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大幅裁员,维密或惨遭停播:能干掉你的,根本不是你的对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 | 木沐

公众号:职场木沐说(ID: mumushuo2017)

最近甲骨文(Oracle)因业绩下滑,大幅裁员的消息引发热议,无独有偶,知名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也被曝,其最大的招牌维密秀或将停播。

作为各自行业领域的霸主,甲骨文和维秘曾拥有着比别的企业更多的优势,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其实这并非偶然。

2018年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在接受采访时的回答,似乎预兆着这家公司的格局观会导致今天的败局。

他说:“中国是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威胁/竞争对手,不能任由中国培养出比美国还多的工程师。”

面临竞争时,甲骨文想的不是努力发展和提高自己,而是竭尽全力遏制对手,避免被超越。

这样的胸怀和格局,最后只能导致自己坐井观天,逐渐丢失竞争优势,业绩萎缩引发裁员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网页链接

甲骨文创始人:不能让中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01

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人

最终会被自己打败

如果我们梳理下近些年甲骨文的商业动作,不难发现它到底输给了谁?

10年时光,历史即被重写。

云化大势所趋,在其他对手早已在发展云计算的快车道恣意奔跑时,甲骨文却因为自己的傲慢与固执,轻而易举将宝座拱手让人,退出了主流市场,令人唏嘘。

再来看看维秘如何走下了神坛。

据外媒报道,维密CEO近日暗示维密秀面临重大调整,或将停播,收视下滑及销量锐减或成这次调整的主要原因。

维密秀最早于2001年播出,当年收视人次为1240万,为该秀历史最高纪录。

但连续6年维密秀收视下跌,近2年跌破500万,去年更是只有327万,创下历史最差成绩。

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似乎道出了实情。

维秘秀的落败,总结几点关键因素:

1. 新鲜感丧失

一年一度的维密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不懂翻新,存在感也越来越低。

2. 不再重视实力,以次充好

维密曾一切以实力说话,连顶级模特都以能登上维密舞台为荣,但如今维密却启用大量网红,质量下降,导致观众不满。

3. 内衣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差

只有热度,产品质量却越来越差,不足以挽回流失的消费者。

看看这些昔日王者,就算是在曾经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从未落马,却完全因为自身的不思进取,轻轻松松把自己消磨成一副好吃懒做的模样。

世间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

即便你曾一度领先市场,

即便你毕业于985/211名校,

即便你曾在500强或大平台供职,

当你一旦开始刚愎自用,自我为大,被傲慢蒙蔽双眼,被偏见左右思维,用封闭取代开放,用无知阻碍前进,关上了面向外部的大门时,成功之门也将被紧紧关上,不管你乐不乐意。

▲ 长按二维码一键进入《前辈的工具箱》

02

越是稳定,越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所谓稳定,意味着少有变化,没有挑战,不管你工不工作,工作质量如何,也照样领工资。

这听上去让人艳羡,但其实不过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自我麻痹,失去对外界世界变化的敏感度,更废掉了你曾经练就的一身“好功夫”——你的能力正一日千里的退化,而你却完全不自知。

就拿这次甲骨文大幅裁员900人的主要部门——中国区研发中心来说,一向以工作轻松著称。

据称,在甲骨文公司每满一年,每周在家工作的时间便可增加一天,也就是说,如果能满5年,那么一周五天工作日都不必去公司上班,有些team,甚至一年都见不到几次。

这样看来,《财经》杂志曾提到,“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被分配的业务通常比较边缘,并非核心业务”,该说法就比较能说得通了,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没有创造力的团队,此次900人被连锅端是早晚的事。

甲骨文前员工,曾如此评价老东家:“对有的人来说是天堂,但对有的人来说是煎熬。”

那些无法忍受煎熬的人,选择离开,另觅东家,而那些自以为是天堂的人,则留了下来,最终却难逃集体裁撤的厄运。

要知道,甲骨文对研发人员的招聘门槛相当高:据说必须在清华、北大、上交、复旦和北邮这五所学校读过本科才有资格进,而同时又必须具备硕士学历。

而本次裁员对象,正是这些在当年的大学毕业生中都是精英的高学历员工。

如今的他们,大多年过35岁,在人才市场中年龄尴尬,眼高手低,竞争能力下降,却期望拿到与甲骨文时相同水平甚至更高的薪酬,正像是痴人说梦,想不出来他们除了自降身价,会被什么财大气粗的接盘侠收留。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曾经的精英们在“稳定”中,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最终活成那只被温水煮熟的青蛙,岂不悲哉。

在你一门心思追求稳定时,“稳定”二字,已逐渐成为最不稳定的风险。

它有如黑夜里海上的暗礁,说不定下一秒钟就会要了你的命,让你绝无任何翻盘的可能。  

03

居安思危,设立目标

学历,能力和成绩都只能代表过去,而无法确保现在。

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力和行动力才代表未来,它能让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随时可以离开的底气。

央视原主持人张泉灵,2015年决定离开工作了18年的央视,她说:

“我要跳出去的鱼缸,不是央视,不是体制,而是我已经在慢慢凝固的思维模式。”

我真心为张泉灵勇敢走出舒适区,接受新挑战而拍手点赞。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设立生活目标,或树立想要赶超的对手或标杆。与其说是对手,不如说是一面镜子,它时刻警醒我们要不懈努力,突破自我。

在这个任何领域都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不要像甲骨文那样,只知遏制对手,而要学会和他人良性竞争,学会“见贤思齐焉”,不因他人的成功而愤愤不平或怒火中烧,反而虚心学习他人强于自己之处,如此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和成功。

职场有句话: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

今天的你是什么样子,其实是由3年前你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你的抉择必将决定3年后的你。

也许你现在的生活足够舒适,工作不错,薪资也令人满意。

但不妨经常问问自己,如果有一天遭遇裁员该怎么办?失业后能不能顺利找到下一份工作?目前的资产能不能应对突来的变故?

这样一想,你就知道该如何做好准备,未雨绸缪,在变故来临时才不会自乱阵脚,惊慌失措。

写在最后:

英特尔公司前CEO安迪·葛洛夫曾说,创新是唯一出路,淘汰旧的自己,否则竞争将淘汰我们。

不要等到一艘船出现漏洞开始进水时,才想法寻找救生艇离开。

人生无处不精彩,没有停止的风景,只有停止的思想。

你总怪时代抛弃你,殊不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是你先封闭了自我,放弃了奋进,远离了世界。

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请停止为自己的不努力,不想改变再找借口吧,因为那除了暴露自己的无能,无知和懒惰,什么都没有。

作者简介:木沐,清华大学MBA,LinkedIn专栏作家,10+年大型跨国公司高管经验,专注于职场和个人成长领域研究。关注微信公众号: 职场木沐说 (ID: mumushuo2017 ),轻松获得超实用和接地气的个人成长干货。

 END 

我们邀请了各个领域中 TOP 5%的优秀前辈,共同打造了《前辈的工具箱》这一经验分享专栏,以深度访谈形式,提炼出他们的职场经验值,传递于你们,帮你成为与前辈同样厉害的人。

《前辈的工具箱》囊括了职场咨询专家,自媒体KOL,营销界大咖等众多前辈,每个人都倾囊相授,使出十八般武器,从人际沟通、解决问题、学习方法、协作技巧、形象打造等各种不同维度,提供给你切实有效、可复制、可应用的宝贵经验值。

未来三年内,我们会将这个专栏将持续更新至1001期,邀请业界顶尖前辈,与你共同成长,欢迎订阅。

▲ 长按二维码一键进入前辈的工具箱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与1001位前辈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