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26喜欢:2
Alphabliner高级分析师简·泰德曼在长滩举行的标普全球TPM会议上表示:“700万TEU(标准箱)的订单运力几乎是现役船队运力的25%,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订单。尽管订单量很大,但后果可能并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大。订单上的700万TEU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订单的交付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我们正在考虑未来五到六年的船舶合同,因为航运公司试图尽早锁定船舶订单,以战胜不断上涨的价格。在将进入市场的700万TEU中,绝大多数只会来得很晚。”
随着造船价格的上涨和其他航运板块对泊位的需求,未来几年将不会有大型集装箱船订单。
另一个原因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大型集装箱船的工作寿命首次接近尾声。埃玛·马士基号(Emma Maersk)是第一艘被视为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船只,今年将年满18岁,有许多10000TEU(标准箱)以上的船只进入老旧行列。
泰德曼说:“现役船队里三分之一的船已超过15年船龄,12%的船已超过20年。这些船只在市场上没有长期的未来。在过去,它们的船龄总是不成问题的,但对于超过10000 TEU的船只来说,这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其中许多将在不久的将来被废弃。”
泰德曼还指出,慢速航行可能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运力。
他说:“仅将亚-欧和亚洲-美国西海岸航线的航速减慢1.5节至2节,就会导致吨位需求增加6%-7%,而运量没有任何增长。”
然而,就目前而言,最大的容量吸收来自绕行好望角的交通改道。
他说:“好望角的改道和巴拿马运河的限制迫使船只进行更长的航行。这需要至少增加两艘东西向服务的船只,以保持完整的每周船期表。这意味着每条服务环线的吨位大约增加16%。”
巴克莱银行欧洲运输股票研究主管阿列克谢·多格尼警告称,红海危机对运力过剩的影响有限。
她说:“在红海发生所有这些混乱之前,我的观点是,市场将从12%的新增交付量减少为7%左右的净增运力供给。航运业在第四季度已经出现了运营亏损,所以你可以想象,会采取一些行动,通过报废旧船或减速航行,或空白航班来扭转这些亏损。”
红海改道占用了6%的运力,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因为旧船没有报废、没有减速航行或空白航班,因为路线延长需要吨位。
多格尼说:“因此,即使红海改道持续一年,供应过剩的背景也相对没有变化。 新船交付量在2024年达到峰值,运力管理水平一直很低。从长远来看,地缘政治的推动意味着行业修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出现。最终,我们真的需要看到报废情况的好转。”
然而,集装箱承运商则持更积极的观点。海洋网络船务公司(ONE)首席执行官杰瑞米·尼克松表示,以TEU-mile为基础计算,好望角的改线吸收了16%的运力。
他说:“报废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没有任何备用船只可供租用,闲置船只仅占总供应量的0.3%。所有可用船只都已被部署在线上。”
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约翰逊表示,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运力过剩是一件好事。
他说:“我们为红海所需的额外运力超过了今年进入市场的运力。这种情况正在耗尽运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以比我们希望的更快的速度航行。但是,认为供需应该完全平衡是错误的。这意味着,任何干扰都会立即给市场带来扭曲。”
相反,他认为,航运公司投资增加运力是“因祸得福”。
约翰逊说:“如果没有这些新船,那么我们在处理红海问题时就会面临更多的危机。我们需要摆脱这样一种观念,即我们需要保持供需完全平衡。拥有一点闲置运力,即使是3%-5%,也有助于应对各种干扰。”$中远海控(SH601919)$
引用:
2024-05-17 22:02
根据Alphaliner4月月度报告数据显示,海洋联盟运力占美线的37%、海控美线周运力达到7.7万TEU,依旧是北美航线老大,欧线暂时第三
中远海控 的各航线运力投放占比为:跨大西洋航线2%;美线20%;欧线26%;中东/印巴航线12%;非洲线4%;...

全部讨论

一定不要认为过去几年的拆解量是正常的,06年开始的新造船下水浪潮都已经18年船龄了,对应未来几年的拆解浪潮,今年的海控还不是最佳的海控。等到26,27年新船下水基本完成外租运力大部分退租,资本开支和租赁负债开支大幅下降,现金流爆棚,拆解浪潮来袭名义供给开始大幅下降,新兴市场需求开始猛增,管理层被逼释放利润的那个才是
但是股价方面今年极速上涨之后肯定会有一段长时间回调,如果未来两三个月涨得太高可以高点卖出之后明后年再买回,边走边看

他说:“仅将亚-欧和亚洲-美国西海岸航线的航速减慢1.5节至2节,就会导致吨位需求增加6%-7%,而运量没有任何增长。”

图片评论

六月提价成功返程运力正在提速

图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