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段多元化的投资模式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6回复:32喜欢:4

2020年到2022年是我投资生涯中严重挫折的一段时间,主要原因在于对于城投控股经营方略出现误判,以至于经不住多方压力而部分换仓中国平安,再次出错,不但完整错失前一段牛市行情,同时遭遇市值连续严重回撤,从前期多年平均30%以上复合增长,到一年内腰斩;投资者排名,从2019年最前列的1%,到2021年最末尾的1%。

无数次反思这次投资的超级失误,希望能够总结出这次错误的原因,以优化投资模式,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今天起进行一些书面的梳理,记录一下思考的内容,及因此而进行的调整。

一、对于投资思路、模式、方法的反思

(一)市场机会与管理机制

投资者看到的机会,并不代表管理层看到;管理层看到的机会,并不代表企业能抓住机会。

城投控股在混改之后,手握一幅好牌,资产优质,暗藏利润,负债率低,人员精简,股价却在实际净资产对折不到交易。2020年资本市场迎来机遇,2021年租赁房市场迎来重大机遇,而城投控股正是有“天时地利人和”去拥抱这些机会的。我在2020年上半年开始,不断通过股东大会、邮件等给城投控股提建议:2020年5月股东大会,我强烈建议公司抓住资本市场机遇,2021年初我强烈建议公司将重心转向租赁房,为此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章发给公司:《如全面进军租赁房,城投控股将是10倍股》。这个周末,央行、银保监会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租赁房企业迎来无比优越的政策环境,以租赁房为主体的企业将获得重大发展机遇。而城投控股正是在前面两年有机会实现这种倾斜而成为以租赁房为主体的企业的。回顾过程,不仅感慨万千,历史不能假设,如果公司这几年采纳我的建议,现在可能是市场上唯一一个优质的、成规模的、以租赁房为主体的上市公司,公司前期开发租赁房而投入的资金,一次性以低利率的长期经营贷替换,回收的资金又可以“错峰发展”,布局下一轮重大机遇(比如随促进改善性地产消费政策的不断出台,地产链相关公司将极大受益,装修、家居、中介等几个行业将一改前几年的萎靡状态,相关公司股价定会有所表现,比如金螳螂、慕斯股份、曲美家居我爱我家等,特别是这次金融支持租赁市场发展意见的出台,相当震撼,可以想见,前几年积累的装修需求将会集中爆发,前几年陷入困境的装修家居类股票必然反转。而房地产公司本身,由于被房住不炒的政策压制,也就是续命而已,业绩上并没有什么希望。其他还有很多行业处于估值的历史低位,存在重大的市场机遇)。如此,城投控股股价何至于像现在这样不堪。

但因为缺少管理机制的东风,城投控股一头扎进一条最没有出路的房地产开发之路,房地产开发占公司的比重已经上升到8成以上,三驾马车名存实亡,以至于业绩受到严重拖累,利润增长率没有达到预期。更要命的是估值模式,难于想象市场给业绩预期连续三年增长的公司如此低的估值,唯一的结论是市场因此对城投控股的定位是毁灭财富型,即按城投控股目前的管理经营模式,其净资产将不断被消耗,除开内部人获益(通过工资、奖金、福利),不可能有什么合理的股东回报。

所以说,市场机遇在那边,投资者看到了,并不代表管理层看到;就算管理层也看到了,但由于国有企业的机制,也少有管理层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而果断地去抓住机遇,甚至管理层虽然愿意去抓住机遇,但国有企业机制并不一定能让管理层的意愿落地。

城投控股在过往抓住过几次机遇,现在回过头看,更多可能是时代和特定管理者的贡献,并非机制性的传承。今后城投控股保守、谨慎的经营理念估计可以维持,所以它依然能给投资者相对安全的投资选择,但是否可能迎来突破性发展,就无法预期了,或许它还有希望,但一切交给运气。

这里我并不认为国有机制的公司就不能投资,而是认为在投资的时候,需要时时将国有机制作为一个衡量的因素,以此来决定合适的价位、合适的介入时机和持有时间。就城投控股目前的资产情况、管理机制和市场环境,结合股价,我还是认为具有阶段性持有价值,所以,目前城投控股还是属于我重要的持仓品种。

============================================================

2023年2月27日18:33分补充

(二)公司做了什么,它就是什么

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长者的时候,问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用的是一个美国谚语:如果一只动物长得像鸭子,叫声像鸭子,走路像鸭子,那么它就是鸭子。

城投控股历年财报都是三驾马车(投资、租赁、开发)的格局,这几年业绩基本都是投资端贡献,所以,我一直不认为城投控股应归类到房地产股票。但是,当城投控股将重金砸向露香园二期时,就应该接受城投控股就是一家纯正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我在之前发帖说,不认为城投控股是纯正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果城投控股参与高价抢地,我立即认输出局。但公司拿下露香园二期时,我又觉得毕竟是底价中标,算捡了便宜,不算高价抢地,而且有头有尾开发露香园毕竟也是国企的政治任务,并不代表公司会再去抢地,所以我持“拿了也好”的心态,继续持仓等待。直到后面公司不断在开发端拿地,不见租赁房用地(公司2020年年报,表示要抓住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租赁房,但我一直担心公司在租赁房拿地上发力不足。事实上,这2年多来城投控股竟然真的一幅租赁房用地也没拿,之前我交流中只是以怀疑的方式说过不要一幅也不拿),我才被动减持,以致在错失市场机会后强行转向,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回过头看,在城投控股2020年下半年接手大股东城虹万岸股权时就应该警觉,而在中标露香园二期时就应该完全定性了:它持续在房地产开发端发力,它就是纯正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如果不是鸭子,完全可以多拉几家一起参与投标的)。鸭子的说明书或许说不是鸭子,但我们应该认定它就是鸭子。城投控股向房地产开发端发力,我以前已经多次行文分析过了,死路一条!我现在之所以在定性鸭子之后,还持仓城投控股,是因为市场上还存在看好城投控股开发端的力量,这个力量对上目前的股价,应该还存在交易性机会。当然,理论上还是存在变化的可能,但是,这个预期只能作为一张期权看待,或作为提供交易性机会看待,不能作为长期持仓的依据(后续还会进一步谈继续持仓城投控股的原因)。只有等鸭子跨出鹅的脚步,到时再说它是只鹅。

所以,一个公司,它做了什么,它就是什么,比如万科A,一向以财务状况优越标榜,但现在低于净资产增发,既然如此,在投资选择上,没有必要犹豫,它就是只鸭子。

投资城投控股,我特别耿耿于怀的一点是,这是一个近乎荒诞的投资,一个极端不看好房地产开发的投资者,竟然满仓投资了一家纯正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最后也用巨大的损失证实了这种不看好是多么的正确。更为荒诞的是,为修正错误而移仓的中国平安据说也是因为投资房地产公司而跌下来的。

往事不堪回首!

它看起来是鸭子,它就是鸭子!

============================================================

2023年3月1日21:38补充

(三)烂苹果效应

基于城投控股三驾马车的业务结构,我一直有这个观点,城投控股投资端和租赁端都不止值5元钱,房地产开发算是白送的。所以,城投控股房地产开发能力差又能怎么样,已经白送给你了。所以,我以5元多的价格买到一个投资潜力丰富、租赁房产优质的公司是多么难得!

但是,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讲到了这样一个心理实验:水果篮中,再加送一些品质较差的水果,结果整个水果篮都卖不掉了,人们对此只接受比单个水果篮更低的价格。

为什么会这样?或许在人们的预期中,因为夹杂了品质差的水果,整个水果篮的品质就下降了。好的东西从来不会靠搭送东西卖,或者差东西会让好东西变差。

市场中好多企业有这个现象,估值很低,测算一下手头的优质资产,就似乎已经高于现价,其他一堆资产白送,但股价就是萎靡不振。当这种现象经常出现时,有时可能确实是投资机遇,但有时也可能是烂苹果效应。像城投控股的房地产开发,应该就是烂苹果效应。因为其不但自己会烂掉,也会导致一篮子水果烂掉。事实确实如此,城投控股这两年多来,不断在开发端发力,烂苹果已经挤占一篮筐了。

所以,不能只看白送了多少资产,还要看这个资产是不是烂苹果,以及公司怎么对待这个烂苹果,然后才能谈是否白送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一个行业看好时,公司沾点这个行业的业务,股价就会上涨,所以,公司要蹭概念;当一个行业看衰时,公司沾点这个行业的业务就会下跌,比如这轮房地产下跌,很多房地产业务量不大的公司股价也很惨。所以,公司带有烂苹果的,就算白送,也尽量不要去考虑,从交易来讲,它可能助跌,从公司经营来讲,它确实可能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控股类的企业,估值都不高,是否就因为这种烂苹果效应?因为既然控股,就难免会控有烂苹果。

===========================================================

2023年3月5日23:57补充

(四)公司业绩反转敌不过行业反转

城投控股2020年第一次股东大会,董事会报告表示,确保其后3年业绩显著增长。因为城投控股具有多年资产增值的积累,所以,只要将利润逐步释放出来,确保3年业绩连续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按以前对A股市场的观察,如果一家公司业绩反转,不管市场行情如何,股价表现总体还是可以的。而且,2020年中期之后,虽然房地产行业明显摇摇欲坠,上市房企遍地是雷,但城投控股由于资产优质和负债率低的原因,实际是受益于这种局面的。但是遗憾的是,城投控股股价下跌的程度一点也不输给亏损房企,这真的是一种令人非常纳闷的下跌:明明公司资产没有问题,明明公司可以乘机收割别人,明明业绩将会持续增长,但股价就是跟随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跌(更令人绝望的是,因为城投控股房地产开放能力低下,轮到房地产板块反弹的时候,其涨幅也多半会落后板块)。

证券市场一直有“好公司不如好行业”的说法,当行业不好的时候,很难在这个行业获得投资机会。而所谓剩下来通吃的说法,也并不能让其中产生多少投资机会,比如市场原来预期万科A会是剩下通吃的那一家,但实际万科A前两年股价还不如城投控股。行业天花板已现,吃再多也是存量博弈。而且就算剩者能为王,人们投资的时候,也要确定剩者之后才会大胆投资,而在行业衰退还没有着陆的时候,是不可能让投资者对可能的剩者有多少热情的。

当一个行业向好的时候,业绩转亏的公司股价也会大幅飙升,比如因CHATGPT而被市场选为龙头的汉王科技。当人们预期一个行业向好的时候,会预期其中所有的企业都会向好。反过来,当人们预期行业向坏的时候,其中所有的企业都会被抛弃,如有企业所谓的业绩增长不过也成为资金出逃的机会而已。

所以,在挖掘业绩反转的股票时,一定不能选择看淡行业中的,最好选择既符合国家政策,也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行业。以前我选股票时,会满市场地翻看,这是一种基于个股的挖掘。合理的路径应该从上到下,即先选定行业,再从中挖掘业绩反转的股票,这样胜率会高很多。

(待续,相关内容通过接续的方式完成,后续思考内容通过主贴修改和跟帖同时更新。)

$城投控股(SH600649)$ 

全部讨论

2023-02-26 20:08

我全都卖了

2023-03-03 21:56

等我券商走了,我也打算分散投资了,单调太要命了,虽然钱不多,跟大佬比还是差很多的。

2023-02-27 07:31

过于悲观了,但是分散投资是对的

2023-07-31 12:07

城投控股开始启动,会惊掉所有人

2023-07-23 20:59

大神你可以回复我,城投控股可以解套么,我成本8块多

2023-07-09 00:09

一声叹息

2023-03-06 18:30

我也是低估值公司的投资者。我们这类人比较看重公司的资产,这样造成我们对轻资产的科技类公司不看重,主要是分析不出来它们能否创造出高附加值产品。城投控股,A股还有很多类似的公司,股价都被远远低估,行情总会到来。我坚信。

2023-03-06 00:15

(四)公司业绩反转敌不过行业反转
城投控股2020年第一次股东大会,董事会报告表示,确保其后3年业绩显著增长。因为城投控股具有多年资产增值的积累,所以,只要将利润逐步释放出来,确保3年业绩连续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按以前对A股市场的观察,如果一家公司业绩反转,不管市场行情如何,股价表现总体还是可以的。而且,2020年中期之后,虽然房地产行业明显摇摇欲坠,上市房企遍地是雷,但城投控股由于资产优质和负债率低的原因,实际是受益于这种局面的。但是遗憾的是,城投控股股价下跌的程度一点也不输给亏损房企,这真的是一种令人非常纳闷的下跌:明明公司资产没有问题,明明公司可以乘机收割别人,明明业绩将会持续增长,但股价就是跟随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跌(更令人绝望的是,因为城投控股房地产开放能力低下,轮到房地产板块反弹的时候,其涨幅也多半会落后板块)。
证券市场一直有“好公司不如好行业”的说法,当行业不好的时候,很难在这个行业获得投资机会。而所谓剩下来通吃的说法,也并不能让其中产生多少投资机会,比如市场原来预期万科A会是剩下通吃的那一家,但实际万科A前两年股价还不如城投控股。行业天花板已现,吃再多也是存量博弈。而且就算剩者能为王,人们投资的时候,也要确定剩者之后才会大胆投资,而在行业衰退还没有着陆的时候,是不可能让投资者对可能的剩者有多少热情的。
当一个行业向好的时候,业绩转亏的公司股价也会大幅飙升,比如因CHATGPT而被市场选为龙头的汉王科技。当人们预期一个行业向好的时候,会预期其中所有的企业都会向好。反过来,当人们预期行业向坏的时候,其中所有的企业都会被抛弃,如有企业所谓的业绩增长不过也成为资金出逃的机会而已。

所以,在挖掘业绩反转的股票时,一定不能选择看淡行业中的,最好选择既符合国家政策,也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行业。以前我选股票时,会满市场地翻看,这是一种基于个股的挖掘。合理的路径应该从上到下,即先选定行业,再从中挖掘业绩反转的股票,这样胜率会高很多。
$城投控股(SH600649)$

2023-03-03 08:11

2020到2022,是房地产发展的低谷期,所以城投股价连续调整是很正常的。比起其他房地产,城投属于抗跌的。城投作为国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担当,属于冰冷期拿地迫不得已,但属于低价拿地,高端开发。房地产在未来几年仍然会是中国经济的助推器,上海更是前沿。所以没有必要悲伤,冬天已然过去,剩下的就是春天到秋天。

2023-03-01 21:49

(三)烂苹果效应
基于城投控股三驾马车的业务结构,我一直有这个观点,城投控股投资端和租赁端都不止值5元钱,房地产开发算是白送的。所以,城投控股房地产开发能力差又能怎么样,已经白送给你了。所以,我以5元多的价格买到一个投资潜力丰富、租赁房产优质的公司是多么难得!
但是,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讲到了这样一个心理实验:水果篮中,再加送一些品质较差的水果,结果整个水果篮都卖不掉了,人们对此只接受比单个水果篮更低的价格。
为什么会这样?或许在人们的预期中,因为夹杂了品质差的水果,整个水果篮的品质就下降了。好的东西从来不会靠搭送东西卖,或者差东西会让好东西变差。
市场中好多企业有这个现象,估值很低,测算一下手头的优质资产,就似乎已经高于现价,其他一堆资产白送,但股价就是萎靡不振。当这种现象经常出现时,有时可能确实是投资机遇,但有时也可能是烂苹果效应。像城投控股的房地产开发,应该就是烂苹果效应。因为其不但自己会烂掉,也会导致一篮子水果烂掉。事实确实如此,城投控股这两年多来,不断在开发端发力,烂苹果已经挤占一篮筐了。
所以,不能只看白送了多少资产,还要看这个资产是不是烂苹果,以及公司怎么对待这个烂苹果,然后才能谈是否白送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一个行业看好时,公司沾点这个行业的业务,股价就会上涨,所以,公司要蹭概念;当一个行业看衰时,公司沾点这个行业的业务就会下跌,比如这轮房地产下跌,很多房地产业务量不大的公司股价也很惨。所以,公司带有烂苹果的,就算白送,也尽量不要去考虑,从交易来讲,它可能助跌,从公司经营来讲,它确实可能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控股类的企业,估值都不高,是否就因为这种烂苹果效应?因为既然控股,就难免会控有烂苹果。
$城投控股(SH60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