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价出发再论股市前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3喜欢:0

中国和日本1990泡沫崩溃作类比?还真不是这样。

1.1990日本经济泡沫实则分为两个阶段,中国目前只处在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泡沫是出自1947年第一波婴儿潮“团块世代”+1950年军工需求爆发和美国大量投资进入共同带来的长时间经济增长,这波经济一直增长到了1974年。从1974年开始,日本经济切换到中速增长阶段,GDP由原来的年均增长9%以上,降到年均复合增速4.3%。1974-75年石油危机导致日本地价指数全国跌了4.4%,但那时日本住房套户比1.05,城市化率才70%多,后续房价快速反弹。

再看生育率,在1974年之后出生率已经开始下降,即持续的房价上涨开始反向抑制年轻人的生育倾向。

这一阶段和中国现状相似。根据统计,2020年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为1.09,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分别为0.97、1.08、1.12,城镇化率最新数据65%左右,2017年楼市涨价后生育率持续走低。

之后重点来了,第二阶段日美国对日本发起汇率战,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约定日元每年要保持5%的升值水平,不仅导致国际资本流入日本的楼市和股市,同时日本政府为了抵消对出口的影响,从1986到1987,一年之内央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贴现率从5%降到2.5%,直接导致1990年,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六大城市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在泡沫出现的1989年5月之后,央行又再次连续5次上调贴现率,到1990年8月贴现率已经调高到6%了,其后92年开证房产税,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导致房价一路往下,这才是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导致失去的三十年的最直接原因。

除此之外后面的新兴产业包括互联网、电动车、光伏,日本几乎都押错,日本经济再无强增长驱动力。即使半导体方面也并非因为被制裁,更多是自身策略选择的失误,坚持工匠精神不降成本导致份额大幅下滑,以及后续技术路线布局的失误。

2.中国房价已持续调整,没必要强力刺破泡沫

中国此轮房价已经经历2年多调整,和日本泡沫破灭前相差巨大。央行和住建部于2020年8月份制定颁布房地产三道红线,并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除去一线,部分二三线房价已经有不小幅度的回调。即使一线城市如上海,买错区位在过去5年间房价都是不涨的。历史看房价大跌往往伴随快速而持续的利率提升才会触发,而目前中国情况,看不到任何必要性使得房地产在短期硬着陆,这也是为什么某经济学家大肆鼓吹失落三十年要求强刺激的不当之处,强刺激反而导致后续泡沫不可避免的破裂。

3.不要用生育率、收入比,收益率去解释房价的合理位置

生育率:很多人都喜欢拿生育率说事情,不知道有没有对比过日本现在和此前的生育率,实际2022年又在往创新低的趋势走了。房市暴跌后并没有拉动日本生育率的回升,整体上这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因素,涉及到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反之,有此前车之鉴,政策制定者势必不会通过腰斩房价的方式来促进生育人口的回升。

收入比、收益率:也有很多计算,来表明中国整个的房价位置在全球处在较高水平,但这里面忽略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国情的不同。

中国可能是6个荷包供一个房子,请问收入基数如何算?

收益率这件事,美国50个最大城市的1553个区,有41%的地区租房者超过了房主,而中国国情并不相同。收益率并不是一切

最后,不动产上百万的投资,大部分人除了投资定存外,其他理财想拥有稳定正收益非常困难,房产不可否认仍是抵御通胀最好的选择。

4、中国和日本处在完全不同的产业周期上

中国在互联网、光伏和新能源,几大主要产业变革上都取得了非常领先的位置,即使美国通过贸易反制仍然没办法解决全球90%光伏组件产业链都由中国控制,未来此局面也难以更改,欧洲双反到最后抑制了自己的光伏发展也没搞出本地产业链。美国在中低端制造上吸引回流短期造成经济增长、工人工资升高、通胀粘性高,长期看存在产能闲置风险,毕竟成本和技术中国在锂电和光伏上拥有绝对领先。

同时美国半导体制裁到现在搞出一个华为5G Mate60,而美国三大芯片巨头都反对政治手段限制出口,因为这势必提升中国本土产业化进程。

中国在主要的制造产业上不仅没有落后,仍在持续追赶甚至领先。GDP增速的不同决定了房价走势的不同,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前提。

结论:中国房地产将去投资属性,房子迈入结构分化新时代,股市回到上市趋势

当所有人都对地产悲观的时候,是否市场已经计入了这一因素是值得考虑的。在整体需求无力增长的大背景下,房地产金融属性将无限弱化,本轮调整部分跌到位的低线城市下跌幅度并不多说明该去化已经开始了。

但同时受到政策托举、GDP增长等带动,预计核心地段房价仍维持相对强势,上海一手房库存去化周期只有8个月,整体房价的稳定是中国股市反转的前提条件。

$上证指数(SH000001)$

全部讨论

03-13 16:28

低线城市不是最近才开始调整 而是从17年调整至今 与这些城市不同 一线城市 强二线城市 17年房价走了一个峰 21年又走了一个峰 需要补跌

03-13 10:56

$恒生科技指数(HKHSTECH)$ $美团-W(03690)$ $英伟达(NVDA)$ 就是和大家不一样哈哈,投资的乐趣在于兑现自己的判断

04-26 13:33

“据券商中国,外资巨头突然罕见唱多中国房地产市场,引发关注。瑞银大中华区房地产研究主管分析师John LamJ在最新的采访中表示:“在三年的看跌之后,由于政府的援助,我们第一次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变得更加乐观。”他预计,国内住房需求和供应将在明年某个时候恢复到历史平均水平,中国大型地产开发商们的股票可能会出现反弹。值得一提的是,John Lam曾在2021年初罕见地对中国恒大集团给出了“卖出”评级,并将目标价从14.5港元下调至6港元,是唯一一位给予恒大卖出评级的分析师,震惊市场。站在当前,John Lam认为,在经历了调整之后,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准备缓慢复苏。”
还能说什么呢...最早3月这篇关于地产的文章,还有后续的几篇长文,港股美股高低切,恒生这两个多月来的上涨逻辑完完全全的都提前讲透了。认同买入现在收益50%以上了。最关键的是现在才刚有共识,主升还没来...逻辑的兑现带来收益是最好的事情
$美团-W(03690)$ $贵州茅台(SH600519)$ $中际旭创(SZ3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