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9回复:115喜欢:96

今天 和朋友聊到 $亚洲水泥(中国)(00743)$ ,市值30亿RMB出头,手里净现金70亿RMB以上,以前的分红记录还过得去,分红率在30%到40%,老板看起来对小股东也没有大的亏待。

以经营来说,亚洲水泥堪称稳健,一步一步中规中矩,不乱投资不乱扩张,在行业处于过剩的时候,手里一堆现金,足以超过90%以上的经营者

这么优秀的公司,怎么会估值这么低,连手里的现金都打对折?主要还是投资者对实控人的担心,担心这钱不分红,想办法折腾没了。

我在2021年的时候,清空了$莱蒙国际(03688)$ ,亏40%

之前买入的时候,看到公司出售主要地产项目盈利50多亿,超过了公司的市值。而且公司上市6,7年一直正常派息,业绩会也正常召开,透明度也算正常。本 以为会派特别息,结果没有也没解释。而后一连几年,管理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一多半,平均每年4个亿以上,怎么花的?营业收入才6,7个亿啊。股价则从3块多一路跌到几毛。之前我一直奇怪的是,为什么上市6,7年都不像老千,怎么一退出主业就立马变脸了呢?思考的答案是 “正常经营时要考虑形象,也许还要融资,还要小股东支持。一旦功成身退,还能想到小股东的,已经是道德楷模了,偏巧这位董事长不是”

其实市场是担心这是下一个莱蒙。

很多初学者认为这是行业不行了,公司要衰退,股价应该跌。其实不然,拉长到50年,100年来看,绝大多数公司都会消亡,股东能获得回报的唯一方法就是分红。

比如$宁德时代(SZ300750)$ ,假如20年后氢能应用取得突破,锂电储能成为历史,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可能跨学科又成为一个霸主。如果宁德时代经营的很好,其实会像亚洲水泥一样成为手里拥有大量现金,没有乱投资,也找不到能容纳这么多现金的而且预期收益好的项目。这时候宁德唯一合理的做法就是大量分红回馈投资者,但会不会这样做?不得而知。

但以我对人的理解,至少八九成的实控人会考虑自己,那长期投资于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会不会绝大多数都是输家?

哲学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

投资的终极问题是:我和企业主是命运共同体吗?

精彩讨论

振东投资03-07 08:27

管理人的品格对于价值的影响,不是一个占比多少的百分比,而是在评估价值以后相乘的百分比。除了伯克希尔那样的公司,其余99%的公司赚了大钱不分红,则估值都要大打折扣。
不过当下这个阶段,巧合的出现了反向案例,就是以前不分红不重视股东回报,累积了很多的“无效”资产,但因为不分红而没有被定价。
这样的公司因为某些原因转为重视股东回报的时候,就是估值提升和“无效资产”变得有效的双击时刻。$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神华(01088)$ 已经在这个方向上狂奔几百公里。

点一03-07 09:16

在港股的净现金股,都要拿着放大镜看为啥是净现金。
我发现我之前关注的一个烟蒂股,最近又有朋友光顾,但后来的朋友都不知道当年这个烟蒂股出老千的事情。
我之前还有个烟蒂股,连续十几年派息,有一年突然不派息了,然后就暴跌,估值更低了,更符合烟蒂股了,现在还在底部起不来。
我不是说亚洲水泥会出千,我是目前无法判断他会怎么安排这个现金,所以不太敢买,即使买,也不敢重仓。
很多时候,烟蒂股老板自己生意也不好,这个时候你期望他派现金,他可能期望的是现金放自己兜里安全点(上市公司资金实际控制人是可以挪用的,大不了年末的时候转回上市公司账上,年初转走,也可以找民间资金年末摆账应付审计,也可以跟银行合谋应付审计询问),分给别人多不好。
多跟很挣钱的企业,很靠谱的企业家合作,会轻松很多。
比如腾讯,马化腾特别挣钱,他分点红回购都很轻松,他也愿意与大家分享,当然,得估值比较合理的时候买入。
比如阿里巴巴,前几年确实瞎投资,这两年开始反思聚焦了,马云这个人还是值得相信的,他也很挣钱,市值也就180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240亿美元,净现金700亿美元,一年回购分红150亿美元,未来还有机会稳住继续增长。
比如唯品会,一年13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账上40亿美元净现金,分红回购10亿美元,市值也就98亿美元,长期来看,回报不会太差。

哈喽202403-07 09:38

不分红,3-5年后股价到1元,然后1.5元私有化。用20亿套取90亿,还有千万吨的水泥厂,石灰石矿等。
在老美,有基金会持续买入进董事会,迫使董事会强制分红。早期的巴菲特经常这么干。
不过这需要一个高效的商业法庭,法院破产清算仅1-3个月。以及契约精神的社会环境。

天爵大人03-07 00:06

我觉得,要么大量分散,二三十家公司实控人不太可能联合起来在同一段时间坑小股东,要么投国企,最好是央企,钱都是公家的,管理层没有动力干缺德事,实控人是国资委或部委,一般来说还是要点脸的,不至于全拿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诚信缺失,自己留神。

点滴投资思考03-07 07:20

“之前我一直奇怪的是,为什么上市6,7年都不像老千,怎么一退出主业就立马变脸了呢?思考的答案是 “正常经营时要考虑形象,也许还要融资,还要小股东支持。一旦功成身退,还能想到小股东的,已经是道德楷模了,偏巧这位董事长不是””。很好的思考,谢谢分享。大股东占$亚洲水泥(中国)(00743)$ 的73%,和全资拥有公司差不多,希望不要这样。但企业这么多现金不特别分红,也没有特别说明未来现金用途,不能完全排除老千的可能。

全部讨论

在港股的净现金股,都要拿着放大镜看为啥是净现金。
我发现我之前关注的一个烟蒂股,最近又有朋友光顾,但后来的朋友都不知道当年这个烟蒂股出老千的事情。
我之前还有个烟蒂股,连续十几年派息,有一年突然不派息了,然后就暴跌,估值更低了,更符合烟蒂股了,现在还在底部起不来。
我不是说亚洲水泥会出千,我是目前无法判断他会怎么安排这个现金,所以不太敢买,即使买,也不敢重仓。
很多时候,烟蒂股老板自己生意也不好,这个时候你期望他派现金,他可能期望的是现金放自己兜里安全点(上市公司资金实际控制人是可以挪用的,大不了年末的时候转回上市公司账上,年初转走,也可以找民间资金年末摆账应付审计,也可以跟银行合谋应付审计询问),分给别人多不好。
多跟很挣钱的企业,很靠谱的企业家合作,会轻松很多。
比如腾讯,马化腾特别挣钱,他分点红回购都很轻松,他也愿意与大家分享,当然,得估值比较合理的时候买入。
比如阿里巴巴,前几年确实瞎投资,这两年开始反思聚焦了,马云这个人还是值得相信的,他也很挣钱,市值也就180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240亿美元,净现金700亿美元,一年回购分红150亿美元,未来还有机会稳住继续增长。
比如唯品会,一年13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账上40亿美元净现金,分红回购10亿美元,市值也就98亿美元,长期来看,回报不会太差。

03-07 00:06

我觉得,要么大量分散,二三十家公司实控人不太可能联合起来在同一段时间坑小股东,要么投国企,最好是央企,钱都是公家的,管理层没有动力干缺德事,实控人是国资委或部委,一般来说还是要点脸的,不至于全拿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诚信缺失,自己留神。

03-07 08:27

管理人的品格对于价值的影响,不是一个占比多少的百分比,而是在评估价值以后相乘的百分比。除了伯克希尔那样的公司,其余99%的公司赚了大钱不分红,则估值都要大打折扣。
不过当下这个阶段,巧合的出现了反向案例,就是以前不分红不重视股东回报,累积了很多的“无效”资产,但因为不分红而没有被定价。
这样的公司因为某些原因转为重视股东回报的时候,就是估值提升和“无效资产”变得有效的双击时刻。$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神华(01088)$ 已经在这个方向上狂奔几百公里。

“之前我一直奇怪的是,为什么上市6,7年都不像老千,怎么一退出主业就立马变脸了呢?思考的答案是 “正常经营时要考虑形象,也许还要融资,还要小股东支持。一旦功成身退,还能想到小股东的,已经是道德楷模了,偏巧这位董事长不是””。很好的思考,谢谢分享。大股东占$亚洲水泥(中国)(00743)$ 的73%,和全资拥有公司差不多,希望不要这样。但企业这么多现金不特别分红,也没有特别说明未来现金用途,不能完全排除老千的可能。

最近也在少量买一点亚泥,但不敢多买。。

是否出千跟大股东股权占比应该有直接关系,理论上占比越高出千的动力越低,这点上面亚洲水泥比莱蒙国际好很多

管理层的因素,比财报更重要。有钱不分,往好的方面想象,可能准备并购,私有化。

为什么煤炭行业都普遍大手笔分红呢?

03-07 09:04

亚泥还有一个无法言表的风险是大股东即使分红了,可能他也不能真正拿到退出:如这样,那大股东大量分红是为小股东了,徐就变成大善人了。
一种结果是一般分红,管理层其它地方也能逐渐获益退出。很难评估后续结果。

03-07 00:02

很好的思考!回报小股东文化在我们这样的市场是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