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银行 | 1月金融数据点评:新增社融好于预期,信贷结构持续向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数据概况:2021年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58万亿元,同比多增2252亿元,贷款余额同比+13.1%(增速环比下降0.1pc);社融新增5.17万亿元,同比多增1207亿元,社融存量同比+13.0%(增速环比-0.3pc) 

1.居民贷款超预期多增支撑信贷。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58万亿元,其中企业贷款继续呈现中长贷多增、短贷少增趋势,而居民贷款超预期多增。从企业短期融资看,企业短贷同比少增1944亿元,票融同比多减5001亿元,我们认为兼有短端利率上行提高融资成本,以及信贷额度优先照顾中长贷及居民贷款所致。企业中长贷延续此前趋势,同比多增3800亿元。居民贷款同比多增6359亿元,大超市场预期,其中短贷贡献了增量的主要部分。判断原因在于:①年初资本市场及部分城市房市向好,可能有部分居民杠杆资金参与其中;②2020年1月受春节+疫情影响,居民贷款存在低基数效应。从最新监管动态和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表述看,居民消费贷及房贷存在监管收紧可能,居民贷款多增可持续性待观察。
2. 贷款和未贴票贡献社融主要增量。1月社融同比多增1207亿元,增量超出市场预期,并未出现市场担忧的信用快速收紧情况。存量社融增速环比下降0.3pc至13.0%,呈现稳步退坡趋势,符合市场预期。从当月增量贡献来看,主要来自表内贷款和未贴票。其中,未贴票同比多增3499亿元,判断开年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交易、结算等需求推高了开票规模。而由于2021年专项债计划未提前下达,因此去年政府债券形成高基数效应,同比少增5176亿元拖累本月社融。
3. 居民存款出现“搬家”现象。1月M1增速环比上升6.1pc至14.7%,货币活化速度显著上升,与信贷需求向好、开票活跃度增加相呼应。同时也因为2020年1月包含春节,形成了M1的低基数。1月M2增速环比下降0.7pc至9.4%,与信贷表现相背离,同时1月居民存款同比少增2.76万亿元,与居民贷款多增相背离,说明居民存款可能边际上从银行流向了资本市场和房市。
投资建议:1月金融数据与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体现出两点:①政策层面,前期刺激政策缓步退坡但不急转弯,收紧节奏慢于市场预期;②经济层面,贷款利率、信贷数据、开票情况等均指向经济复苏仍在继续且动能强劲。这样的政策+经济组合边际强化了银行股景气度回升的投资逻辑。当前时点银行股攻守兼备,继续推荐一线龙头: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其次推荐有转债逻辑作为潜在支撑的二线优质标的,如光大银行。然后是相对滞涨的优质大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
风险提示:疫情防控成效低于预期,经济复苏强度受压制。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1月金融数据点评:新增社融好于预期,信贷结构持续向好》,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报告名称:《1月金融数据点评:新增社融好于预期,信贷结构持续向好》

发布时间:2021年2月9日

发布机构: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报告分析师:

张   宇(国君银行) 证书编号 S0880520120007

郭昶皓(国君银行) 证书编号 S0880520080005

袁梓芳(国君银行) 证书编号 S0880519060001

更多国君研究报告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备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国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国泰君安证券销售交易部:

华北地区:莫言钧 010-83939863

华东地区:潘一楠 021-38676548

华南地区:刘令仪 0755-23976062

法律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硏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节选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