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7回复:188喜欢:26
一个高赞论点:中国过去房地产占用了太多的社会生产资料,只要把房地产弄死,这些生产资料自然会被匹配到被“卡脖子”的高科技领域。
荒谬且扯淡。
生产资料从来都不是一块尺寸恒定不变的蛋糕,甲切走了 60%,乙就只有 40%。一个事物能否成为生产资料是动态变化的。
比如一块土地,在某些状态下可能是价值连城的生产资料,在其他状态下则是无人问津的荒地。
中国过去几十年,随着生产效率提升,人民收入上涨创造了持续增长的住房需求,推动住房用地持续上涨。
政府通过一级土地开发获得更多的收入,并通过城投等将收入资本化,去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才有了更好的工业用地、更好的教育资源等,也才有能力对企业减税、给高新企业补贴。
更多的企业带来更多的人口流入,创造更大的城市化需求。这是一个正反馈。
当然任何反馈都有被打碎的一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当地方政府收入锐减甚至面临债务困境,企业还能获得补贴和扶持吗?基础设施还能更新吗?城市福利还能持续吗?人才还愿意来吗?资金还愿意投吗?那些土地还能称为生产资料吗?
毕竟大家都不傻。

精彩讨论

jiancai2023-11-10 11:05

土地财政是个很好的模式,好模式也有不好的一天,必须坦然面对,该还债的时候,就认真还债,郭树清我觉得是个伟大的官员,第一次以这种身份,用老百姓的语言,公开喊话,不要赌房价会一直涨,不要买高利息理财,这都听不懂,还有巨大风险敞口的企业和主体,就啥也别说了。
觉得郭树清按了暂停键的,基本都是XX

BreezeLi2023-11-10 11:02

真正大幅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的不是房地产

标普500是最终归宿2023-11-10 11:10

土地财政短期有好处,但不是好模式,这个模式是长期有巨大危害的

jiancai2023-11-10 12:16

放弃有个上帝的幻想,每个主体应该化解自己的问题,我觉得郭树清伟大,就是用老百姓的话来沟通,而不是给你制造幻觉,每个地产商都幻想还会来一波,那就是都躺平,等上帝来呗。

全部讨论

2023-11-10 19:19

土地财政并不会产生新财富,而不过进行了一轮财富分配,某些人已经习惯于这样不劳而获发大财的分配方式。并不是某些人不想继续这种掠夺性分配,而是这种方式已经加杠杆走到了尽头,不管大家愿不愿意,现在处于痛苦的还债阶段。

2023-11-10 15:31

土地财政本来是过程,现在都搞成目标了。产业-税收和人口-地产是财政的两条主线,产业好人口多收入高,基建搞多少都叫有效投资,既改善投资环境也提升生活品质。可很多地方只会卖地搞基建,产业没起来人口也没进来,也别说基建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了,就那基建本身就是个错。

2023-11-10 11:19

要剥夺生产资料,需要有新的生产力可以接纳。
从目前看,房地产不好,其它也不好。汽车都算好的了,还是差房地产太远。
回头来看,大体量的资金。反而是房地产的效率最高

2023-11-10 14:19

不就说你是个房托,雪球也要删除???

2023-11-10 17:39

猜猜谁是吸血鬼

2023-11-10 21:56

羊毛出在羊身上,房地产在中国更多表现为一个收税工具,所以才那么畸形

2023-11-10 20:47

过去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是土地收入,高价把土地卖给开发商。开发商拿地盖楼房。银行给老百姓提供贷款买楼房,最后老百姓向银行借了钱付给开发商买了楼房,然后开发商再去拿地,这一个链条,其实是地方政府向老百姓征收了昂贵的土地税。在这个整个过程当中地方政府,开发商基本就没有提供生产资料,提供资本注入的是银行和居民,而且这个税收是以居民债务的形式创造出来的,在这个链条上。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银行都是受益者,购房者是受损方,
这个过程是不可持续的。土地是被行政垄断了的,通过层层传导最后加在居民头上,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高价格商品,必然会影响其他商品的需求,导致其他产业的资本量下降,不利于国内其他产业的发展,

2023-11-10 12:22

言之有理,无论哪一级政府,都需要财政支持才能有效施政。引导舆论,把一切都怪在地产上,其心可诛。

2023-11-10 11:58

你说的是过去,别人说的是现在,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