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伟星新材年终投资者接待日会议记录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8回复:15喜欢:27

      公司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一座沿海的县级城市,周围被各种丘陵所包围,火车站到市区的路上有大量的稻田,市中心房价要一万四千多,超过不少地区的省会城市。

临海市中心的湖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金红阳先生、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谭梅女士、财务总监陈安门先生。

(一)首先是董秘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其中亮点是塑管行业的七家上市公司包括:

$伟星新材(SZ002372)$ 总市值:151.73亿,市盈率:22.62

凌云股份(SH600480)主要做汽车零配件

中国联塑(HK02128) 航母级的塑管企业,主要是做工程类,在h股上市,总市值:207.24亿,市盈率:9.6565

沧州明珠(SZ002108) 主要是锂电池

纳川股份(SZ300198) 市值:77.16亿,市盈率288.34

顾地科技(SZ002694) 市值135.12亿,市盈率539.51

永高股份(SZ002641) 市值:74.13亿,市盈率28.58

      其中伟星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5.6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9.85%,在A股中属于估值最低,业绩最好的。


(二)董事长介绍经营情况

战略上:

零售为先,工程并举。即使进入新领域,中期战略依然是聚焦,首先聚焦塑料管道,在管道中聚焦PPR,在销售渠道方面上聚焦零售。


17Q1情况:

(1)一季度一般在全年占比会比较低一些;

(2)到3月10号为止,经营状态会延续16年的情况,甚至会稍微好一点;


PE类的产品:

目前主要是以市政为主

(1)市政给水:自来水公司;

(2)燃气:16年销售情况不到一个亿;

(3)石油领域:

市政项目风险比较大,风险和收益不符合伟星的经营理念,由于担心政策延续性的问题目前不参与PPP。PE这块公司后面重点会加大油田领域的投入,国内高性能复合管主要是进口,有8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现在做油田管道的企业都不大,都是石油系统内部的金属管道企业,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另外一方面资金风险也不大,石油体系回款一般要三个月到六个月。油田系统之前不对外招标,最近改制力度比较大,希望公司能抓住这次机会。


PPR类产品:

(1)16年增速32%,对17年延续16年的水平是没问题的;



前置过滤器:

每户人家进户之前安装一台,拦截自来水里面的脏东西,例如铁锈、泥沙等。

(1)可以借用现有的销售渠道,来销售前置过滤器;

(2)目前行业内都是放KA里面卖产品,公司不仅仅是卖产品,而且是卖服务,比传统家电企业对接的更到位。市场潜力非常大,在德国找了一家公司负责生产,未来不准备在伟星工厂中进行生产,未来不排除会收购德国相关的公司,国内暂时不会用来生产。

净水器:

未来是否进军这个市场不一定,主要是没法直接利用现有的渠道。

防水:

      建筑防水行业发展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6年我国主要建筑防水材料的总产量达189,780万平方米,已超过1500多亿元的市场规模,市场容量巨大;其中,防水涂料产量达51,589万平方米,占建筑防水材料总产量的27%,占比最大,并且增速最快。

      我国建筑防水行业处于“大行业、小企业”的发展态势,生产企业多达5000多家,行业集中度低。除少部分企业整体水平较高外,大多数厂家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不高,低水平的落后产能多,而“高品质的防水产品和施工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特别是家装防水领域中,认可度较高的还是以国外品牌为主。

      防水材料这一块,公司是作为第二个主要产品来对待的,必须一炮而红。防水首先做零售,工程上目前不考虑。防水国内业内第一品牌是$东方雨虹(SZ002271)$ ,但东方雨虹主要是做工程类的,其家装零售方面根据调研有60-70%借助伟星的渠道、伟星的代理商进行,一户人家装修防水和管道业务量相等,有的甚至防水会超过管道,这对伟星的渠道是一种冲击。做防水实质上是跟在东方雨虹争夺代理商,核心代理商是不能够流失的。另外一方面,代理商也有呼声希望伟星做防水。15年下半年开始做市场调研,也委托咨询公司对行业进行调研。16年组建研发团队、定班子,由公司副总出任防水公司董事长,聚集国内外有经验的高工开始产品研发。相关战略规划制定完成,基础工作在全面推进。防水未来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两万个零售点,跟东方雨虹的竞争首先是在伟星目前已有的渠道内部进行的,对经销商的忠诚度有信心。目前在个别代理商目前已经实现试探性的投放,17年夏天过去后的第二个忙季会全面进行投放。对防水品质要求跟管材一样,产品定位价格会比东方雨虹高,延续管道高品质路线,为销售额而上产品不是伟星的风格。防水领域的竞争没有管材大,国内目前竞争对手除东方雨虹都没有太大的,主要竞争对手实际上是汉高等国外的品牌。防水材料两头设计研发、销售渠道在伟星,生产会找其他公司代工,这个跟国际品牌汉高等做法类似,定价也会比东方雨虹高,跟国际品牌类似。对代工产品的品质会严格考核,为防止核心技术外流,核心的防水包会自己生产,一顿防水材料里面大概一百斤防水包。对防水的目标在17年没有设定,18年肯定会确定考核目标。防水市场规模目前有1500亿,防水涂料至少能占到三分之一。公司认为防水能做成的原因:

(1)购买行为有连续性;

(2)现有渠道代理商可复用;

(3)竞品无巨头;


全装修的影响:

     对后继发展做了全方综合位考量,心里还是比较有底的。伟星定位是高端品牌,全装修对高端品牌的需求实际是上升的。去年PPR全行业原材料60-70万吨,但是却产品100多万吨,估计其中大量的劣质产品。

(1)全装修政策和应对措施也在跟进。上海内环100%要求全装修,连临海这样四五线城市都要求今年新排除的土地全装修。2016年开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政府都下文要求进行全装修,公司判断全装修将会是大趋势。公司专门成立事业部,进行全面的摸底和调研,全装修的采购方式怎么样、定价策略怎么样、谁来装修,业务结构和流程进行了相当详细的调研和报告,目前在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应对方式。

(2)对零售来说,一部分是一次装修,另外一方面是二次装修的更新需求。全装修影响的是一次装修,二次装修包括二手房、小宾馆、小饭店。举例说上海市有2300万常住人口,外来人口有1500万,按照外来人口三分之一有房,则一共有2700万人口900万户。根据上海装饰协会数据,房子基本二十年会装修一次,每年都有四十万户二次装修,每户装修管材一千元预算,每年上海市的市场将是4.5亿,目前伟星在山海只有一个亿,而上海已经是伟星做得很不错的市场,说明二次装修市场还是非常大的。外围来看,全国的布局并不是每个市场都非常强大。公司目前上下的共识是,17-19这未来三年必须加大力度,把原来比较薄弱市场一定迅速要做强,把主导品牌的地位全面树立起来,为以后全装修时代到来做好准备。

(3)经过两三年的培育,新产品如防水等,这些零售渠道也是用的到的。

竞争对手:

      每个产品和市场板块的对手都不一样。

   (1)PE多是区域性的竞争品牌为主;

   (2)PPR全国性竞争品牌为主,区域性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忽略不计。家装零售的主要竞争对手日丰和金牛,都没有上市,联塑主要是工程类。竞争还是区域性的,比如湖北地区竞争对手就是金牛,但在其他市场上又可能看碰都没碰到。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零售为主的销售方式决定公司在品牌、品质、渠道上面都构建了难以模仿的门槛。

    现在塑管行业都在学伟星零售为主的方式。伟星的销售模式和服务模式是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决定的,通过十几年慢慢积累的,最近几年才爆发。以零售模式为主的方式,意味着每年的投入都很大,网点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公司有一千多销售员,两万个销售网点,而很多竞争对手上百个销售员都没有,有的竞争对手还是大区代理制度,这没有七八年时间,在短期内是难以扭转的。需要说明的是公司能十几年都坚持做这件事情,真正的核心还是企业的文化,文化定格一个公司未来的路径,能走的什么样子的路线。经营模式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却是无法模仿的。公司认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是在国际上的,国内学没什么可担心的。

公司企业文化:

(1)走品质路线:定位准确,不搞价格战;

(2)务实、朴实、踏实:不讲故事,踏实做事业;

(3)稳健:不做试探性的产品,务求一炮而红;

市场渠道布局:

     布局一直未停留,渠道扩展每年都由明确的计划,每个区域市场都由自己的特点,都会针对每个区域市场的特点、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市场拓展的计划,效果也在逐步提现。2016年华南市场出现突破,是公司因地制宜策略实现的突破性的发展。但扩展需要掌握节奏,不是每个市场都能够立刻马上开拓的。16年17年包括18年,我们的渠道建设这一块任然会持续加强,到16年我们的渠道终端大概是到20000家左右,我们会继续加强这一块的投入,希望能够达到30000家左右的规模,每年的话销售网点大概一到两千家,这是大概的规划,就是按照这样的一个步骤在推,16年就是这个节奏。

新进领域的标准:

     新进入的领域毛利率至少要30%,百分之一二十的毛利率基本上不考虑,规模要足够大,值得伟星进入。


不会牺牲毛利率去扩大产品占有率:

      只有高毛利率才能保证产品品质,才能够消耗成本去做服务。对消费者而言,价格也是产品形象的保证。目前国内管材市场,低端产品和落后产能是非常多的,降价不但不会带来销售额的增加,还有可能导致用户辨识度的降低。在国内市场情况也在变化,大家对用水安全越来越重视。采用零售模式不能够毛利率太低,经销商需要10%-20%的空间,这些都决定高毛利率。公司从2012年开始毛利率逐步提升,主要得益于零售占比越来越高,同时规模效应越来越明显。

农业: 

      农业滴管在国内除了新疆和东北有需求,滴灌对管材要求不太高,现有的产品可以用在农业方面。

行业趋势:

      趋势是铜管逐步被塑管取代。铜管在国内主要是用于高端用户上面,从国外考察情况看,在美国以用紫铜管为主,以前没有人用ppr,连PPR的标准都没有,但是15-16年也开始有了PPR的标准,也开始用塑料管。

(三)财务总监回答财务相关的问题

原材料与成本:

原材料和油价有相关性、滞后性、不可比性,和油价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14年、15年石油价格是下降40%,原材料价格只下降了百分之十几,16年9月份原材料成本开始上升,尤其是PE、PVC出现较大比例上升。17年的原材料情况,原材料PPR是10500元吨,PE是10600元吨,16年平均是9800元每吨,基于去年的平均采购价格,今年成本端会涨3到5个点,3%*3.5%=1.05%,毛利率将下降一个点左右。随着美元加息,大宗商品价格逻辑上应该是走下坡路,国内房地产调控压制一部分需求,原料不会有大的变化,基本稳定在现有的区间范围内。公司毛利率47%,成本53%,成本中原材料占66.7%,原材料上升10%则毛利率大概是下降3.5%,上下差异不会很大。


产品价格:

这几年PPR价格一直在上升通到,15、16年一个点不到,但仍然是上升渠道。零售采用成本加成法,工程是根据每一单的成本去报价。


备货策略:

第四季度原材料价格上涨,但是公司毛利变化不大。基于公司对原材料的判断,一般在年末的时候认为是原材料低点,会在低点的时候备货,一般是三到四个月的货。6年第四季度,除了pvc是外购商品贴牌运作,其他的影响不大。套期保值目前不做。


费用:

目前来说公司市场占有率不大,需要进一步投入费用扩大市场,销售费用这几年不会有明显下降,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管理费用剔除股权激励会下降。不会出现12-13年那样成本飙升30%的情况,那是特殊情况。


毛利率上涨的原因:

(1)公司制造费用、人工工资、原材料成本逐年下滑,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和规模效应的结果。这几年市场占比依然在上升通道中,规模效应也可以继续发挥效果。

(2)原材料方面,美元走强后,大宗商品应该是下降渠道,但国内价格是上升的。目前看一些原材料价格还是处于高点的。第四季度毛利率有下降,原材料上涨有一定缘故。

(3)产品结构优化,零售占比越来越大,毛利率也在提高;PPR这几年,工程占比从14%到8%左右,毛利率上涨也在上涨。如果后面工程占比越来越低,销售占比越来越高,则毛利率会继续上涨。


产品结构:

2016年零售业务取得长足进步,零售业务、市政工程、房产工程占比约70%、20%、10%左右。零售业务毛利率50%左右,工程类30%左右。


预收账款:

1、原材料上涨趋势;2、四季度发货比较好,月发货额含税四个亿;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8-01-09 14:33

现在才看到这个帖子,还不算晚,谢谢你的记录!

2017-11-11 20:52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0,也推荐给你。

2017-08-03 10:27

@veryhman

2017-03-20 22:24

貌似漏了一个  青龙管业,也做塑料管材。

2017-03-20 21:01

伟星的两家都还不错

2017-03-20 13:42

多谢分享!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5,也推荐给你。

2017-03-20 11:46

〔转〕管理层的分析很是到位,自己的主业夸的没的说,也确实好,其它新进入的行业把自己说的似乎是已是领头羊

2017-03-20 10:16

写的很全面啊

2017-03-20 09:36

伟星16年业绩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