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回复@朱贰哥: 哈哈,谢谢貳哥回复
我同意貳哥写的总体15-20%增速。文中可能没写清楚,增速我也是分部考虑的。
血压计血糖仪我觉得可能很快归于轮椅体温计一类,因为是红海市场,所以只有低增长。这部分靠品牌10%增长,最多给30倍估值。
呼吸供氧体系和医用领域因为门槛相对较高,且有先发优势,加上疫情背书,有机会20%增速,这部分估值有弹性,能到50倍,我们现在就是要赚这部分的预期差。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思考的过程也理清了鱼跃和三诺的对比逻辑,我还是觉得三诺靠血糖仪不足以支撑现在的市值,等着市场其他逻辑兑现。//@朱贰哥:回复@亲戚333:如果你觉着未来鱼跃医疗业绩每年增长只能到10%的话,现在的估值是没必要持有的,这个10%的增长30倍估值可能都很吃力更别提50倍了。
家用医疗器械为什么过去几年增长不是那么理想,因为其产品特点和产品线规模决定的,25%-35%快速增长的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呼吸机等产品体量很小,而体量最大的产品制氧机只有10%-15%的增长,另外体量比较大的水银血压计温度计还有低毛利的轮椅等传统产品他们增长很低甚至是下降的,拉低了鱼跃的平均增速。随着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呼吸机等高增长产品体量的不断扩大,制氧机去库存的结束等,家用医疗器械这块保持15%以上的增长确定性是很大的。医用临床领域20%左右吧。
再加上未来的外延式并购,整体收入和利润保持20%左右的增长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估值的话我觉着30-50倍区间都是相对合理的,现在360亿的鱼跃我觉着估值也是合理的。考虑到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处于风口,整体行业板块的估值溢价以及鱼跃二季度业绩的良好预期,短期我更倾向于还有上升的空间,二季报前冲击前期高点40多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这波真是牛市的话,鱼跃创历史新高也不是没有可能,后边这些更多的还是估值提升的钱,有很大不确定性。
引用:
2020-07-05 21:47
在鱼跃这里潜伏3年有余了,经历了18年底部20倍估值的至暗时刻,也目睹了董事长小操作的被人诟病。之所以坚守鱼跃,一方面是因为用过鱼跃的产品,各类电商数据也很清楚,所以基本盘上信得过鱼跃的品牌;另一方面在医院工作,知道家用医疗产品的空间巨大。基本盘在这里,能看得懂,才敢投资,我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