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2喜欢:24

最近读到保罗克鲁格曼对中国经济的一些点评,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靠谱的,这位老兄是普林斯顿的教授,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和众多研究理论的诺奖经济学者中,克鲁格曼影响力是很大的,主要原因是他的文笔非常好,被称为凯恩斯之后文笔最好的经济学家,所以也就成为纽约时报的专栏经济学家,通过媒体,他的影响力也就超越了学术界了。他又被称为经济乌鸦嘴,一个原因是他预测到了1997年的经济危机,另外原因是克鲁格曼讲话非常直接,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的批评是直接了当的,并不会考虑到类似政治和关系和社会影响之类的,可以还是一个学者的本质吧。

回到正题,克鲁格曼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是中国目前的产能过剩是比较严重的,并且中国未来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提升经济,消费和生产的不平衡很严重,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更多要依靠创新来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不能再延续过去的投资推动的模式。他讲的内容确实逻辑非常清晰,也基本符合经济常理。

真正良性的增长一定是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通过无底线的通过延迟劳动者的劳动时长,推动大量的无回报的投资来推动的增长其实已经不适合今天的中国经济环境了。

有很多网友会用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增长来回应或者反驳,其实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恰好证明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只要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过去就能得到答案,在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之前,整个经济停滞了很多年,我们有记忆的人都会记得,这些年中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几乎是没有变化的,10亿人口中9亿农民,而农业本身总产出不会有太多变化,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肯定是不存在的,这也是经济停滞的原因吧。

而改革开放这40多年,实际上就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40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大量农民变成工人,带来的大规模工业化的过程必然会让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增长。

而走到今天,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要进一步的推动基本无潜力可挖了,中国经济要再进一步,毫无疑问必须要依靠创新,依靠降低制度性成本,依靠创造更多的需求,目前其实整体是是面临这个机会的,自动化,信息化,AI的发展其实是存在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但我们还面临一些制度性的问题,比如教育,比如知识产权保护,比如劳工保护等等,其实这些变革一方面可以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可以解决经济不平衡的问题,更重要是能够提高中国普通人的获得感吧。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会在这个平台上震荡和停滞,一旦能解决,就能突破瓶颈,真正意义上成为发达经济体了。

精彩讨论

看好股市的新人06-15 18:10

如果同意克鲁格曼对中国经济的观点,就不该再持有银行股。

燕山野人06-17 07:40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不一样,不可能是完全开放的自由贸易,讲的是贸易平衡,比较优势,单方面输出产能根本做不到,各国都会保护自己的核心产业,如汽车,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关税只加到21,这是因为他对我们也有很大的汽车出口,像土鸡和印度,就毫不留情直接拍死,还有老美,其实包括巴西南非甚至好基友俄罗斯都在对中国汽车出口加设关税或者贸易障碍,因为中国对他们是贸易出超,他们本国也有汽车产业,所以只有将中国消费市场做大才是在国际贸易中有说话的底气,纯粹的生产国在国际贸易中没有底气,或者能够在技术上超越,和进口国形成技术代差,本国无法生产,只能依赖,用成本优势去冲击,否则遭受贸易保护是必然的

看好股市的新人06-15 18:43

要等真实的坏账大部分出清之后才有可能。问题在于银行实际上有很多的僵尸资产,这部分资产不但出清很难,每年还会因为连利息都还不上,通过借新还旧之后,资产规模还在扩张。
银行出清僵尸资产,或者说彻底出清这部分坏账,必须通过优质的新的资产注入,这种资产在哪里呢?

不见不06-15 18:41

10个饼有9个饼在两个人手里!剩下一个饼八个人分!如何改变?最好的办法就再做20个饼每人2个饼这样大家都能吃饱!虽然前面两个人手里饼依然多但影响不那么大了!

再次绽放06-15 18:45

办法有只是不用

全部讨论

如果同意克鲁格曼对中国经济的观点,就不该再持有银行股。

克鲁格曼点评他们自己的过剩产能就不会这么说了。
本质上讲就是世界不讲求自由贸易了

06-15 18:41

10个饼有9个饼在两个人手里!剩下一个饼八个人分!如何改变?最好的办法就再做20个饼每人2个饼这样大家都能吃饱!虽然前面两个人手里饼依然多但影响不那么大了!

06-15 18:45

办法有只是不用

西部大开发到与东部均衡水平的话,GDP再拉7个涨停板无压力,这哥们何以得出无潜力可挖的论断
世界范围看,发达经济体最简单粗暴的指标就是没有城乡差距、我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6-15 17:52

这个咱们不是早就认识到了吗,也在做,当然结果只能等。按大家预期2030就能看到明确趋势了。

06-16 00:11

他的预测特别多,失误也特别多。卖字的,不要当真

06-15 18:25

中国的增长就是后发国家工业化的过程,当然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但有很多特有的缺点。远远没某些人认为的神奇

老美大众共认的他的纽约时报评论,专业内高且晦涩难懂,到你这里变雅俗共赏。另外他同意战略误判,底色看不懂吗?他反对塔锅对埃及搞颜色革命,误伤灯塔形象,给地区留下混乱,认为那里该当其(发展阶段)命。本质不了解?

06-15 18:20

要么改变分配模式,促进消费,提升生产效率;要么等技术提高促进生产效率提升,但与外的交流和引进正在不断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