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晨报0510|煤炭、交运、中远海能、家电、主动配置、医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每周一景:西藏 拉萨河

点击右上角菜单,收听朗读版

今 日 重 点 推 荐

【煤炭】再迎布局时刻,地产基建悲观预期或扭转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煤炭板块估值的重塑正在途中,背后反应的不仅是煤炭行业深刻供需结构变化,逐步“公用事业化”,而且也反映了稀缺无风险收益率的高股息资产投资策略的问题。

动力煤:4月底价格重拾涨势,预计在5月中下旬前维持震荡行情,底部超越800元/吨已经明晰。4月底动力煤价在回调几天后重拾涨势,黄骅港Q5500平仓价837元/吨,较上周上涨14元/吨(1.7%)。化工季建材共同补库带动煤价缓慢走高。我们认为这也侧面印证了1月10日《煤价底部确认,高股息助力板块估值重塑》报告中煤价底部800元/吨的判断,中期市场煤的价格底部或已经探明。展望后市,随着这一波下游非电煤补库的结束及华南区域雨水天气的增多,整体需求改善趋势可能会更加趋缓,更多需求端的改善可能仍要看迎峰度夏电煤旺季来临后,预计时间节点可能就在5月中下旬,价格有望重拾涨势。

炼焦煤:6月淡季前可能还有一次提涨,2024Q4价格有望创23年新高。随着4月以来钢铁企业需求恢复下,开启量价齐升,焦煤焦炭也结束了年初以来持续降价态势。焦煤由于更强的供需态势,4月以来提涨已经达到了300元/吨左右,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主焦煤价格已经高于头部焦煤上市企业的Q2长协价约2100元/吨,预计随着后续涨价态势的持续,Q3长协焦煤价格有望继续上调,意味着上市头部企业Q3业绩将恢复明显增长(2023Q3长协价为1900元/吨左右)。3月焦煤进口量回落,当前三港库存、焦化厂库存、钢厂库存分别处于202.8万吨、623.02万吨、706.86万吨的极低位,价格底部的供需结构极其脆弱,供需两端的变化可能都会导致价格大幅反转,我们甚至可以更乐观地预计,全年焦煤价格高点可能比2023年更高。

行业回顾:1)截至2024年5月4日,秦皇岛港库存为485万吨(-3.4%)。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2170元/吨,港口一级焦2137元/吨(2.4%),炼焦煤库存三港合计218.5万吨(7.2%),200万吨以上的焦企开工率为69.08%(0.16PCT)。2)澳洲纽卡斯尔港Q5500离岸价上涨0.3%,北方港(Q5500)下水煤较澳洲进口煤成本低54元/吨;澳洲焦煤到岸价261美元/吨,较上周上涨5美元/吨(1.8%),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较澳洲进口硬焦煤成本高11元/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进口煤大规模进入;供给超预期释放。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再迎布局时刻,地产基建悲观预期或扭转,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交运】五一出游再创新高,天气影响航空增幅——航空市场五一小结与后续展望

五一出游再创新高,短途出游增长显著。五一假期出游在高基数下继续增长。据文旅部测算,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五一假期出行客流创历史新高。据交通部统计,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3亿人次,日均同比增长2%,较2019年增长24%。较2023年,公路+2%,铁路+1%,民航+8%;较2019年,公路+24%,铁路+23%,民航+11%,疫后短途出游增长更显著。

五一航空市场:雷雨影响客流增幅,票价如期同比回落。1)量:五一假期预售自4月中旬启动,OTA机票查询与预订量同比显著增长,且考虑2023年五一假期航班量仍受限,节前业界预期客流将显著增长。而临近假期受雷雨天气航班取消影响,节前未现出行高峰,且假期日均航班量低于春运高峰期,航空客流同比仅增长8%,低于预期。2)价:考虑高票价基数效应,以及天气影响下航司降价刺激临时出游,五一假期票价如期同比回落,行业客座率同比上升至超80%。预计节后有短期低谷,后续市场将逐步恢复淡季水平,需求将仍具韧性。

淡旺季明显将持续,航司灵活经营保周转稳收益。2024年以来淡旺季特征愈发明显,春运量价创历史新高,而3-4月淡季经营承压。预计该特征将持续,航司较2023年更加重视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旺季,出游需求持续旺盛,航司机队周转恢复较为理想,且航司积极收益管理,旺季供需恢复良好保障票价市场化效应显现,票价与盈利中枢上升。淡季,公商需求仍具韧性,但国际富余运力,特别是部分宽体机,仍增投国内致淡季供需承压,航司在保障机队周转的同时,努力稳定淡季票价中枢,叠加油价压力,航司普遍淡季经营承压。

国际增班将继续推动淡季供需恢复,提示市场预期逐步回落低位。长期而言,中国航空需求长期空间巨大,空域时刻瓶颈持续,票价已基本市场化,且航司已理性显著放缓机队增速。待供需恢复,长期盈利中枢上升仍将可期。过去一年,航空市场淡旺季愈发明显且将持续,旺季供需恢复良好盈利中枢已上升,淡季需求仍具韧性但宽体机增投致供需及经营承压。目前国际航班较2019年恢复已超七成,年底或超八成,国际稳步增班将继续推动过剩运力消化以及淡季供需恢复。提示,资本市场预期已逐步回落低位,拥有优质航网的航司长期价值逐步凸显,建议关注逆向时机。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行业政策、油价汇率、增发摊薄、安全事故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五一出游再创新高,天气影响航空增幅——航空市场五一小结与后续展望,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交运中远海能(600026)Q1扣非业绩大增,下半年乐观可期

维持增持。油运业产能利用率已处阈值,未来数年供需将继续向好,景气上升与持续将超预期,具有业绩估值双重空间。建议放低短期波动关注中枢趋势,逆向投资将提升投资体验感。维持2024-26年净利预测72/86/94亿元。维持目标价23.54元,维持增持。

2024Q1扣非业绩同比大增四成,符合预期。2024Q1归母净利12亿元(+13%),扣非同比大增40%(23Q1卖船非经收益超2亿元),符合预期。1)外贸油运:2023-24Q1单季业绩对应VLCC TD3C TCE均值为3.4/5.2/3.1/2.9/4.2万美元,24Q1淡季不淡,毛利12.2亿元,同比持平,考虑VLCC老船淘汰符合预期。2)内贸油运:24Q1毛利3.7亿元,同比增三成。3)LNG:24Q1净利近2亿元,继续稳定。4)财务费用:积极优化债务结构,24Q1同比缩减1.5亿元。

盈利中枢上升,下半年乐观可期。过去两年油运运价与盈利中枢上升,但贸易节奏仍短期影响季度波动。2023年春节后原油贸易节奏积极,驱动23Q2 VLCC TCE高企,油运公司盈利表现亮眼;而下半年中东减产油价高企抑制贸易需求,导致运价中枢承压且旺季不旺。2024年油运市场产能利用率已处阈值,供需继续向好,而减产与油价影响边际减弱,贸易节奏恢复正常。提示24Q2高基数效应,同时船东对下半年旺季运价中枢预期乐观,盈利中枢将继续上升。

未来数年油运业景气上行,公司股东回报将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实施高管股权激励,彰显景气上行信心,将助力盈利弹性展现与市值管理提升。2023年公司分红率提升至50%。考虑2023年有非经影响与未来两年行业景气上行,预计未来公司股东回报将继续改善。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环保政策未严格执行,地缘形势,安全事故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远海能(600026)Q1扣非业绩大增,下半年乐观可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家电】板块业绩表现亮眼,估值有望迎来提振

营收稳中向好,盈利能力提升:2023年家电板块收入/利润分别同比+8.2%/+15.1%,2023Q4同比+11.0%/+17.0%,2024Q1同比+13.9%/+16.0%。其中2024Q1白电、清洁电器、显示、厨小电收入+9%/+22%/+12%/+10%。在我们核心覆盖的29家公司中,2024Q1有6家收入超预期,13家业绩超预期,主要集中在白电、清洁电器板块。

拆解超预期背后,我们有三大发现:1)白电内外销共同发力,其他多品类依靠外销提振:内需并非如市场预期的在所有品类中都表现出疲态,白电内销增速快于外销,2023年炎夏、补库等因素均有所提振;外销的拉动在黑电显示、清洁电器和智能家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且2023H2海外增速明显高于H1;2)品类越具备刚需属性,越拥有穿越经济波动的能力:高渗透的成熟品类经营更稳健,近几个季度均实现平稳增长(如白电、黑电显示、传统厨电);低渗透的成长品类分化明显,其中越偏刚需的品类表现越好(如清洁电器),越可选的品类相对承压(个护按摩、集成灶);3)竞争格局是决定盈利的关键,格局优化下板块盈利提升:2022Q1至2024Q1,家电板块每个季度业绩增速均好于收入增速,净利率每个季度都实现同比提升,剔除原材料波动影响外,竞争格局是决定盈利提升的关键,大权重的龙头公司(尤其是白电)更注重利润的考量,并未发起大规模的价格竞争,稳定向好的格局为板块盈利提升提供了保障。

多重视角下,家电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可期:2023年各公司Capex投入稳健,大部分未有资本开支大幅提升的情况,整体现金流表现健康(部分白电公司现金流波动较大与销售商品收到现金的比例有关)。Q1大多数公司机构持仓比例均有大幅度提升,板块分红比例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52%(+2%),且有11家公司发布了2024~2026年的分红指引;此外,有7家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股权激励计划,显示出回馈股东、对后续发展的积极信心。

投资建议:1)板块估值有望提振,白电长期经营稳健;2)品牌出海大势所趋,抢先布局企业具备优势;3)地产预期又起,产业链板块迎来催化。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板块业绩表现亮眼,估值有望迎来提振,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主动配置】看多化工、医药、有色、电新、地产、非银

排名高低方面,化工、医药、有色、电新、地产等居前。截至2024年4月30日,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行业有:化工、医药、有色、电新、地产等。综合得分排名靠后的行业有:传媒、建筑、消服、商贸、煤炭等。

边际变化方面,医药、地产、石化、有色、银行等排名上升。边际变化有时比排名结果更有信号意义,一般建议重点关注排名较高且边际改善的行业。本期打分表中医药、地产、石化、有色、银行等行业排名提高较多;另一方面,建传媒、机械、电子、农业与消服等行业排名下降较多。

权重敏感性方面,化工、医药、有色、电新、非银与地产等行业在不同权重下的平均排名居前。为评估权重组合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分析三种不同权重组合下的排名结果差异度大小,据此判断排名结果的一致性,即其对权重选择的敏感性。目前化工、医药、有色、电新、非银与地产等行业在不同权重下的平均排名居前,而传媒、建筑、消服、商贸、煤炭、汽车与建材等行业的平均排名则相对靠后。

风格动线方面,典型金融地产排名升至首位。必选消费与周期资源排名均有所上升,分别居二三位。典型成长和可选消费以及典型稳定行业排名小幅调整。

风险因素:模型设计的主观性,历史数据有偏,回测时间较短,超额收益均值回归,高换手无法实现,量化模型局限性。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看多化工、医药、有色、电新、地产、非银,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医药】逐季改善可期

多重影响交织致2023年收入增速5年新低,单季度环比已在好转。医药板块2023年、2024Q1营业收入分别增长0.8%、-0.3%,在部分行业疫情高基数、集采扩面、行业整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板块收入增长承压,但从环比趋势看已经有所收敛,随着上述因素压力消除或趋缓,全年收入增速有望前低后高,环比持续恢复。多个细分领域增速筑底,景气度有望环比提升。2023Q1-2024Q1的5个季度收入下滑细分行业分别为4、6、7、9、8个,过去的2个季度下滑呈扩大趋势。展望未来2个季度,疫情高基数逐步消除,集采影响逐步削弱,行业规范常态化,2024Q2-Q3环比有望持续改善,预计——①景气度维持高位:创新药、创新耗材;②景气度有望逐季回升:院内处方药、院内诊断、零售药店、设备招标;③景气度整体平稳个股分化:中药OTC、流通;④景气度止跌企稳至有望好转:血制品、传统耗材、原料药。

费用结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随着集采和行业规范的推进,院内直销业务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至2024Q1化学制剂和中药处方药作为典型代表销售费用率均创新低。但在收入承压的情况下,2021-2023年主要医药制造业均保持了研发费用率的提升,逐步改善了一直以来对营销依赖过大,研发投入不足的的结构。同时,过去3年疫情正向拉动需求的CXO、诊断、疫苗等行业在需求高峰扩大产能和增加人员,疫后相关需求大幅减少,此前的投入资产开始减值,存货跌价计提、应收账款计提明显提升,预计2024年已近尾声。

政策暖风不断,有利支撑行业回暖。①4月上旬,北京、广州、珠海相继出台促进医药创新政策,继“创新药”2024年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后,预计各地将陆续出台配套政策。②3月国务院发文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目前部分地区开始摸查与上报工作,广东出台具体方案,驱动医疗设备招标复苏。③药店统筹政策落地推进,2024Q1财报结果进一步体现正面影响。④人工骨关节、胰岛素招标规则和结果优化。

聚焦“创新”和“改善”主线。①创新政策暖风不断;②医疗设备招标有望逐季恢复;Q1后全年增速有望向上;业绩平稳增长的低估值标的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集采和整顿影响或超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逐季改善可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今 日 报 告 精 粹

01、地产:库存去化,拉开大幕

02、地产:杭州-政策的再度加码

03、交运:五一出游再创新高,天气影响航空增幅

04、化工:供给增速放缓,需求预期改善

05、医药:看好环比改善趋势——医疗(非药)板块财报总结

今 日 报 告 精 粹

01、英华特首次覆盖:涡旋压缩机龙头,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02、基金研究:细分赛道冠军界定与精选图谱

推 荐 阅 读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