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尔研报摘抄-行业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科威尔(SH688551)$ 资料来源为券商研报、新闻等资讯

门槛

测试设备具有高技术和人才壁垒测试电源及系统的核心技术涉及机、电、材料、计算机等跨行业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测试电源产品的高电压、大功率、指标性能精细化、测试功能多样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进入的企业在产品的研发、试制直至正式投产的周期也必定逐渐拉长,短期内很难实现测试电源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使得测试设备具有高技术壁垒;

由于测试设备行业在我国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深度掌握相关技术基础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较少,了解和进入该行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数量也相对匮乏,市场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性技术人才,而行业人才的培养、经验的积累以及高效的协作都需要较长时间,使得测试设备具有高人才壁垒。

技术周期较长,主要为线性更新:测试电源技术更新不大,参与者之间的技术差距不大。近期技术变化在于碳化硅半导体在测试电源中的应用。

行业直接取决于下游光伏、储能、电动车领域的技术更新和研发,而这三者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导向,因此行业间接依赖于光伏、储能、电动车的政策。

积累优势

和小功率测试电源相比,大功率的下游应用行业领域有限,但国内的企业凭借国内大功率测试电源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已完成了大功率测试电源技术的迭代升级,做到了较高的性价比,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壁垒。国外测试电源厂商传统优势在于小功率测试电源,由于小功率测试电源企业主要储备和采用的是小功率电源拓扑架构技术,且小功率中拓扑架构主电路中的主要器件有最佳工作范围,不能直接用于单机大功率测试电源产品,我国大功率测试电源企业先发优势明显,改变了以往测试电源行业以进口品牌为主、供应渠道单一的行业状况,实现了大功率测试设备的国产化。

业务迁移成本低

由于测试电源的通用性和行业延展性,公司产品还可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机电设备、航空航天、实验室认证等众多行业领域。

目前公司成熟的测试电源及各类测试系统产品下游应用场景较多,呈现不同程度的非标属性, 针对下游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正处于向标准化转型的阶段,针对可标准化生产制造的产品,结合市场预判和生产计划,会进行“库存式”生产,以此达到快速实现产品交付的目标。

行业格局分散

目前,测试电源行业并非高集中度行业,仍有较多1亿元规模以下的公司。根据爱科赛博回复函,第一、第二梯队厂商2022年测试电源国内市场销售规模合计约49亿元,约占市场份额50%-70%。公司市占率约 4.1%。

目前企业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测试电源公司主要集中在小功率测试电源领域,国内外大功率测试电源公司整体规模相对偏小。

大功率测试电源:产业化应用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行业处于成长期,行业集中度相对分散,大功率测试电源因具体测试领域和产品定位的不同,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局面,国内代表企业有科威尔星云股份爱科赛博、山东沃森等,国外代表企业有 Digatron(德国)、Bitrode(美国)、Kratzer(德国)。

小功率测试电源:下游应用分布较广,目前无确切的市场规模和市占率数据,在目前国产替代的背景下没有具备压倒性竞争优势的企业。

目前国内小功率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服务行业有限,小功率测试电源行业一直是国外品牌占主导地位,国内品牌处于进口品牌替代的初期。小功率测试电源主要包括AMETEK、Kikusui、Chroma等上市公司和EA、艾德克斯等非上市公司,其产品线均较为完整。由于小功率测试电源单品价格相对不高,客户在选择小功率测试电源产品时主要关注性能指标、行业应用经验、价格、品牌及售后服务,毛利率相对较高。2023H1公司小功率产品毛利率60%-70%,个别订单毛利率超过70%。

虽然目前国内小功率测试电源市场仍以外资企业为主导,但对于国内客户而言,境外厂商提供的小功率设备规模有限,且价格昂贵,它们对适用性更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有更多诉求。

行业机会

小功率电源国产替代:从技术上看,小功率测试电源设备技术难度更高,测试电源设备需要精确测量电压和电流,功率较小的情况下测试难度更高。受益于国内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企业研发和生产小功率电源已有充分的技术基础,尤其是以碳化硅(SiC)器件、氮化镓(GaN)器件为代表的宽禁带器件的出现。

对比国外小功率测试电源企业,当前国内在新能源行业的产品开发和应用先发优势并不明显,在材料的突破与产业的发展升级下,国内小功率测试电源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行业内客户希望基础测试电源设备自主可控、售后响应及时便捷,小功率测试电源国产替代迎来发展机遇。

氢能源产业快速发展:2023Q2国内完成氢能产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燃料电池作为国内新兴行业,行业发展位于初期阶段,大部分国内设备厂商不具备独立自主开发专业测试设备的能力,客户只能选择进口品牌的测试设备或自行搭建。高昂的进口成本及相关专业的缺乏性将不利于客户自身燃料电池业务的发展,巨大的测试设备需求缺口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行业困境

行业格局分散;

测试电源行业天花板不高,2022年企业已成为全球测试电源营收第4;

测试电源并不占据产业链的核心价值地位;

行业风险

下游行业技术更新进程:行业主要绑定下游产业研发测试,因此下游产业新技术的研发进度直接决定行业整体需求;

行业竞争:在氢能领域,大多企业在研发阶段测试设备会采用第三方测试,但是随着产品下线以及涉及专业壁垒较高的活化测试时,燃料电池企业往往选择采用自建实验室检测,随着燃料电池汽车放量,燃料电池检测设备有望起量。伴随燃料电池企业规模化生产,自建综合测试评价中心将成为趋势,如亿华通在2022年募资建设未来氢谷布局燃料电池检测中心。

间接依赖光伏、储能、电动车、氢能行业政策:政策直接影响下游产业的整体需求、产能释放进度,进而间接影响下游产后在新技术研发上的投入;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