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包(食品)包装行业的一些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6回复:39喜欢:25

大家都知道永新和海顺都曾经是我买过的股票并且在雪球专栏里都有深度分析。最近两家公司都出了2021年报和2022Q1一季报,业绩都不能说太好,但是我发现很多人都在纠结个别季度业绩波动,动不动就是公司藏业绩或者故意洗澡等等。2021年8月份我自己对药包和食品包装行业有一些深度思考,贴出来供大家参考,仅代表一家之言,我们还是要去理解产业背后的根本逻辑,财务数据只是用来验证商业逻辑是否通顺,而不可死扣财务数据来验证自己的投资逻辑没有问题,也就是常说的买了股票不断寻找证据来强化自己买入逻辑。

其实包装业过去两年我研究的是比较多的,这两个股票一个是药品包装,一个是食品包装,他们两个在各自的领域已经算是龙头了,永新是20亿的营收,海顺是7亿多的营收。永新我在去年赚到了一波,大概是7块多到12块多,这一波实际是一个估值修复。海顺我在去年挖局到之后蹭到了疫苗瓶的概念,大概赚了一倍不到,实际上赚了情绪带来的估值提升的钱。

这两个公司背后的逻辑都是集中度的提升,我在以往的分析中也一直在跟踪这个态势,但是很遗憾的是像永新集中度提升几乎已经被证伪,那么失去的便是未来的成长性,这个行业门槛太低,中小企业产能无法出清,特别是疫情时期,政府出于稳定就业的需求会再次放低监管让这些小作坊复苏,所以整个行业就显现出进入容易,退出容易,所以行业的准入比率几乎没有,这是非常致命的,用巴菲特的一句装逼话就是没有护城河。

所以这么多年永新能做到以往的业绩客观来说不错,但是也只能止步于不错,在这样的一个行业中管理层能做到的就这么多了,再加上国企机制,所以天花板已经到了,所以这个行业本质变成了永新在产业链中游,上游面对的是油价波动,下游面向的是食品巨头,虽然客户很认可他,但本质上我们得认识到这门生意的本质就是赚加工费,虽然卖的是各种包装商品,但实际只是一种低附加值的加工费,唯一好一点的时候客户很认可他的,所以即使上游油价涨的厉害,但客户还是愿意给他一个相对固定的利润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门生意的本质,行业进入成熟期+公司无法提升集中度+本质上赚取的是加工费,这三点封死了永新的上限,最近出了半年报,业绩不及预期,虽然上半年原材料上升的厉害,但营收也下滑,投资者用脚投票,股价创出一年新低,永新的未来最多也就是一张收息的债券了,行业和公司都没有成长性,二级市场给予的估值折价也就可以理解了。我在去年赚到了一波,今年年初又再次少量仓位介入,其实这就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不去研究新行业,以为守在自己的能力圈能再次等到兔子,最终6月份亏损出局,但去年赚的多,所以总体这个票还是盈利的。

海顺新材相比永新股份,优点是医药行业门槛稍微高一些,盈利能力也好一些,但是缺点是他的营收规模比较小,今年再次重仓参与是因为去年创了新高之后股价腰斩,所以再次介入。这个股票的逻辑就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来的国内药包行业集中度提升,从目前来看,这个逻辑还在,但是需要时间去兑现,之前出了半年报业绩预告之后,股价也随之大跌。这个公司目前最大的逻辑还是集中度提升+新产能释放,但是整体上市场空间也不是特别大,新产能完全释放之后大概总的净利润可以做到3个亿,目前市值30亿左右,就看你自己的预期回报率,我选择离场是因为我有更好的投资机会,但是药包行业的门槛只是略高,整个行业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恒瑞的高端之前也和我说过,海顺的产品还是比较烂大街的,除了冷冲压高阻隔那一块。所以低估可能是有一点的,但是极大的市场空间也是很难的。

之前也和安姆科的一个采购总监聊过,整个包装行业本质上很难有规模效应,所以安姆科能成为牛股,也不一定值得参考,他们走的是一路并购之路,成长为一个集团化的巨无霸。所以总结下来包装行业,就我研究的这两只股票本质上还是赚取的加工费,在产业链中还是出于低附加值,没有定价权,如果是一个高景气度的行业中,那么整个产业上游、中游、下游都可能有机会,但是在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中,如果集中度无法提升的话,实际上我们得承认极大概率不是成长股。$永新股份(SZ002014)$      $海顺新材(SZ300501)$     

精彩讨论

worldtree2022-05-03 17:32

1.说到点了,本质上还是门槛太低了。(山河的技术门槛可能高点,但他那个本科生研发团队能搞出来么)。    
2、客户资源算是个小壁垒,类似汽车产业链,你推荐的微光股份也算,都需要认证。客户少了,规模效应也搞不起来,收购同行获取客户算是个快捷途径。
3、近一年处于中游的行业日子难过,哪怕市占率超过一半了,还是难过(可能客户是国外巨头的好一点吧)。 海顺和山河这种中游,最怕熬到上下游都舒坦了,营收还是那么点。

扶苏19892022-05-03 19:56

赚钱以后不盲从,不盲目自信,还能分析可能的风险,可以的。

实际上,真正的好公司的成长逻辑一定是成长上去并能巩固自己的优势,在行业里不断提高份额,并不丧失毛利率。否则都是阶段性的成长,逻辑不够硬。

包装行业的特点就是稳定,但是这种稳定如果没有足够的毛利与竞争优势,那么成长以后就会变鸡肋。

全部讨论

2022-05-03 18:39

2022-05-04 14:03

永新股份 海顺新材 食品包装,医药包装

2022-05-03 22:26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