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空轻拥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喜欢:7
如果不是国内民航业的非市场化限制,也就是说如果空域 航权能够有序市场化开放和民航业市场化破产重组,春秋航空理论上是十几年看不到天花板的一家公司,所以春秋的最大价值是高速成长性,即便是受制于诸多非市场化的不利因素,过往非疫情年份春秋也体现了这一点,这是两者的第一差异性;我更看重的是第二点,春秋航空显著优异的经营管理能力,国内似乎都找不出几家,我能想到的比较大的是美的,这是保证企业高利润率和扩张性的第一要素。

热门回复

指导谈不上,民航本身在国内渗透率就很低,廉航就更低了,国际上有可参考的构成比(20%)。中国如能保持国运和稳定,民航较长时间能够保持年均5%以上的增速,可参照西南 瑞安的发展历程。与欧美相比,中国可能在800公里以内有高铁的冲击,但同时中国也有更为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未乘机人群,同时东亚 东南亚的高人口密度,也为区域性廉航发展提供庞大空间。

春秋是家优秀的企业,努力经营不断增长,分红说明也注重股东回报,缺点可能是经营环境不佳(民营企业总有限制尤其最近若干年)。
京沪高铁很难说是家企业,大秦铁路/广深铁路是前车之鉴,现在估值不算太便宜,等更便宜的时候当烟蒂吸两口还行。

[抱拳]很详细,受教了,国内航空公司进入东南亚国家发展有什么政策限制吗?比国内如何?

十年看不到天花板如何理解?可否指导下谢谢[抱拳]

不能更赞同。

春秋常年深耕日泰等国,现阶段主要服务于国人和华裔,在其国内发展具体政策我也不太了解,我的想法比较简单,中国的蓬勃发展会极大的带动区域内的经贸文旅往来。

市场化程度高一点,疫情期间的集中度都能提高很多

后面几年好几个扩建的省会机场投入使用,以现有的飞机增速根本满足不了,到时候时刻资源也不像现在这样宝贵了

同意您的观点,航司非市场化竞争,导致管理效率体现的不够充分!另一点,春秋航空的增速很难超过固定资产的增速,资金储备也会制约春秋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