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更變成份股 內房佔比再上升

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恒生指數公司去年12月中就恒指成分改革進行諮詢,恒生指數公司在2月27日(周五)收市後公布季度檢討結果,恒生指數成份股將加入$阿里健康(00241)$$龙湖集团(00960)$$海底捞(06862)$ ,成份股由52隻增加至55隻。國企指數方面,指數成份股由52隻減少到50隻,加入碧桂園服務(6098)及農夫山泉(9633),剔除中國海螺創業(0586)、恆安國際(1044)、華潤燃氣(1193)、以及曾經是股神巴菲特的愛股,「三桶油」之一的中石油(0857)。至於近日備受關注的恒生科技指數,加入海爾智家(6690)及萬國數據(9698),剔除丘鈦(01475)、心動(02400)、易鑫(02858)及貓眼娛樂(01896),成份股由32隻減至30隻。此外,恒生綜合指數、恒生神州50指數及恒生滬深港通灣區綜合指數的成份股也作出調整。

是次恒生指數的調,新加入恒指及國指的股份,她們的主營業務都是在內地,令指數的「香港元素」減少,值得留意的是恒指的內房股越來越多,計入將會加入的龍湖集團後,恒指成份股將會有4隻內房股,7隻本地地產股。在這7隻本地地產股中,不少都有拓展內地業務,其中又以恒隆地產(0101)近年的業務重心已轉到內地了,進一步增加重了指數的內房比重。

回顧歷史,地產行業其實是香港經濟的寒暑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香港百廢待興,在1956至1957年間,曾經有多達5-6百間地產商,經過汰弱留強後,在1970年代初,香港有實力的地產商紛紛上市,第一梯組包括長實、新鴻基(0016)、恒隆、合和、大昌(0088)等華資地產「五虎將」,然後是恒基(0012)及新世界(0017)分別取代了合和及大昌的位置,成為第二代的「五虎將」。華資地產商的出現,挑戰當時英資的主導地位,其中最精彩一役是1972年10月30日,周錫年爵士及華資地產商華懋王德輝爭奪牛奶公司控制權,史稱「置地飲牛奶」事件。當年置地以兩股面值5元現金,交換牛奶股東手上一股面值7.5的股份,雙方於報章上作出廣告戰,一時成為市場焦點。最後,置地最終奪得牛奶公司的控制權,當年牛奶公司的銅鑼灣的冰廠地皮及薄扶林的牧牛場地皮,已變成今天的溫莎大廈(皇室堡現址)及置富花園了。

不過,英資地產的風光日子並不長,隨著華資地產商日漸成長,在70年代未至80年代之間,出現多宗經典的華資地產併購英資企業的案例,包括李嘉誠在1978年收購九龍倉集團(0004)股份,持股量一度超過怡和及置地,最終由英資的匯控(0005)出面,要求李氏將九倉股份轉讓予包玉剛,造就一代船王「登陸」,並引發日後的「船王負傷慘勝,置地含笑斷腕」的經典案例。另方面,匯控亦投桃報李,促成長實收購和記黃埔,成為日後長和系日益壯大的契機。

時移世易,華資取代英資的故事早已落幕,置地及怡和早已遷冊至新加坡,在香港的影響力已不大如前。隨著時代巨輪進,今時今日已變成由中資取代華資,譜出新的香港股市的新篇章。

#盯盘无聊冒个泡# #最佳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