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尔研报摘抄-市场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科威尔(SH688551)$ 资料来源为券商研报、新闻等资讯

市场环境

大功率测试电源:主要用于光伏、储能、动力电池及的研发和试验阶段,实验室为主、部分向产线延伸。以光伏领域逆变器测试为例,大功率测试设备主要用于模拟电网电源和光伏阵列,类似于仿真测试,其次才是实际生产的产线,因此行业增长主要受到技术变革影响,其次才是客户扩产的影响,以国内品牌为主,包括科威尔星云股份爱科赛博、山东沃森等。

动力电池对应测试电源需求1413万元/GWh,预计2025年国内测试设备需求27.7亿元。

充电桩对应测试电源需求108.82元/台,预计2025年测试电源设备需求1.5亿元。

车载电源对应测试电源需求25.75元/套,预计2025年测试电源设备需求0.8亿元。

小功率测试电源:小功率测试电源具有通用性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设备、通信、家电、汽车电子、消费类电子等行业,为各类电器及部件提供测试。

氢能源检测:是燃料电池汽车刚需,2017年7月工信部发布第39号准入文件,明确含燃料电池在内的新能源相关产品必须通过相关检测才能获得准入凭证,因此燃料电池检测服务顺势成为市场刚需。测试氢能产品性能是氢能产品产业的重要环节。测试是氢能产品投入使用前的必备核心流程。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以商用车为主,且处于起步阶段。从应用场景看,与海外专注于乘用车的量产不同,我国研发和推广的重点放在商用车上,尤其是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市场成长性

光伏技术更新提升测试电源需求:TOPCon和HJT新技术发展,带来检测设备增量需求。近年来N型电池技术发展迅速,TOPCon和 HJT技术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根据中国光伏协会预测,到2030年TOPCon与HJT电池市占率有望分别达到50%和30%以上,将成为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当前TOPCon电池设备工艺相对成熟,今年以来行业逐渐步入放量阶段,根据PV InfoLink数据,全年出货量预计135GW左右;HJT电池降本提效路线逐渐明晰,量产化进程加速,根据PV InfoLink数据,全年出货量有望突破10GW。电池技术迭代推动下新产品放量在即,将为新能源相关检测设备带来新的增量需求。

动力电池和电动系统更新提升测试电源需求:新势力品牌相继布局超高压快充,理想小鹏等多家新势力车企发布超充产品及战略,龙头企业新技术亮相,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比亚迪的八合一动力总成将在宋L和腾势N7上搭载,高度集成化设计可显著提升车体空间利用率。三电系统与充电桩新品研发涉及大量测试环节,电动化浪潮下相关技术研发加速,有望进一步提升检测设备需求量。

小功率测试电源应用领域广阔,国产替代需求旺盛:小功率测试电源属于通用电子设备,行业与主要工业领域同步发展,技术相对成熟,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设备、通信家电、消费电子、电子元器件、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众多下游行业,伴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小功率测试电源的市场将持续繁荣。

同时,5G通讯、消费类电子的升级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发展也将带来新一轮的小功率测试电源增长空间。

市场局限性

以研发需求为主导致需求频率偏低:在测试电源产品需求方面,科威尔的测试电源产品主要定位于研发和品质测试,因此下游客户更加关注测试电源的性能指标,测试购买需求通常出现在:

1.下游客户产品技术选代升级;

2.整体规模产能增加;

3.品质检验要求提升。

单一应用领域空间有限:测试电源行业的特性决定其单一细分领域市场容量有限,需要通过质量、价格、渠道、品牌和服务等优势不断拓宽下游。

近期市场变化

下游产业技术升级:新能源产业在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升级的过程中,产品的能量密度和单机功率不断增大,如光伏逆变器单机功率从几个千瓦向兆瓦级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和直流充电桩等单机功率从十几千瓦向几百千瓦发展;并且产品对电性能测试要求很高,由此带动了大功率测试电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测试电源技术升级:随着新的功率器件SiC等新型半导体材料的运用,电力电子器件会向着高效率、高电压、大功率等方向发展,将促使测试电源的产品迭代和升级。虽然客户通常不会同时大批量购买测试电源,但随着客户产品的技术迭代升级、整体规模产量的增加和测试电源自身性能的提升,测试电源的需求将会持续。总体来看,下游产品的技术迭代和产量增长都会直接带动测试电源购买需求的增加。

市场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和主营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公司多个下游行业快速增长,需求和政策的持续加码,将吸引更多厂商加入,加速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将加剧市场竞争。随着公司行业影响力的增强以及相关信息、发展战略的公开,也将带来部分竞争厂家的跟进布局,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

下游客户自建检测设备:在氢能领域,大多企业在研发阶段测试设备会采用第三方测试,但是随着产品下线以及涉及专业壁垒较高的活化测试时,燃料电池企业往往选择采用自建实验室检测,随着燃料电池汽车放量,燃料电池检测设备有望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