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是中国唯一让美国害怕的行业,而且缺少有效制裁手段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美国不怕中国的半导体,禁一个光刻机就能让先进制程停工;不怕中国的光伏、风电,因为美国是第一产油大国,出口量仅次于沙特与俄罗斯,发展光伏、风电聊胜于无。

但是,美国害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

1. 大市场驱动品质提升,价格下降

虽然新能源车还有各种不足,一些方面不如燃油车,但中国已经在把新能源车打造成第一大产业的路上,从传统汽车的小弟,即将变成霸主。

那些基于技术原因不看好新能源车的理由,在产业目标面前,都将败下阵来。而且,有了足够大的市场,一定会推动技术的进步。

这几年,国产电动汽车成本的快速下降有目共睹。按照中国卷王们的做法,未来电动汽车最大的配件——电池,续航里程很可能大幅提高,更加耐高温、耐低温,而且成本会更低。

2. 中国企业习惯于吃独食

西方汽车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格局已经比较稳定。不同企业侧重于不同的细分领域,大家都有肉吃,最次也能喝口汤。

比如当年日本车大量抢占了美国市场遭遇反击,现在美国福特、通用,日本两田等企业仍旧活得好好的。

中国人来了,形势会完全不同。看看国内的光伏、风电还有新能源车电池,别说一起吃肉了,这些巨头们的做法就是:我要吃肉,来,把你炖了

3. 同等品质,价格更低,会导致油车市场崩盘

现在,同价位的新能源车和油车比较,虽然短途通勤中有比较高的成本优势,并没有取得全面压倒性的胜利。尤其是长途续航,北方冬天用车方面,完全处于下风。所以,很多国人还是会选择油车。

中国缺少石油,价格高,这一块输给了电车。可是在美国等一些不缺少石油的国家,吸引力不大,也就是说品质差不多的车,他们缺乏足够的动力去选电车。这是欧美日电动汽车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如果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舒适度、续航、用车成本都差不多,新能源车的价格只有油车的百分之七八十,甚至50%,还有几个人会去选油车呢?

等出现这种情况,必然导致油车市场的全面崩盘,最后只留下少数特种领域才能卖得出去几辆。

4. 中美抢夺市场

2023年美国汽车市场,本土汽车占比43.1%,超过以34.52%排第二的日系车。

对于美国来说,汽车也是一大产业。他们岂能甘心拱手相让于中国?

对于电动汽车的生产核心配件——电池,全球已经唯中国马首是瞻。只要把电池搞好了,其他配件都是小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害怕也没用。网传的拜登政府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百分之百的关税,只会延缓中国电动汽车抢占国际市场的步伐,无法阻止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壮大。

当初美国制裁日本汽车能成功,归根到底还是国内汽车业足够强大;现在美国能和中国叫板的新能源车只有特斯拉,而且大量产能还在中国大陆,形势不乐观。只要中国自己不出错,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对于A股投资者,新能源车行业依旧值得看好,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不过要尊重股市的规律,耐心等待机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