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88回复:85喜欢:119

$上海机场(SH600009)$ 

在去年3月份的一次访谈中,张坤曾复盘过当初投资上海机场的逻辑,并将其视为自己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他对上海机场投资逻辑的独到解读,初读之下颇为惊艳:他认为,上海机场本质是一个微信一样的基础平台,能够零成本地锁定大量高价值的客流,从而通过流量来变现,是绝佳的商业模式(附原文访谈片段如下)。

必须说明的是,我个人非常钦佩张坤的长期业绩和专业能力;但这份至今仍在广为流传的“上机流量平台论”,细想是存在不小瑕疵的:

首先,张坤认为上海机场的流量成本为零,其实是从销售费用的角度考虑的,而非总的营运成本。然而,无论是机场建设的高额折旧,还是机场人员的薪资,都是机场为了“获客”而需要实实在在付出的真实成本;由于机场的设计产能有限,单客成本被分摊下降到一定程度必然遇到瓶颈,必须重新通过大额投资扩建来进一步“获客”。

其二,基于物理公共基础设施的商业平台没有、也不可能有互联网平台的网络效应和双边市场效应。这点不作过多阐述了。

其三,机场的“流量变现方式”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限制极大。

众所周知,机场的收入分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收入。航空性收入方面,我国民航局的各项收费标准都是固定的,将飞机单架次收入限制在约3200元/架次水平,旅客的“ARPU值”则卡死在30元;2019年,在满负荷运营的情况下,2019年上海机场的航空性收入仅为40.8亿,光靠航空性收入完全无法覆盖高达54亿的营业成本。

非航收入方面,机场实际上非常依赖于少数能够高效盘活商业价值的租客,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免税运营商。

在1月份那份著名的“掀桌子”补充协议之前,卖方分析师在研报中常津津乐道的一个数据是“面积仅占航站楼1%面积的免税商业,就为上海机场创造了37.88亿的免税提成收入”;其实这组数据本身,就隐含一个重大不利事实——上机的利润几乎完全来源于它的第一大租客,其余租户贡献的利润微乎其微;此外,由于机场航站楼必须留出诸多功能性区域,上海机场航站楼的“可出租商业面积”,其实本来就只有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另外,机场整体资产在上市公司和集团母公司公司之间的分配,本就是一笔算不清的账。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许多潜在的“流量变现方式”存在的前提,是相关经营主体首先得在表内。

在这一点上,上海机场上市公司与集团母公司之间的分配已经算是同行里较为清晰的了,但仍有许多优质现金流资产放在表外(如物流公司、停车场),或是仅作为上市公司的联合营投资贡献部分投资收益(广告和油料公司)。这也导致失去免税收入的2021年,上机在国内航线已基本恢复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实现扭亏。

机场固然是很好的商业模式,浦东机场本身也绝对是中国乃至世界级的核心资产。但对于上海机场的投资者而言,以上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不可否认的是,放眼未来五年,疫情总将过去,我们总能看到年利润回归50+亿级别的上海机场,但当前价位对应的值博率,个人认为参与的意义并不大。

精彩讨论

杰西1232021-09-14 06:58

跌了找跌的理由,涨了找涨的理由,结果理由都是一个,因为一张嘴两层皮

海洋popzzy2021-09-13 19:36

而且张坤吹的房东议价能力已经被证伪了,这才是最大的逻辑变化,而为什么被证伪也是因为机场是国企

茅台赶紧给我腰斩鸭2021-09-13 19:29

然而坤坤卖了。。。易方达的一个基金经理说机场逻辑发生很大变化

竹蜻蜓_20202021-09-13 20:50

人家是出1000亿买走当老板了。上机你能买走当老板吗?你能随便开除昂贵的员工吗?你能涨价吗?你能不减免租金吗?

钟晓渡2022-03-29 17:59

是的...其实有点理解有些人买央企国企只看股息率

全部讨论

2021-09-14 06:58

跌了找跌的理由,涨了找涨的理由,结果理由都是一个,因为一张嘴两层皮

2021-09-13 19:36

而且张坤吹的房东议价能力已经被证伪了,这才是最大的逻辑变化,而为什么被证伪也是因为机场是国企

然而坤坤卖了。。。易方达的一个基金经理说机场逻辑发生很大变化

2021-09-14 00:00

机场的主要缺点是重资产、扩张有限……至于商业变现途径,其实还是不错的,航空性收入基本上覆盖成本支出,非航中的餐饮零售、特许经营(免税)、机场广告、航油分成、机场物流,拿到的都是实打实的现金流……但上海机场的机场广告这块,外包给了德高动量,自然要分一半出去,其实它完全可以自己去经过这块,甚至做得好了还可以往别的机场去延伸……机场物流这块也是分了一大块场地给东航,集团收租。机场也是有规模效益的,旅客流量达到一定量级,其广告变形、免税变现等的议价水平都是不同的,不过它没有互联网的马太效应,但机场也好在重置成本高,长期客流量稳定,除了这次新冠影响,就是08年金融危机下,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减少都非常有限!而且长期看即使在饱和情况下,依然有个位数的旅客流量增长(参考英美日主要大城市的机场)……是极佳的长期收租型的投资标的!

2021-09-14 14:40

坤坤的上机逻辑是2020年前市场的主流逻辑,甚至是“掀桌子”补充协议前的主流逻辑。但当时我一直存有两点疑虑:1.为啥国外的著名机场无法享受相同的估值?为啥国内的几个大的机场也无法和上机媲美?就是因为上机处于上海,出国流量多吗?2.上机的利润几乎都来自于免税业务的贡献,这太单一了,也太危险了。
虽然有此顾虑,但总的来说认为上机的逻辑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依旧看好上机。于是当疫情期间上机大幅下跌时,我也是跃跃欲试,想乘低买入长期仓位。期间也是做了几个波段,赚了点盒饭钱。
直到“掀桌子”补充协议横空出世,让我大跌眼镜,上机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也是令世人震惊。庆幸自己躲过了这一劫。太险了。$上海机场(SH600009)$

2021-09-16 12:05

当年深入研究得到的逻辑如果不是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又怎么看得出来,又怎能被人广为理解?!反过来说,现在很多貌似坚不可摧的“逻辑”,是否也是如此的漏洞百出?股市投资最大的风险是固执己见,然而另一个最大的风险又是放弃独立思考,难哉!我能想到的可行措施就是放弃快速暴富的思想,深思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致趋势,追求模糊正确并跟随大趋势,恰当分散投资,不用杠杆。

2021-09-13 19:35

最大问题就是机场不是私企,要考虑平衡和共同富裕,如果机场是私企,那么上机股价现在应该翻一倍

2021-09-14 14:55

同一年巴菲特是卖出机场

2021-09-13 23:26

怎么看坤坤的蓝筹精选持有40%仓位的白酒,您持有白酒股吗?

2021-09-13 20:08

机场商务模式理解的不深,但个人理解1.成本为零是否可理解为:机场固有资产建成可不再重复建设,已有资产的变现成本为零?2.依赖少数高运营店创收,一方面高运营店规模会不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否说明上海机场还未找到流量表现的绝佳场景(类似腾讯未找到游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