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医疗分部估值浅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10回复:28喜欢:15

        在鱼跃这里潜伏3年有余了,经历了18年底部20倍估值的至暗时刻,也目睹了董事长小操作的被人诟病。之所以坚守鱼跃,一方面是因为用过鱼跃的产品,各类电商数据也很清楚,所以基本盘上信得过鱼跃的品牌;另一方面在医院工作,知道家用医疗产品的空间巨大。基本盘在这里,能看得懂,才敢投资,我想这也是鱼跃有这个多股东的原因之一,毕竟小散户的其他信息劣势很明显。

        今年新冠疫情把鱼跃推到了风头浪尖,颇有点紫金大神像梁大师请教的“消息面拉伸”那个问题。当然鱼跃会有确切的业绩兑现,20年的预期业绩 @朱贰哥  做了很多推演,很多球友也觉得鱼跃的业绩基本是明牌(大概在12亿左右),但市场就是不肯给高估值。其实我也挺有困惑:又有业绩,又有赛道,又在风口,不涨没道理。今天有一些别的思考,和各位分享讨论一下。

        我理解的鱼跃估值近年有这么个演进过程:15年大牛市因为互联网医疗的概念炒到100倍,牛市过去16年大概回落在50倍左右(我也是在这个时候建仓),在医疗器械中并不算贵,当时对比乐普医疗也是50倍左右,此后乐普虽然也起起伏伏,但最终医疗大风口上又回到了50倍估值。而鱼跃的估值走势从16年逐渐走低,50—40—30,最终在2018年负面消息缠身的时候差不多到了20倍的估值底部。

        一开始我觉得是鱼跃的高速增长期已过,市场给的估值逐渐降低。如果鱼跃能重拾增长,市场还有没有机会给出50倍的估值?毕竟现在的医药风口上,50倍只能算是个起跑线。那么鱼跃到底能不能重拾稳定增长,以及用何种方式增长?

        先讨论一个前提:这次疫情对鱼跃品牌以及产品的带动效应不会是一次性的效果,这方面很多球友也做了分析,比如产品的知名度,政府的支持,医院市场的开拓等, @朱贰哥  好像也有专门分析,我都是认同的。所以虽然今年业绩是爆发性的,但后面数年的业绩应该是有基本保障。

       预计今年增长60%到12亿,此后每年增长10%,2024年到18亿左右。这个我觉得大部分人是认可的,这种情况下市场给30倍估值的逻辑是否可靠?

        如果我们换一种业绩预测方式,比如把今年的业绩平滑一下,今年的60%不要了,从现在到后面5年,每年都增长20%,2024年也是到18亿左右,这种情况下市场会给50倍估值吗?

       其实就是探讨一下,在鱼跃业绩大致符合预期的情况下,有没有估值提升的机会?如果真的一直30倍估值,我想大部分人会因为5年50%的受益离开鱼跃。

       这个要从鱼跃的三条主要产品线和分别的对标公司说起。

        首先,家用医疗部分,主要是血压计、血糖仪、听诊器、雾化器等品类,拿它跟欧姆龙对标没有问题吧。我查了一下欧姆龙的财报,2018年收入859.5 billion日元,净利润54.3 billion日元,对应市值差不多是900亿人民币,估值差不多就是30倍。当然,欧姆龙有很多其他业务,只要是电子和自动化方面,医疗占比大概在(115/859)12%,每年增长大概7%。我想电子和自动化方面的估值也不能比医疗更低了吧,所以欧姆龙医疗业务我觉得市场给的估值也就是30倍(利润增速7%),这和鱼跃的很接近啊!市场是有效的吧?

         那么鱼跃的家庭医疗部分是不是也可以这么估值,毕竟这部分市场竞争最激烈,从电商品台上也能看到可孚、海尔以及一大堆不知名的公司在争夺。(这里先不讨论三诺最近的爆发,如果不是炒作,我觉得可能是因为POCT的逻辑,而不是家用血糖仪的价值发现)。这个领域未来几年看得见的增速大概也就10%左右,根据19年财报,估值大概86亿。

          第二部分,医用临床,我理解的应该就是中优和上械这些的贡献。今年最大的看点肯定是中优,这部分利润在今年翻倍的基础上此后每年保持个20%的增长应该问题不大吧。根据中优这个资产的可持续性以及分拆预期,同时参考A股其他医用消耗品公司估值(口罩,手套),消毒液的护城河还是略深一点的,有没有机会给50倍估值?如果有,那么根据20年预计翻倍的利润,大概是192亿。

        第三部分,也是重头戏,医用呼吸与供氧,就是今年出尽风头的呼吸机、制氧机这些。我想这不仅是业绩的弹性所在,也是估值的弹性所在吧!对标公司应该是美股的瑞思迈飞利浦,飞利浦的业务太复杂了,瑞思迈作为医用呼吸的标杆公司,目前仍然在不断新高,目前估值50倍(利润年化增长也就在10-20%之间)。

        鱼跃的品牌力肯定不如瑞思迈,但中国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数量巨大,鱼跃作为中国的领头羊,有充分的进口替代空间。这部分有没有机会给40-50倍估值?如果有,那么根据20年预计翻倍的利润,大概是154-192亿。

        三个部分合计,86+192+154/192=432~468亿。如果市场认可这个逻辑,那么现阶段大盘明显复苏的情况下鱼跃的估值修复可能会给出20-30%的涨幅。如果市场恢复平静,那鱼跃30倍的估值我觉得也大概率可以维持。至于5年后,如果一切顺利,三部分的增长趋势符合我拍脑袋想出来的情况,那么三部分市值分别为139+398+319/398=856~935亿。居然也符合呼声很高的千亿市值。

        以上均为个人思考,上涨空间可能受屁股影响,过于乐观。但还是不忘开篇说过的,鱼跃基本盘在这里,能看懂,散户才敢投资。请各位批评指正。 @朱贰哥   @铁馬冰河   @千亿鱼跃   @西风嗖嗖   @有米有田   @只取一瓢饮_林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如果你觉着未来鱼跃医疗业绩每年增长只能到10%的话,现在的估值是没必要持有的,这个10%的增长30倍估值可能都很吃力更别提50倍了。
家用医疗器械为什么过去几年增长不是那么理想,因为其产品特点和产品线规模决定的,25%-35%快速增长的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呼吸机等产品体量很小,而体量最大的产品制氧机只有10%-15%的增长,另外体量比较大的水银血压计温度计还有低毛利的轮椅等传统产品他们增长很低甚至是下降的,拉低了鱼跃的平均增速。随着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呼吸机等高增长产品体量的不断扩大,制氧机去库存的结束等,家用医疗器械这块保持15%以上的增长确定性是很大的。医用临床领域20%左右吧。
再加上未来的外延式并购,整体收入和利润保持20%左右的增长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估值的话我觉着30-50倍区间都是相对合理的,现在360亿的鱼跃我觉着估值也是合理的。考虑到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处于风口,整体行业板块的估值溢价以及鱼跃二季度业绩的良好预期,短期我更倾向于还有上升的空间,二季报前冲击前期高点40多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这波真是牛市的话,鱼跃创历史新高也不是没有可能,后边这些更多的还是估值提升的钱,有很大不确定性。

2020-07-05 22:11

我之前觉得鱼跃的家用医疗是好赛道,但无论业绩还是市场估值好像都证伪了,这个领域竞争太充分了。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呼吸机和中优利康算不算好赛道?

2020-07-21 22:34

我觉得鱼跃医疗更像是小家电企业,不是医疗企业。

2020-07-21 23:03

互联网医疗今年还有戏吗

2020-07-21 22:33

按你的分析,国外那些更优秀的企业都只有10%的增速,凭什么鱼跃医疗就能达到20%。

2020-07-13 10:21

关于呼吸机部分对标$瑞思迈(RMD)$ , 实际上瑞思迈在16年左右还是20多倍的PE,只是今年来大力强调SAAS模式,强调数字医疗概念,因此估值才逐年升高到目前这个状态。如果RMD还只是单纯的以销售医疗器械比如呼吸机等为主,我相信正常的估值应该还是20倍左右。

2020-07-06 17:47

股票还是看想象力,不是看过去或者已有的业绩,疫情打开的市场,兼并购,战略合作,国产替代等等

2020-07-06 14:16

$鱼跃医疗(SZ002223)$
目前估值合理,下半年空间有限。

2020-07-06 08:00

不错!

2020-07-05 23:18

辛苦了,反正底仓拿着,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