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0心阳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大眼兄,中环战略战术出现偏差是显而易见的事。有三个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沙特合资合同至今未签,项目也就未能动工,不知道广州电池项目进展情况,厂房建了没,是不是仍然一片草地?在硅料下行周期,不知道中环囤硅料干什么,是不是过早认定硅料见底?

热门回复

囤料肯定是失败的了,无需讳言。
只是很多年前有位前辈告诉过我一句话,一直牢牢记住到现在:
高位出利好,一定往外跑
低位出利空,拼命往里冲

前两点信息我真不掌握。不方便发表意见[大笑]
单说囤料。我一直在说本质上并不是主动囤(硅)料,中环是专业硅片TOB。当前行业转型N,中环几乎是唯一市场N型硅片供货商,N型会带来高库存(公司高层亲口说的),公司一再强调公司在N型硅片的技术储备方面已经达到了千余品类,最新一次是说达到1800个。公司认为一根硅棒要分割成不同品质的品类,才能实现最高经济效益。由于目前市场N型电池技术还比如单一,累库就形成了。所以我认为中环囤的都是方棒。
这是也为什么对照硅业分会的开工率数据和机构给出的销售数据,一直都有一个剪刀差的根本原因。
因此本质上中环不是囤料,囤下的是非硅成本,包括高纯石英砂。特别是后者,目前看一直是在涨价。
实际上,全行业都不可能规避N型硅片制造的这个特点和难点。一般而言,单一的一体化和其它专业化友商,都难以避免N型ONEPASS率低的问题。很难做到中环这样的经济性。
所以说这是双刃剑,暂时来看虽然拖累中环的业绩,从长远看是中环的护城河,致胜法宝。和和计提的新疆硅料资产一样,中环囤下的都是将来的利润[大笑]。$TCL中环(SZ002129)$

n型为啥会带来高库存??

现在是需求早期,大米的功能是温饱,买家也只肯付温饱价,商家的米则是好坏搭配进来的(相当于一根硅棒的头中尾),所以现在的策略是只卖糙米(头尾棒),存起精米(中段棒),这样做的结果是,大量精米库存,年底暂时按糙米价格计价,形成账面减值,可以这么理解吗?
希望想要吃精米(topcon提效需求)的客户,时间段能与中环的库存大致匹配,不影响周转,否则精米只好当糙米卖,就是实亏了。
关注高开工率的可持续性。

晶科这个事,竟然在市场上毫无波澜,我发了一个消息源,估计被限流了。

是啊,为啥N型会带来库存?其实这是公司公开路演中高层公开说的,事实上公司已经苦口婆心了,资本市场依然不认账。我就只能苦笑了。
我的理解是,多样性和差异性是N型电池技术的基本特征,打个比方,TP和HJT两种不同的电池技术,前者是高温工艺,后者是低温工艺,两者在对硅片参数和特性方面的要求,TP对杂质方面的要求,特别是金属和氧杂质的含量特别敏感,而HJT低温工艺适用薄片,对少子寿命和高纯性要求高,正好形成了互补性。所以同一根N型单晶的不同部位,正好分别适配两种电池技术。当前HJT电池技术相对滞后,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想把单晶回炉再造,就形成了存货。
当然我也不是专家,这只是我从公司的诸多公开信息中提炼出来的结论。
至于回炉,说这话的人根本不了解晶体制造。沈总说过,回炉也不是不可以,那不等于从头再来吗?
是啊,一根优质的N型单晶,怎能说回炉就回炉?当眼硅料下跌到6万上下的时候,非硅成本占比巨大。折合成每吨成本大3万。回炉就等于大把钱抛水里。
这下该回过味来吧?$TCL中环(SZ002129)$

晶科这个,是不是意味着大家都有能力开始210n,中环技术优势并没有带来价值,就已经被同行追上了?

问题是210硅片从哪来,不要中环的,反而是利空吧,说明大家都能自己解决大硅片问题。

这么点出货量对应百分之95的开工率?生产出来计提用亏损用?

形势倒逼晶科上功率700+。182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