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基金投资总结:站在巨人的肩膀,集百家之长!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7回复:50喜欢:92

#2020基金投资总结# 

看到不少球友说自己2020年收益超过50%,甚至有超过70%的,我都不好意思晒我的收益。。。

不过,我个人对我自己2020年的基金收益率还是......比较满意的。

还是展示给大家看看:

我今年的基金投资并没有在年初一把梭,而是“逐步加仓”后的定投收益率。

没有跑赢沪深300的三个原因:

1、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不仅没有加仓,反而因为恐慌而减仓了

2、疫情控制有苗头后,开始加仓,但是,在上半年没有买医疗和新能源等热门主题基金。而是在年中和下半年开始买的。

3、我的基金组合比较恪守“大类资产配置”规则,所以我还买了一定仓位的“固收+”和“货基”作为缓冲。投资最害怕小概率事件发生,我不希望任何黑天鹅事件能对投资组合带来摧毁性的打击。

关于我今年“犯错”的反思总结可以看上月发的《反思2020投资历程:我的两大惨痛教训!》

2020最大收获-站在大V的肩膀,上车好基金

2020年最大的收获,是在雪球认识了不少厉害的大V老师,不仅学习了他们的观点,还抄到了作业,更白嫖了他们提供的心灵按摩。总的来说就是2个字:真香!

我觉得,承认自己“抄作业”不可耻,我们普通人就是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集百家之长。不过,一直白嫖还是不太好的,起码要积极分享和点赞老师们的文章,有点小钱可以打赏,有点大钱可以积极跟车~~[斜眼]

感谢 @无声  声哥,正是在年中看到了他坚定看好和不断发车新能源,我也开始重视这个行业,自己开始了解学习新能源产业链和相关法规等,于是尝试买入了新能源指数基金。

军工基金我之前一直没有关注过,然后看到 @望京博格  老师的绿巨人中第一重仓股就是“易方达国防军工,我开始关注到军工主题,然后随着市场上看好军工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也及时抄作业上了车。

在前段时间 @零铖逆影  的一篇文章《2020年犯下的两大错误》中,给到了相当干货的“各类基金标杆List”。新能源里面,他推荐的是姚志鹏的“嘉实新能源车”。于是,我自己也研究了一下姚志鹏,发现确实是个人才。曾经不仅有多份实体制造业工作经验,更能提前把握新能源趋势。所以又果断买了这只基金。

感谢 @老豆说  ,豆哥,私下聊了很多,不仅给我讲了自媒体的看法,还从他的基金组合“薪火相传”中收获了不少“偏稳健”的好基金。

还要感谢更多在“蛋卷组合”中认真运营组合的大V们,让我可以筛选出不少神仙基金,纳入我的“核心配置”基金池:富国天惠交银新成长兴全趋势兴全商业模式易方达蓝筹精选中欧新蓝筹等。

最后就是感谢我的粉丝朋友们。我觉得我的文章有着“抛砖引玉”的功能~~你们很乐于在我的文章下推荐好的基金,我也被你们种草了不少基金。比如:你们给我推荐的固收+基金“易方达安心回馈混合”!

2020最大感受-这是一个“两极分化”的时代

这几年确实出现了不少现象——“消费升级”,“阶层固化”,“房价也在两级分化”。

本来以为这些只是商业社会层面的变化,但是我发现,“资产”层面的分化,更为严重——基金&股票的质量越好,价格就越贵,估值也越高。比如茅台特斯拉

基金经理也是一样,越出名,大家越急着给他送钱去。哪怕是在牛市顶部建仓新基金,哪怕认购费率不打折,依旧爆满。

于是,在我研究了“大盘股和小盘股”指数基金的涨幅之后,我也果断的清仓了我的“中证500”指数基金。

两级分化,除了指数,还有“主题行业”基金。

还是拿新能源来说,年中我刚接触这个行业时,最火的是冯明远的“信达澳银新能源”。后来才知道,他被大家称为摊饼大师——一只基金持仓几百只股票~

就在下半年,当“新能源(车)”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后,这只摊饼基金,就开始拉胯了。而精选优质个股的新能源基金则开始反超,包括新能源指数基金,都甩开信达澳银一大截。。。

还有低估值的银行板块:看整体,估值和业绩整体都不咋地。

但是,拆开来看:优质银行股大涨60%以上,而劣质的银行股则大跌30%,说好的估值洼地呢?说好的跌无可跌呢?

所以,在这个“低利率+放水”催化后的“两极分化”时代,钱都在拼命奔向“确定性高&业绩好”的优质资产,被资金追逐后,“泡沫”的出现更是在所难免。这也意味着,波动越来越高,普通人也更容易被甩下车。

我们普通人,要怎么做呢?

肯定是不断学习,听百家之言,慢慢形成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盲目崇拜权威,仅听一家之言。

当然,找一个大V崇拜也有2个好处:①自己可以偷懒  ②亏了可以甩锅。

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如果你确实工作很忙,那就选择自己认可的大V跟投;如果不是很忙,最好抽时间了解一下你跟投大V的基金到底是什么情况。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就算你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但请用智慧的磐石把钱压住。

2020形成了自己的投资方式-资产配置+部分定投+部分择时

以前买基金都是“佛系+凭喜好”买。

就像女人买口红一样,看到某个品牌的某只颜色好看,就随性买买买了。

自从2020年开始写文章后,对自己的持仓和操作,也克制了不少。

--------------------------------------------------------

我的“资产配置”

2020年看了几本跟“资产配置”相关的书:《永久组合》、《有效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等。明白了做“资产配置”的核心目的就是“在任何经济环境下都能保护本金,以获得安全、稳定、长期不错的回报”。——这里的第一大目的就是“保护本金、安全”!

给大家分享2个经典组合:

1、最简单的配置方式就是《永久组合》这本书中提到的:

    -股票25%(在繁荣时期获得收益)
 -长期国债25%(应对通缩)
 -现金25%(应对经济衰退)
 -黄金25%(应对通胀)

组合优势:

①由于没有哪一类超过25%,所以及时出现最坏的情况,也没有哪类资产能毁灭整个组合。

②由于这4类资产相关性低,出现对一类资产有损害的事情的时候,很可能对其他类型资产有利。

当然,这个组合的大类资产划分是相当“粗狂”的,只是一个最最原始的雏形;配比各25%也只是一个示例,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调整。总的来说,这个理念是值得学习的——不同资产,各司其职。


2、进阶版,可以参考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全天候组合”

他的资产类别拆分得更细:

  -美国盘股:18%

  -美国盘股:3%

  -其他发达国家股票:6%

  -新兴市场国家股票:3%

  -十年期美国债券:15%

  -三十年期美国债券:40%

  -大宗商品:7.5%

  -黄金:7.5%

参考了上面两个前辈的资产配置,我也对自己的持仓做了比较严格的比例划分。

这样的好处就是“不会上头”!![围观]

比如,最近新能源,白酒,军工 一直在涨涨涨,大家就很容易产生“它们会一直涨下去”的错觉,就很容易一直加仓,或者不去止盈,从而面临巨大的风险。

以我自己为例,我正好元旦在家做了一次“持仓核算”和再平衡计划:

这里想说的是,我之所以预留20%的零钱,主要是这次疫情带来的经验教训——随时为“危机”做好准备,更为“加仓机会”做好准备![加油]

经过这次核算,我也发现,我现在的纳斯达克100仅配置了1%,这意味着,我的基金组合,系统性风险较高。所以后面逐步加大这块的配置。

其他的资产总体来说,比例控制得还不错。

也展示一下我目前的持仓吧(货基、数字货币部分不再展示):

--------------------------------------------------------

配置型资产用“定投”主题型采用“手动加仓”

2020年,我还研究了普通定投和止盈定投(目标投)的区别。

结论:在震荡上行的走势中,“普通定投”收益是高于“止盈定投”的,而在剧烈震荡和震荡向下的走势时,最好选择止盈定投。

从下表可以看出,前面5只长牛基,长期走势整体向上,波动也比较小。所以,普通定投收益率远高于止盈定投。

因此,我们选择哪种定投方式,取决于我们对持仓资产未来走势的判断。

如果你认为你选择的是一个明星基金经理,或者是某个你很看好的行业主题。那么就选择普通定投,一直坚持下去就好了。(中途可以手动暂停定投,或者调整投入金额)

比如我自己就是倾向“普通定投”——我会把“黄金ETF纳斯达克100,固收+”这些比例较低的类别,设置定投功能。反正每一次投入金额也不多,只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都可以不用管它。

这样,我的精力就只需要集中在“权益基金、股票”上,这部分就纯手动加仓。

特别是一些行业主题基金和股票,时刻警惕市场炒作和突发新闻,马虎不得。

2020~未来几年:我看好的行业

虽然“食品饮料、医药医疗、新能源和环保、5G和半导体 ”估值不低,市场热度极高,已经达到了常说的“别人贪婪”的时候了,但是我还是想继续坚定持有。泡沫可定是有的,但是也很有可能被消化掉,而不是都破碎。投资嘛,又不是铁饭碗,多多少少有一定概率问题,至少我不想因为局部泡沫,放弃整个未来。

具体买哪些基金呢?

给大家分享1个思路:

① 如果,你只是泛泛地觉得某行业不错,想要配置一些,但是又不敢直接买个股和主题基金。

那么,你就去选择明星经理混合型基金——基金名字里有什么“新生活力”,“悦享生活”、“均衡成长”这些向往美好生活的词汇。去看这些基金的持仓行业分布。我记得2020下半年不少新发基金宣传页面都写着布局“科技、医疗、消费”。相当于,一只基金解决了3个行业配置问题。

比如,我看好白酒,但是我又不太敢直接梭哈“招商中证白酒”,那么我就买了李晓星的“银华盛世精选”,里面第一重仓板块就是白酒,第二是食品,第三是科技。那我就觉得还不错~~

② 如果你坚定看好某个行业,比如新能源。先看看这个行业是不是已经出现了龙头,是的话,尽量买“精选个股,仓位集中”的主动管理基金。毕竟,这是一个“两极分化”的时代~ ~如果没有出现很靠谱的龙头,比如5G领域,那我倾向买指数基金。

最后很重要:关于学习和思考

有些努力是在消耗自己的生命,帮别人积累财富——比如近期的各种猝死事件;

有些努力是在帮自己赚钱——哪怕不一定马上看到成效,但获得的能力,逻辑和经验,都不是用短期的付出来衡量的。

想获得两倍的钱,至少要付出三倍的努力。

操作层——学,思考,讨论,复盘

思想层——胆识,眼光,远见,忍耐,坚持

赚钱不是线性的。能力的长期累积,韬光养晦,机会来了,抓住了,财富就会爆炸性增长。你前期的所有努力,所积累的经验,都会突然一下子兑现。

这段时间,工作,研究,写作,三架马车一起跑,我感觉到自己的变化。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篇鸡汤,那你就当他是一篇鸡汤。但没把它当成鸡汤而是落地执行的人,假以时日,就把还在刷抖音的人抛下了。

痛苦源于能力追不上欲望

焦虑源于想赢的心和偷懒的手在抗争

要么认命,要么

不认命!

 $交银新生活力混合(F519772)$ $银华盛世精选混合(F003940)$ $嘉实智能汽车(F002168)$  

--------------------------------------------------------------------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基民的名义     @基民柠檬      @稳赢小喵      @鱼香基丝     @涨基财富      @二鸟说     @研究挖掘价值   

精彩讨论

老豆说2021-01-05 22:45

被那么多大佬认可,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加油2021

全部讨论

2021-01-05 22:45

被那么多大佬认可,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加油2021

2021-01-06 14:14

加油吧,老铁们,都是我学习的傍样

2021-01-06 13:27

攻守兼备

2021-01-06 09:31

关注,学习了。

2021-03-12 10:41

哎呀,每天和这个比自己小的小姐姐学习一点,希望自己也能进步。

2021-02-22 21:11

謝謝分享!

2021-02-18 23:44

采用打卡方式留下记录。

2021-02-18 23:14

谢谢分享,学习到了

2021-01-19 22:22

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