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医药是不是见底了?该咋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去年底,券商在策略会上都跟咱们讲什么「春季躁动」。现在好了,就算今天新能源、医疗小躁了一把,但咱们谁也不敢动啊,生怕徒手接飞刀了。

但没关系,咱们看下基金经理在2021年四季报里是怎么评价这两个板块的。

先说新能源。由于多数新能源基金经理并没有经历过牛熊,这边就看4个老炮或大牛基金经理的观点。讲太多大家也看不过来。

(1)汇丰晋信陆彬(汇丰低碳):「基于基本面和估值的投资策略,动态把握2022年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机会。」

点评:大家仔细去品,什么叫做动态把握。说白了,就是要精选子赛道甚至做波段。

有朋友说,远望你这属于咬文嚼字,强行理解。那这里再摘录一句陆彬2020年四季度报告:「超配了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两者差别是不是很大?

(2)农银汇理赵诣(农银新能源):「对于光伏行业,在估值已经很高的情况下,性价比相对较差;于新能源车,仍然属于确定性和增长速度都是非常高的板块,但从板块的角度会出现分化。」

点评:赵诣讲的跟陆彬讲的意思差不多。只是赵讲得更细一点,相对更看好新能源车

(3)前海开源崔宸龙(前海新经济):「短期不排除波动继续持续的可能性,但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将会继续坚持投资主线。新能源运营商商业模式改善,我们会关注新能源运营企业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点评:讲的意思也差不多。相对更看好新能源运营行业。

(4)华夏郑泽鸿(华夏能源革新):「看未来三年,个人认为有较大收益率空间。但看半年或者一年,因为静态估值在高位,完全有可能迎来波动或者短期跑不赢其他指数,就像 2021 年的白酒和医药行业。因此,建议投资者降低短期新能源收益率的预期,眼光放长,摆平心态。」

点评:郑泽鸿基本讲到位,已经把我的观点诠释完了。

关键是,郑泽鸿在去年上半年之前持续看好新能源,但到了下半年,新能源大涨后,一直在提示风险。现在也得到了验证,是讲良心的。所以我觉得他的观点参考性最大。

不过,我也分析了郑的最新持仓,大概率是继续紧扣新能源,并没有什么巧妙的调整。

最后看下4个新能源经理近1年的净值走势(红线是新能源指数)。

简单点说,除了崔宸龙的前海开源新经济,其他3位的业绩几乎等于新能源指数,甚至还不如指数。

可能是因为规模太大,难以作出超额收益,也可能是因为新能源板块竞争太激烈,市场足够有效了。具体不确定,有待观察。毕竟这个板块涨得太快太猛,缺少一种沉淀。

我的观点就三,鲜明,不讲车轱辘话:

(1)目前而言,选择崔宸龙的正确率可能要稍微大于其他几位。

(2)如果郑泽鸿有专访或直播,可以关注一下他对行业的观点。

(3)跌到这个点位,新能源可以中小额定投,前提是你在新能源行业仓位很小,有足够子弹能捱到年底。不是因为今天大涨才这么说,前两周我就是这个观点。

其实大家可以简单算下,即使一家新能源公司前期高点是60倍PE,近期已回撤了15%,今年利润再增长30%(保守估计),到年底就是40倍PE。

对于一个空间极大的行业而言,这个PE已经非常合理了。

。。。。。。

最后简单讲点医药。对医药基金经理四季报的点评(上)见这篇:《是时候种树了!》

这边补充两个医药基金经理观点:

(1)工银赵蓓(工银前沿医疗):「香港生物医药板块已进入估值相对合理阶段;未来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或仍会维持在较高增长状态,从估值性价比的角度目前已进入有吸引力的阶段。」

点评:相对客观,之前赵蓓也没有这么明确的提示。赵是我们很早之前就挖掘的一批优秀医药基金经理。唯一的问题就是她的规模从200亿增长到300亿,也很大了。这次四季度调仓,也缺少了前两年的那种灵动感。

(2)徐**(国***健康):「四季度由于医药暴跌,我们在11 月就开始加仓医药,主要是生长激素、OTC 等。」

点评:徐也是良心基金经理,去年医药高点明确提示医药消费整体的风险,表示会降低医药仓位。

而且他确实也是这么操作的,相较于其他医药基,更重视估值保护。但为了规避医药风险,在风格上也有所漂移。

但这次明确表示加仓医药,观点有了很大转变,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

顺便一提,这里隐去基金经理姓名,是不希望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太大,影响我们投资,绝非不乐于分享。

所以,结合医药基金经理上篇,我的观点不变:医药下跌一年多后,整体估值越发合理了。是值得中额定投的。

至于中欧葛大妈,几乎已经躺平。去年就开始跑输医药指数了。从去年6月高点至今,中欧医疗-31%,落后于医药指数的-26%。工银医疗稍好些,为-24%。

有朋友说了,回头医药反弹了,中欧医疗会不会反弹得最猛?不好意思,我并不这么认为。

事实上,这次葛大妈四季度的调仓换股没看出任何妙招,甚至高位买入了片仔癀,相当于追涨了中药。

即便如此,居然有很多基民把葛大妈买成业内规模第一,力压坤子。可能基民们都是抖M吧,就喜欢这种虐待的快感

恰恰相反的是,前两年很多机构资金就因为规模而抛弃葛大妈了。

今天格雷厄姆指数依然2.04。继续种树。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创作者中心   #逆势抗跌的医药基金有哪些?#   #2021基金四季报解读#   #新能源#   $生物医药LOF(SZ161726)$  

全部讨论

2022-01-25 02:15

加仓生长激素?!长春高新砸盘的莫非就是他吗?

2022-01-25 02:21

国泰基金徐治彪,管理规模60亿

2022-01-24 23:01

开始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