 23:40

分析得很好,学习了。不过北汽蓝谷不确定性很大,还是赛力斯让人放心。

非全资子公司是指谁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