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年未涨的吉利德科学和五年50倍的IMMU看生物医药投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回复:19喜欢:14

之前和球友讨论了$吉利德科学(GILD)$     这只股票近8年的走势(基本没涨),但是我要说在2014-2015年我观察的近百只生物医药股票中,真正能到今天跑过吉利德的标的只有个位数几个,其中还包括了被吉利德200亿美金收购的immunomedics, 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成长标的是$Seagen(SGEN)$ ,而恰恰他们都是ADC领域。

我要强调的是,在2014和2015年,美股市场(那时候说实话香港以及A股并没有成体系的biotech,甚至A股目前都没有成气候)对ADC往往持批评态度,认为市场有限,毒性很大。当时市场最普遍看好的是CART,而甚至产业也是这么认为的,吉利德耗资100亿美金收购了kite, 新基也巨资收购了JUNO,而当时声势不亚于kite的蓝鸟估值最高估值也接近百亿美金,股价最高150元,目前是4元(蓝鸟我还短暂持有过),另外还有一杆明星股很多已经退市。我现在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种价值毁灭。如果听信了当时市场的分析去重仓了CART,我觉得结局是可以设想的。

而话题回到吉利德,8年未涨是不是好投资?我想说,这至少绝对不是坏投资,因为这8年吉利德每年都贡献相当不错的股息分红收益,所以如果8年一直持有获益其实是相当可观的,而另外9成医药公司经历了彻底的价值毁灭。吉利德是有战略布局失误的,并且我认为吉利德不涨的重要原因也是多年前100亿美金的CART投资事实上放到现在看就是投资了一个寂寞、冲动和情怀,如果是更早期投入ADC等实体肿瘤领域, 其将完全不是如今的市值。站在2015年角度事实上人们也完全没有能力去想到K药居然是一个一年能卖到200亿美金的单品,另外也无法预计2019年末的疫情将mRNA推到了风口浪尖成就moderna这种接近百倍股的诞生。

说了那么多偏悲观的例子,我们再来2014-2015年谈谈生物医药我观察标的中的飞升者,比如immunomedics, 2015年长时间徘徊于1元-2元,其2020年被吉利德收购时的股价是90元附近,也就是说不到5年时间,涨幅高于50倍!

所以在如今这个市场下,不断提醒自己,生物医药九死一生(9成会价值毁灭),完全就看布局和选择的眼光(以及很重要,也需要一定的运气)。任何最动人的故事,都需要一款产品最终在效果和市场上占领制高点来证明它的价值。所以一定要时刻看看自己标的手中的管线哪些会成为下一代的革命性药物。

生物医药必然是一个常青的赛道,对此必须要充满信心,但是作为这个赛道的投资者,它真的很难,繁荣的时候我们讲讲故事和激情,萧条的时候我们讲讲知识和历史。

全部讨论

2022-03-08 22:38

但你好像换股的频率是每个月几次

2022-03-08 22:32

选择一部分资金做生物医药ETF,在高速发展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2022-03-09 22:54

谢谢分享

2022-03-09 17:08

你的大神走了吗?

2022-03-09 14:15

所以安全边际很重要

2022-03-09 11:45

其实这次新冠的超级大赢家辉瑞也没涨多少。

2022-03-09 10:08

在医药投资中,价值判断一定要不断的修正,不断的去重新评估,这就是医药投资的难度。因为医药不是消费品性质,无法几十年如一日,此文的标题其实正是我对医药常青的赛道的看好与认知,但同时必须认识到,吉利德8年未动,IMMU5年超50倍的背后是9成biotech归于寂静。biotech投资中分散的意义也很重要,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但无论如何,如同前20年恒瑞做的那样,做一个药成一个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甚至我认为下个时代中,低质的follow将被彻底淘汰,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只有市场上质量最优的药品可以赢者通吃,拿走几乎全部市场。

2022-03-09 08:00

好文,收藏。
$首创环境(03989)$ 新西兰资产正在竞拍中,预计20亿澳元价格出售,最新消息是美国资产巨头kkr领投,03989目前市值只有23亿港元,只这一项新西兰资产出售后即可变现20亿澳元,公司的主力资产位于中国大陆,新加坡资产也准备以5亿美元出售,公司盈利但多年没有分红,预计总公司私有化该公司,巨大的盈利空间,大咖关注一下。

2022-03-08 23:51

和铂医药那个时候说一年5年都可能,最后7块多跌到3块多,现在又换了个票吹了。雪球真的是吹票的大神多。

2022-03-08 22:21

跟游戏行业有点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