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18回复:475喜欢:326

今天 和朋友聊到 $亚洲水泥(中国)(00743)$ ,市值30亿RMB出头,手里净现金70亿RMB以上,以前的分红记录还过得去,分红率在30%到40%,老板看起来对小股东也没有大的亏待。

以经营来说,亚洲水泥堪称稳健,一步一步中规中矩,不乱投资不乱扩张,在行业处于过剩的时候,手里一堆现金,足以超过90%以上的经营者

这么优秀的公司,怎么会估值这么低,连手里的现金都打对折?主要还是投资者对实控人的担心,担心这钱不分红,想办法折腾没了。

我在2021年的时候,清空了$莱蒙国际(03688)$ ,亏40%

之前买入的时候,看到公司出售主要地产项目盈利50多亿,超过了公司的市值。而且公司上市6,7年一直正常派息,业绩会也正常召开,透明度也算正常。本 以为会派特别息,结果没有也没解释。而后一连几年,管理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一多半,平均每年4个亿以上,怎么花的?营业收入才6,7个亿啊。股价则从3块多一路跌到几毛。之前我一直奇怪的是,为什么上市6,7年都不像老千,怎么一退出主业就立马变脸了呢?思考的答案是 “正常经营时要考虑形象,也许还要融资,还要小股东支持。一旦功成身退,还能想到小股东的,已经是道德楷模了,偏巧这位董事长不是”

其实市场是担心这是下一个莱蒙。

很多初学者认为这是行业不行了,公司要衰退,股价应该跌。其实不然,拉长到50年,100年来看,绝大多数公司都会消亡,股东能获得回报的唯一方法就是分红。

比如$宁德时代(SZ300750)$ ,假如20年后氢能应用取得突破,锂电储能成为历史,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可能跨学科又成为一个霸主。如果宁德时代经营的很好,其实会像亚洲水泥一样成为手里拥有大量现金,没有乱投资,也找不到能容纳这么多现金的而且预期收益好的项目。这时候宁德唯一合理的做法就是大量分红回馈投资者,但会不会这样做?不得而知。

但以我对人的理解,至少八九成的实控人会考虑自己,那长期投资于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会不会绝大多数都是输家?

哲学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

投资的终极问题是:我和企业主是命运共同体吗?

精彩讨论

達人知命06-05 20:39

答案终于揭晓,3.22私有化,私有化PB不到0.3
这其实是一种惯常的操作。如果公司股价值10元,通过少分红(不分红),放坏消息,多计提费用等手法,促进股价持续下跌,最好跌到1元 2元,再溢价个50% 80%私有化,给持有者一个印象,还是比之前低的时候股价高得多,表决也容易通过。
大家不要觉得是 $亚洲水泥(中国)(00743)$ 老板品性不好,其实八九成的老板都会这么做。就像我之前说的:“正常经营时要考虑形象,也许还要融资,还要小股东支持。一旦功成身退,还能想到小股东的,已经是道德楷模了,偏巧这位董事长不是”
上文中提到,我对人的理解,至少八九成的实控人会考虑自己,那长期投资于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会不会绝大多数都是输家?
最近也做了一些思考,最后老板要算计你,好像避无可避。最后发现美股很多公司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举个例子:
$菲利普莫里斯(PM)$ 每股净资产-6.63USD ,每股收益5.12USD
$苹果(AAPL)$ 每股净资产4.84USD ,每股收益6.55USD
有兴趣还可以查一下 波音 台积电等等,都是每股收益大于每股净资产.所以这种公司ROE都是失真的。
那么年初净资产是负数?
主要是公司赚了钱,优先派息和回购,有时甚至借钱回购。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就不断地给予股东尽可能多的回报。
有一天公司不行了,股东分红也拿够了,破产也不心疼了。
老板没机会算计小股东,哈哈

達人知命06-06 21:56

有一定道理!
港股绝大多数行业估值都很低,IPO未必能拿到老板满意的钱,后续的估值很多会让老板觉得太便宜了,没有拥有巨额财富的感觉。整体会让这些老板很不满意,不满意就要想办法。
以大家熟悉的$美的集团(SZ000333)$ 为例:
2005年,美的上市公司将小家电业务以2.49亿元的价格转让了美的集团,理由是小家电业务长期亏损,拖累了上市公司业绩
2012年,美的集团整体上市,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讲小家电业务回购回来,小家电业务2012年净利润9.0亿元,回购价高达122.94亿元,较8年前自美的电器2.49亿元的收购价增值48.37倍!
其实,根据美的电器2004年度年报,其电风扇、电饭煲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5%以上,市占率遥遥领先,这种情况下大幅亏损,很难理解。到整体上市的2012年,仍然是市占率第一,但利润就突飞猛进。这些不良资产如何转化为优质资产的,美的集团语焉不详。
究其原因,虽然当时在A股上市,但家电股当时估值都低,也会让实控人心存不满吧。有个巨大的机会来资本运作一下,增加满足感
另一个案例就是我亲自经历的,美的集团香港上市子公司威灵控股,其电机在国内市占率第一。
我当时发给公司的质疑资料,也同步发在雪球:
達人知命修改于2015-03-25 15:00
美的集团有没有侵占威灵的利益?
大背景:
1.美的集团的利润大幅增长
2.铜价大幅下跌,原材料成本下降,
3.产量提升15%
4.员工大幅减少,从2011年最高的15000人降到11000不到
5. 无刷直流电机比例快速上升,产业升级,
6.2014年获得中国家电研发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家电科技进步奖
7.投资的山西华翔利润接近翻番成长
看起来都是好消息,但2014年威灵的利润明显下降,令人费解。
威灵是美的控股,关联交易主要是销售给美的,2014上半年总销售50亿,关联交易是21.66亿,占比40%多一点。这个交易价格有没有输送利益?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2014年6月底,威灵在美的集团财务公司存款12.94亿,上半年利息才480万,折算年利率不超过1.2%。大资金的无风险利率5%~6%是没问题的,美的集团财务公司仅此一项就赚了4%以上,一年可以侵占5000万以上。
这样,上半年威灵在现金平均余额17.5亿左右,而借款平均余额3亿左右,而净融资成本在1300万。呵呵,这不是笑话,这就是美的集团侵占利益的铁证。
那其他未披露的项目有如何呢?
隔了几天,威灵的IR和我做了电话交流,就是绕圈子找理由 ,没正面回答问题。
但交流两个月后,威灵控股披露认购理财产品5亿元,预期收益率5.9%
当然,整体的运作逻辑不变,还是利润不如预期,分红不如预期。两三年后,威灵控股低价私有化了
这个案例,因为香港上市估值很低,实控人应该更不满意了。
但美的整体上市后,公司经营的还不错,投资价值也得到公众认可,按股权算身价,也有几千亿了,这时实控人就未必有动脑筋的想法了.实际情况也是,最近七八年,似乎没看到有什么伤害小股东的迹象。

PaulWu06-05 21:35

感谢分享新的案例,我在10年前都经历过,以上种种是促使我转向合理价格买好公司的原因之一。

点一03-07 09:16

在港股的净现金股,都要拿着放大镜看为啥是净现金。
我发现我之前关注的一个烟蒂股,最近又有朋友光顾,但后来的朋友都不知道当年这个烟蒂股出老千的事情。
我之前还有个烟蒂股,连续十几年派息,有一年突然不派息了,然后就暴跌,估值更低了,更符合烟蒂股了,现在还在底部起不来。
我不是说亚洲水泥会出千,我是目前无法判断他会怎么安排这个现金,所以不太敢买,即使买,也不敢重仓。
很多时候,烟蒂股老板自己生意也不好,这个时候你期望他派现金,他可能期望的是现金放自己兜里安全点(上市公司资金实际控制人是可以挪用的,大不了年末的时候转回上市公司账上,年初转走,也可以找民间资金年末摆账应付审计,也可以跟银行合谋应付审计询问),分给别人多不好。
多跟很挣钱的企业,很靠谱的企业家合作,会轻松很多。
比如腾讯,马化腾特别挣钱,他分点红回购都很轻松,他也愿意与大家分享,当然,得估值比较合理的时候买入。
比如阿里巴巴,前几年确实瞎投资,这两年开始反思聚焦了,马云这个人还是值得相信的,他也很挣钱,市值也就180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240亿美元,净现金700亿美元,一年回购分红150亿美元,未来还有机会稳住继续增长。
比如唯品会,一年13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账上40亿美元净现金,分红回购10亿美元,市值也就98亿美元,长期来看,回报不会太差。

雪山06-05 21:41

买好公司不仅投资结果好,而且系统性的优化了投研过程,大幅减少和猪摔跤的时间,省下的时间去开发新的好公司。

全部讨论

在港股的净现金股,都要拿着放大镜看为啥是净现金。
我发现我之前关注的一个烟蒂股,最近又有朋友光顾,但后来的朋友都不知道当年这个烟蒂股出老千的事情。
我之前还有个烟蒂股,连续十几年派息,有一年突然不派息了,然后就暴跌,估值更低了,更符合烟蒂股了,现在还在底部起不来。
我不是说亚洲水泥会出千,我是目前无法判断他会怎么安排这个现金,所以不太敢买,即使买,也不敢重仓。
很多时候,烟蒂股老板自己生意也不好,这个时候你期望他派现金,他可能期望的是现金放自己兜里安全点(上市公司资金实际控制人是可以挪用的,大不了年末的时候转回上市公司账上,年初转走,也可以找民间资金年末摆账应付审计,也可以跟银行合谋应付审计询问),分给别人多不好。
多跟很挣钱的企业,很靠谱的企业家合作,会轻松很多。
比如腾讯,马化腾特别挣钱,他分点红回购都很轻松,他也愿意与大家分享,当然,得估值比较合理的时候买入。
比如阿里巴巴,前几年确实瞎投资,这两年开始反思聚焦了,马云这个人还是值得相信的,他也很挣钱,市值也就180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240亿美元,净现金700亿美元,一年回购分红150亿美元,未来还有机会稳住继续增长。
比如唯品会,一年13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账上40亿美元净现金,分红回购10亿美元,市值也就98亿美元,长期来看,回报不会太差。

03-07 08:27

管理人的品格对于价值的影响,不是一个占比多少的百分比,而是在评估价值以后相乘的百分比。除了伯克希尔那样的公司,其余99%的公司赚了大钱不分红,则估值都要大打折扣。
不过当下这个阶段,巧合的出现了反向案例,就是以前不分红不重视股东回报,累积了很多的“无效”资产,但因为不分红而没有被定价。
这样的公司因为某些原因转为重视股东回报的时候,就是估值提升和“无效资产”变得有效的双击时刻。$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神华(01088)$ 已经在这个方向上狂奔几百公里。

好文章,退出主业时股权思维打折扣的案例和分析。

“之前我一直奇怪的是,为什么上市6,7年都不像老千,怎么一退出主业就立马变脸了呢?思考的答案是 “正常经营时要考虑形象,也许还要融资,还要小股东支持。一旦功成身退,还能想到小股东的,已经是道德楷模了,偏巧这位董事长不是””。很好的思考,谢谢分享。大股东占$亚洲水泥(中国)(00743)$ 的73%,和全资拥有公司差不多,希望不要这样。但企业这么多现金不特别分红,也没有特别说明未来现金用途,不能完全排除老千的可能。

我觉得,要么大量分散,二三十家公司实控人不太可能联合起来在同一段时间坑小股东,要么投国企,最好是央企,钱都是公家的,管理层没有动力干缺德事,实控人是国资委或部委,一般来说还是要点脸的,不至于全拿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诚信缺失,自己留神。

03-07 00:02

很好的思考!回报小股东文化在我们这样的市场是稀缺的。

03-28 18:44

实控人尊重你,你的股票才是股票,否则极有可能是捐款收据罢了

03-07 09:02

你这个问题,转换下就是,人可靠还是制度可靠?不说你都明白。靠人?老母猪上树。需要可靠的制度和文化。所以,当你和市场有疑虑的时候,股价打折以及打骨折就是自然的。有没有捡漏的机会?可能有吧。是黄金还是大便,只能尝了知道。

太难了。

03-07 09:11

好商业模式,好管理层,好价格,多数人的精力都放在好价格上了,没关心前两个。管理层不行,美股还有恶意并购,把垃圾管理层赶走;AH股没这个选项,疑罪从有,跟人品不行的人合伙做生意,有一万种亏钱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