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9喜欢:3
回复@fdtz: 平台是新药研发的引擎和基础,和铂的这个平台是2006年建立的,发明者是英国和荷兰的科学院士,在生物领域囊括除诺贝尔以外的几乎所有重磅奖项。而且这个平台主要依托教授和大学,当时应该是王劲松博士在赛诺菲任职研发总监期间看到了这个超级历史机会,可以说是直接抢先赛诺菲一步,就把平台剥离并纳入并成立上市公司,如果是一次公开市场的公司收购的话,恐怕是难以承受的高价。这某种程度也是对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历史性机遇(就像现在和铂的价格一样)完全不可复制。你可以看到在16年王博完成这次绝对的捡皮夹交易后,赛诺菲赶紧18年以48亿美金收购了一家全人源开发平台,又在今年11亿美金再收入了一家。在国内的生物制药企业,目前还没有一家拥有这样的高水准平台。药明生物根本也不具备,药明是协议引进,OMT的所有权利都在目前的LIGAND手上(所以我也说24亿美金的ligand是纳斯达克绝对的十倍潜力股,最近华润在花钱引进ligand的技术)。说实话是市场看不懂,和铂这个平台的价值未来爆发的潜力可以大于目前整个药明公司,对于真正有能力的创新药企,CRO和CDMO就是行业最低层次的公司。你看哪一个重磅药是在药明CRO做出来的,尤其是靶点发现和抗体筛选,这种尖峰的课题肯定是企业内部来完成的(如果是真正的创新药企的话)。所以国内我觉得只有之前的康宁杰瑞可以讲清楚自己的抗体筛选和发现,目前的和铂更是拥有自己的世界级领先平台(整个公司三分之一人在抗体早期筛选部门,这是什么概念,这才是真正的创新药企)。这个平台不是国内企业不想卷,是药明都没有资格卷。所以当和铂获取了这个以后,人才完全虹吸了,整个公司300名员工,230多名博士,你见过这样比例的公司吗~$和铂医药-B(02142)$ $信达生物(01801)$ $百济神州(06160)$//@fdtz:回复@nomage:认真读了两只小鼠的故事,有两个疑问,虚心求救:1. 感觉和铂的全人源平台只能算一个优秀技术吧,不能决定一个公司的成败,毕竟比故事里的先驱落后了20年左右。换句话,其他不具备这个平台的生物技术公司,也可以通过授权或找cdmo解决吧,感觉还是有很多选择的。比如,药明生物通过收购OMT也具备类似的全人源平台吧,这类技术的价值感觉在药明这样服务性公司更能发挥价值。2. 和铂的管线感觉都较有差异化和潜力,为何其他的药企不关注这些靶点和适应症,是和铂BD人力好高人一筹(如何留住这些高能力人,企业文化?创始人魅力?感觉和铂靠钱是指不上了),会不会和铂的管线风险太大,其他人觉得不值得卷,还是其人人没好平台没能力卷(结合第一个问题的疑问,觉得不至于其他人就找不到全人源平台)。总之感觉和铂有逻辑,但又没想通逻辑。真心期待指教。
引用:
2018-10-05 15:43
诺奖之后,重游《两只小鼠的江湖 (全集)》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21-10-31 10:15

请教一下:2006年建立的平台,公司介绍合作及使用此平台的机构或厂家也不少了,为何到现在都见不到一款重磅的抗体药从这个平台孕育出来呢?

2021-10-31 00:18

n大嘉和如何啊?嘉和技术负责人都换了~

2021-10-30 23:24

受益匪浅,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