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入“窄门”——永新股份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56回复:211喜欢:137

周日下午,割完自家的草坪,开始翻开自己的交易记录。

文章首发公众号《侠影天地》,欢迎大家订阅关注。

$永新股份(SZ002014)$ ,自己是2018年6月间开始持续买进的,至今马上三年了。最早买进还是2011年,后来因为不喜欢公司搞股权激励而清仓。2015年从新疆回来,看见股价涨了三、四倍的永新,自己当时也有点目瞪口呆。

2020年年初的时候,自己账户里,只有两只股票,福耀玻璃仓位60%,永新股份40%。截止2020年6月27日,福耀玻璃让我在20多元的价位全部清仓,账户里只满仓永新一只票。不曾想,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赛道股行情,福耀翻番不止,永新近一年却踏步不前。幸好2020年8月中旬永新涨到12、13元一线,我换仓了1/3的招商银行,当时股价36元。之后又买了75元的顺丰,110元卖出,账户勉强收获40%的收益。要不然,近一年,几乎颗粒无收。

2021年二季度,A股赛道依旧赛道,永新哪怕2020年报、2021一季报依旧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股价仍然没有丝毫的起色。今天的市场,仿佛只有超过30%的年增长才叫成长股,相比市值过千亿的赛道股,往年一些优秀小盘成长股,市场不再待见。高分红的永新,也与老态龙钟的烟蒂股,被市场投资者归于同类。

但我依旧极力看好永新的前景。股票投资,我向来只喜欢入窄门。从来不会去追捧市场的热点,从不追涨杀跌;不喜欢锦上添花,却只喜欢雪中送炭。在今天的市场,自己完全成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另类。

价值投资,在今天的市场,仿佛成了古板守旧、投资失败的代名词,但我还会继续坚持。A股市场,永远不缺新名词、新花样,我看不清许多新兴行业的未来,更看不懂这些行业股票目前的高估值。也许短期的市场,总是资金说话,公募基金经理拥有股票涨跌的绝对话语权,但是这些,并不会改变企业内在的真实价值。

在股票短期涨跌定胜负的A股市场,自己无疑是一名孤独寂寞者,因为短期看,自己总是做错的多。我是一名交易者,但我不会懊恼去年上半年就清仓福耀来满仓永新。我也不会懊恼自己为何不全部清仓13元的永新换36元招行,因为我觉得,当时它们之间的估值,不相上下,在心底,我甚至总是偏爱永新多一些。

虽然我是一名勇于承认错误的交易者,但是,在我看不见公司基本面有任何变坏之前,我只会顽固地坚持自己的初衷。市场所谓的“限塑令”,我相信,不会对永新的产品构成任何的影响。澳洲超市,限塑已有些时日,只是普通塑料袋,商家不再免费供应,顾客必须用自己的购物袋,或者花上一毛钱买个多次使用的塑料袋,或者花一元钱买个超市购物袋,仅此而已。我看不见店家销售商品的包装,有任何的变化。

永新,也许只是二股东奥瑞金持仓太多,市场实在没人愿意抬轿而已。

当前8.77元的股价,2020年每股0.50元的分红,每年10%的净利润增长,市场若给我机会,我只会继续加仓永新。因为15%的年收益目标,在我看来唾手可得。

也许是年龄增长的缘故,我越来越不喜欢高风险的赌局。自己看好的股票,股价低迷不振,正好给我长时间可以陆续加仓的机会。我不愿推荐个股,当前低价位的永新,自己强烈看好,强调一下,也无妨。

我等待自己在永新的投资收益翻番,也许两年,也许五年,这也许就是投资的不确定性吧。

1.15^5=2,这是我投资永新的预期底线。不知这底线,是不是够坚固。

投机的筹码,要有足够的份量!我只喜欢集中持仓。

祝周末愉快!

文章首发公众号《侠影天地》,欢迎大家订阅关注。



精彩讨论

天地侠影02-28 22:14

的确,初心难改;但愿,明年依旧。文章是2021年写的。

天地侠影04-02 17:12

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我不具备完备的会计知识。就永新来说,我只关注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除了2021年新项目投产,其每年的经营现金流普遍高过净利润一个多亿,有的年份甚至两个亿。对于固定资产只有十个亿的永新来说,我个人认为,公司是折旧过度的。反应在ROE上,这几年一直在提高。其它的细节,我不在乎。

天地侠影04-05 16:12

对于高分红的企业,ROE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对于制造业企业,我喜欢看ROA, 总资产回报率,永新股份维持在11%水平,我认为是非常优秀的。

天地侠影04-05 16:22

关键是没有成长,2018年挣5个亿,现在也还是挣5个亿。成长为王,单纯的6%股息,也就6%的年收益。

celavies2021-06-07 20:09

$永新股份(SZ002014)$     永新说实话不熟悉,但观察行业和公司财务特征,聊点题外话,供大家讨论。表观看历史报表和券商盈利预测,永新应该是稳定行业中的稳定增长(10+),估值和同行比目前合理(ROE15+,PB<3)。如果想赚稳定增长的钱(1.15^5=2),不是不行,忍耐力要比较强,因为估值不仅仅锚定行业,还要锚定系统性风险(大盘水位),每年的增长需要叠加水位涨跌,因为增长有限,如果估值稍微买高就需要忍,当然如果涨跌都能忍,问题也不大。不过从做选择的角度来讲,类似财务特征的品种还比较多,即从机会成本来考虑,考虑到投资风险偏好(大概率是风险厌恶性),可能有更优秀选择(比如财务特征类似同时能提升估值的)。
       其实市场曾经出现过类似形态提估值$伟星新材(SZ002372)$ 的品种,我认为比较有参考意义,伟星新材同样在苦逼的行业,财务特征和永新差不带多。我记得曾经几年前估值是不到20倍PE,这没有问题,因为建材行业这个估值还是偏高的,但大家看看现在他的估值,基本和消费品齐平,甚至更高,同时成为QFII经常光顾的公司。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让公司类消费的属性得到充分体现,几年观察下来,我认为有几点:1、毛利率(一直维持在消费品的区间,而且原材料波动下也没有下来)。2、上市之后除了首发融资,再没有向市场要过钱,同时每年大比例分红,ROE长期维持在30左右。3、行业下游虽然是建材行业,但现金流维持极为惊人,收益质量很高。4、整个公司管理文化重心在渠道管控,末端控制力极强。
       举这个例子不是说永新也能够一定提升估值,而是想说永新如果要有超越稳健收益的增长,并享有估值提升的过程,需要向市场展现出类消费品的财务特征,比如:
1、极少向市场要钱(永新07、12、16年三次融资,相比伟星从不融资)或高ROE(永新roe15+,伟星30+)或高分红(永新和伟星分红率都比较高),永新15年之后累计分红10个亿,融资16年1.473亿(伟星15年后累计分红37个亿,0融资),总体回报永新是大于索取的(目前市值44亿,20+PE,相比伟星380亿市值,40+PE),永新当年融资可能也是因为市场在高点。

2、资本支出或更新有轻资产特征,至少不依赖资本支出。永新15年后记录的资本支出,按项目统计5.4个亿,目前固定资产余额8个亿,每年折旧费用1个亿。永新以8个亿资产撬动27亿收入(相比伟星新材用12个亿固定资产,一个亿年度折旧,撬动50多个亿收入,超过10个亿净利润)。

3、毛利率不太受成本波动,永新和伟星均符合(伟星毛利率45+,净利率20+,永新毛利率22+,净利率10+),当然伟星可能毛利率安全垫更高一些(绝对数高)。

综上,永新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伟星市值是永新的10倍,不过市场的偏见不太可能一个晚上就扭转,尤其是基金对市值小于50亿以下市值可能直接略过了,同时讲类消费品的提估值绝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伟星可能用了5年证明自己),本人不持有永新,但会加入自选观察库,有点讽刺的是,这个市场很大可能是要永新市值超过100亿以后,才会加速上涨(市值通过基金门槛)。

全部讨论

2021-06-06 19:12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下周进场,我也喜欢上了这家公司。

2021-06-06 17:58

追逐热门股是亏钱最快的一种方式。
所以,虽然自己很看好新能源金属锂的未来(当然之前认知不足错过了),但是,现在这种热度就只是看看就好。

2021-06-06 17:41

也许大资金认为永新无法保持10%的增长

最后一句扎心不

2021-07-26 23:01

大侠,你不去关注热点的原因其实也是因为你财富自由了,走文件路线!没有自由的现在还耗不起,所以追热点才能尽快完成财富积累!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2021-06-12 13:51

买股票永远是买的想象力,现在这个侠影真的跟这个企业老总一起上班的感觉了。

2021-06-12 13:48

赛道也不行,市场里比这种公司好的多的去了,这个公司也就业绩增速相对稳定,但分红高,说明老板也不想发展,因为毛利低,做加工的,在目前大宗商品成本高企的周期里根本就是没什么机会的。这个公司如果是一个激进型老板,外加热一点的赛道,那这个公司天花板就会高,ROE可以把想象空间打满。而目前这个样子,只能说是鸡肋股。谁买谁知道。$永新股份(SZ002014)$

2021-06-12 10:08

奥瑞金早几年举牌永新,但是没成功控股,现在是不是属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如果股价上去,会抛售吗?这个是不是对股价形成潜在压力?

2021-06-10 07:36

1.15^5=2 老师可以这样理解:净资产收益率15%*5次方(5年)=2倍收益 对吗?

2021-06-07 10:17

买入5%仓位,下跌10%增加至10%仓位,下跌20%增加至15%仓位买满。50倍市盈率卖出,试验一下唐老师的策略在这个股票上好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