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4回复:17喜欢:16

#市场思考# 成长股的问题在于,当下全球是衰退环境,很多储能风光今年H1业绩和增速依然会很好,但在全球衰退的预期下,这种高增速会大幅度降低成长的可持续性,那么明年H1增速变成小十位数甚至个位数,那么pe可能需要给到10左右(毕竟很多成长股就是制造业,竞争格局没那么好的制造业10%增速给到10pe已经算是很好的估值了)那么当下就一点优势也没有了。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很多非成长板块的手里,他们只需要等到成长股明年增速下来就行。但成长股里大量的资金,都等着今年H1或者q1,可能是最近几年业绩增速高点去出货。当下很多赛道里依然还有很多想坚持到q1业绩发布的资金。军工的在等订单清晰,新能的在等利润释放。但等到这个节点过去,h1业绩还要半年后,而且现实的环比衰退很清晰,那么到时候,里面的资金去低配赛道会遇到没有对手盘的问题,到时候才会是最惨烈的一段时间。所以最近有些比较狠的,或者想的比较远的,或者业绩连q1都不及预期的,已经提前核了。随着业绩的披露,很容易会有更多类似的个股。赛道等到下半年应该才会有个特别好的配置机会。而且可能都不是新能车储能这些,而是协作机器人之类的新的和ai结合的制造业品种。当然,游戏之类的,当下已经是主线的,如果业绩逐步兑现超预期,那么行情会持续很久。业绩不兑现的白马,也会震荡或者缓跌。只有纯概念,才会持续暴跌。而且传媒,通信这些,本身就在行业周期底部,大不了等这轮衰退结束,等MR+AIGC带来新的行业周期再出货。可能半年,可能一年,但里面很多资金都会觉得自己等得起。我们持仓,是因为能看到时间模糊且概率确定的美好远期。而不是时间确定,概率确定的短期美好,但长期又注定环比衰落。

包括中特估,很多观点依然是这些公司出不来业绩。但这么多年给这些公司低估值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这些公司太不重视投资回报,效率过低,简直是靠着一些t全吃红利,全躺着把钱挣了。但另一个角度,如果这些公司在这么低效的状态下,都能有这样的利润和估值。那么,后续总有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剥离低效资产,比如增加人员产出,比如降低一些无效的支出,加上后续金融为实体让利一部分,让的利让给谁,还不是让给自家人。所以,真当下低roe,低pb,中低pe,超高负债的央企国企里面,一定是能走出大牛股的。尤其他们的业务的需求端还能再衰退中保持稳定的那些。

纯写出来理清思路用,看到的不要盲目相信

全部讨论

01-29 08:33

去年初的逻辑好像又能重复一遍了。而且感觉还加强了。

2023-03-23 09:20

宝钢股份就是啊,在上海一键控制珠海炼钢,还有黑灯工厂,里面一个人都没有,灯都不需要开,这方面说实话,宝钢走在国内的前面,但是市场还是把它当成傻大粗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呆哥23年的帖子基本预判到了去年的市场,相见恨晚

2023-03-23 10:13

蛮好的一个思路,其实部分国企走得蛮强了代表的就是华润系入住的一系列上市的医药公司,甚至入住后$迪瑞医疗(SZ300396)$ 迪瑞医疗这种的红海都有了去年的超预期表现

2023-03-23 09:23

市场的解读其实可以有很多维度的,成长股里面白酒这些是2021年年初创的历史新高,宁德东财这些是2021年年末创的新高,比亚迪通威就更晚了,所以它们的牛熊周期可能是不同步的,就像2021年可以当做白酒的主杀,但却是新能源的主升。

看好中特估里面公共事业

2023-05-10 19:57

是我好多年前在微博认识的呆总么

3月23写了后就置顶了。因为a股的风格就是如此。
但市场走成这样狂欢,背后是对于实体对于未来淡淡的悲哀。但作为一个弱小的个体,又能如何呢。时代的阿尔法已经慢慢消失,作为个体,要么就去最后沉的地方以求自保,要么就找个最具有希望的幻境忘掉一切拼命狂欢。就像泰塔尼克上,要么上救生艇,要么去桅杆最顶端,要么就喝得烂醉找个房间去做个美梦。

2023-03-23 10:37

以国企的风格 最开始应该是以财技为主,甚至造假,真正干实事的上位是有个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