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巴菲特的“20个打孔位”规则的领悟

发布于: 雪球转发:10回复:15喜欢:21

上周我花了些时间回顾我在雪球大概同步记录的组合,在2015年下半年~~2016年底操作过很多股,过半是投机、热点或捡便宜选的平庸公司,选股随意,买卖随意,跟对照的指数相比毫无优势,而2017年初开始重仓三马组合开始大幅跑赢指数。

然后记起了以前看到过的巴菲特的“20个打孔位”规则

当巴菲特在商学院演讲时,他说:“我可以给你一张只有20个打孔位的卡片,这样你就可以在上面打20个孔——代表你一生中能做的所有的投资。一旦你在这张卡片上打满了20个孔,你就不能再进行任何投资了。”他继续说,“在这些规则下,你会认真思考你所做的事情,你会被迫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所以你会做得更好。

当你被迫将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更少的任务上时,你将会更加深思熟虑,将会看得更远更深更广后再做出决定,成功的几率就会提高。

同时,最近我对长短线的理解也更加具体,如果你对一家公司非常熟悉,你的投资水平又非常高,那:

你对明天该股的涨跌,预测准确性只有51%,

你对一年该股的涨跌,预测准确性只有80%,

你对五年该股的涨跌,预测准确性可能有99%!

所以,我也小结一下我一生投资中打的孔:

孔1::2011年底~2014年,满仓金山软件,在市值接近净资产时候,跟随雷军押注能力圈内的较优秀公司从软件转型移动互联网,近5倍收益;

孔2:2015年初~2015年下半年,满仓加杠杆恒大地产,看中0.5PB和3PE低估值同时拥有全国最多最便宜优质土地储备,看对了几倍空间,却在调控周期内没抗住波动,亏损40%出局,然后,2017年中国恒大大涨超5倍;

后来,2015年下半年~2016年底,瞎折腾一年半,没跑赢指数。

孔3:2017年重仓三马组合(阿里、腾讯、中国平安),估值合理时押注伟大公司,三只各涨1倍,当年总收益60%;

孔4:2018年~,重仓中国平安,押注中国保险行业还有5、6倍空间,中国平安将凭据领先布局的个险销售团队、科技与效率、综合金融、生态等,成为越来越耀眼的第一名,从目前低估的1万亿市值、1倍内含价值、5倍PEV、10倍PE和超20%的业绩增速,更明显地进入利润和分红释放期,激发一年可计量恢复合理估值水平的2万亿市值,三年可预期成长为3万亿,十年可展望成长为6万亿市值/1万亿美金的中国TOP3企业。

孔5:2018年~约2020年,重仓大湾区地产股,在今年高压调控周期内,在约1倍PB、3~5倍PE、2~4倍NAV/市值的低估水平下,重仓全国乃至全球最有活力和潜力的港珠澳大湾区的地产股,一年可计量扛过这个调控周期后走出极度悲观,获得1倍收益,三年可预期随着已锁定的利润持续大增后恢复合理估值,迎来戴维斯双击的3倍收益,十年后全国结束快速城市化,但港珠澳大湾区将继续人口流入,部分最优秀的地产公司还会继续成长,有的会转型为商业运营或文旅公司,但增速会放缓,十年可展望收益5、6倍。

。。。。。。

人生短暂,珍惜每分钟,聚焦于投资人生的20个孔,而不是频繁换股或随意买卖。

每打一个孔就要追求几倍的收益,而不是短线的几个点。

$中国平安(SH601318)$ 

$融创中国(01918)$$时代中国控股(01233)$、中国奥园、富力地产、雅居乐 。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8-09-24 14:50

20不够,200刚好

2018-09-23 21:43

同意,学习中

2018-09-23 20:56

你好像浪费了一个在复星吧?

2018-09-24 00:55



是该聚焦在优秀的公司上而非在平庸的看似便宜的公司上,这几年自己的领会也是如此。

捡烟蒂不是那么好捡的,首都机场,长安汽车都捡的伤痕累累。

2018-09-23 23:23

恒大亏损40%而没有等到爆发,和上杠杆有无关系?

2018-09-23 20:59

哈哈哈,孔太密集了

2018-10-07 22:25

很好的思考假设你只能有一次投资的机会,你怎么选择?聚焦!

2018-09-24 13:38

转发:巴菲特的“20个打孔位”规则的领悟

2018-09-24 09:40

爆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