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索罗斯:你应该在大多数人不敢买股票时买,在绝大多数人不敢不买股票时卖掉。
感谢楼主分享!真正好文!深刻,理性,客观。
我班门弄斧做点补充。分析自2007年至今十七年的市场,周期诚如马克斯所说如钟摆,在中点不停留即估值永远不会停在合理区间,摆到乐观的区间又容易过分乐观(高估之后更高估),如2007年10月6124大顶和2015年6月5178杠杆牛,之后摆到悲观区间又容易过分悲观,如2013~2014年1849铁底,2016年1月熔断底,及2018年2450和今年初的2665点,钟摆的幅度、时间、时机等无法预测也无法准确感知,这是诸多“不知道”。
正如你文中所说,我们不必追求猜测甚至预测那些确切的牛转熊和熊转牛时机,因为就像可笑的神剧台词“八年抗战开始了”,别说抗战,就是解放战争后期,平津战役或淮海战役时期,伟人们估计还要打四五年,因为国民党军队仍有几百万,事实上后来不到两年就完胜了,可见创造历史的伟人们也没能力预测周期。但一点也不妨碍他们做为领袖领导一支军队一个ZD取得最终胜利。
我们大体上能够“判断”市场的高估区间和低估区间,尽管这个区间可能是模糊的、不准确的,还有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市场和社会由于人的参与同样复杂。
追求这个模糊正确的判断,可以借助全市场的风险溢价或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溢价。格雷厄姆用全市场市盈率倒数(格老叫盈利率)除以无风险利率(十年国债收益率),称格雷厄姆指数,但我认为做分母的国债收益率极低时(接近零),或极高时比如10%以上,这个格雷厄姆指数是失真的,而极低如欧债,极高如九几年中国国债和存款,都发生过。其实还有个更好的算法,不用除法,而用减法,即全市场或沪深300指数的1/PE减十年国债收益率,有人叫股债利差,有人叫权益资产风险溢价。因为全市场的聪明钱、大资金不论社保基金、保险机构资金和国外资金,不像A股市场上炒股的人们,它们当资产来买,看的是中长期收益。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1月,自认为低估区间有投资价值时期,我几次在雪球发文,表明态度,同时也以行动加仓。如23年11月7号发文: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当前市场第52次破3000点纪念)网页链接,和24年1月23日发文:破2800后谁在买?谁在卖?网页链接
等等多篇旧文,多次提醒球友们,我们既使做不到“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也要做到别人恐惧时,我绝不能更恐惧。
大师们的话,逻辑上是相通的,如索罗斯说买卖股票时机,大意是:你应该在大多数人不敢买股票时买,在绝大多数人不敢不买股票时卖掉。与巴菲特的贪婪恐惧说,异曲同工。
道理虽然明白,怎么把握,全在自己。都做到知行合一,就没有七亏二平一赚的铁律了。
$沪深300ETF(SH510300)$ $沪深300(SH000300)$ $沪深300ETF(SZ159919)$
引用:
2024-05-16 10:08
文/CxEric
身在此山中
当我还是一名新手的时候,我喜欢问老股民:牛市/熊市长什么样?最常见的一个回答是:到时你就知道了。
经历这些年观察,我对这个答案有些质疑,我认为牛市/熊市长什么样,“到时”“当时”你是不知道的——你往往是“过后”才知道。
牛熊市是一种事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