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历史净息差下降周期的银行经营情况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6回复:81喜欢:44

历史上银行有3次净息差大幅下降的周期,分别是:

第一次周期:2008-2009

第二次周期:2015-1016

第三次周期:2021-2023

下图是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的历史净息差走势,投资者可以清楚的看见红色方框内净息差的下降。

我们看看这3次净息差下降周期的银行经营表现

第一次周期:2008-2009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央行一年内降息5次。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7.47下降至5.31,一共下降216个基点。

降息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通常表现在第二年[狗头][狗头][狗头]

于是在2009年,招、建、农的净息差分别下降1.19、0.83、0.75。降幅惊人。

但随后在2010年净息差就有小幅回升,并且趋稳。

另一方面,投资者再结合银行资产质量观察,就会发现:

在这一轮净息差下降周期,银行的广义不良率(不良+关注)却一直处在下降趋势。下图红色方框内。

也就是说这一轮周期,银行的资产质量并没有恶化。

所以,在2008-2009的息差下降周期,并没有叠加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所以在本轮周期中,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有限[狗头][狗头][狗头]

第二次周期:2015-2016

2015年,国内供给侧改革,央行再一次1年内进行5次降息。一年内贷款基准利率从5.6下降至4.35,一共下降125个基点。

降息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通常表现在第二年。

于是在2016年,招、建、农的净息差分别下降0.25、0.41、0.41。

但仅在第三年,即2017年净息差便企稳。2018年甚至有小幅上升。

另一方面,投资者再结合银行的资产质量观察,就会发现:

在第二次息差下降周期,银行的广义不良率出现了上升趋势。下图蓝色方框内。

也就是说在2008-2009的息差下降周期,叠加了银行资产质量恶化。银行一边要面临营收增长不利,另一边还要计提大量信用减值以冲抵不良贷款。

所以说这一轮息差下降周期,银行的经营会非常困难[心碎了][心碎了][心碎了]

因此这一轮周期中对银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不少银行都出现了破产或经营困难,比如包商银行、民生银行

第三次周期:2021-2023

2021年,面对疫情,央行再次开启逆周期调控,但这次降息的幅度却非常小。

一年期的LPR从3.8下降至3.45,仅下降35个基点。

但是投资者观察三家银行的净息差表现,却能发现息差下降幅度却不小。招、建、农分别下降0.29、0.34、0.46。

此时投资者就会注意到:

这一轮周期中,LPR并没有下降太多。2015年下降125个基点,2022年仅下降35个基点。但3家银行的净息差下降幅度却接近或超过2015年。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

原来在于本轮净息差下降周期中,银行负债端的存款规模大幅增加,同时“存款定期化”导致存款付息率上升。

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净息差才大幅下降。

可以看出3家银行:贷款增速<存款增速<<定期存款增速

另一方面,投资者结合银行的资产质量观察,就会发现:

第三次息差下降周期中,银行的资产质量并没有出现恶化。

招、建、农行的广义不良率都一直趋于平稳[大笑][大笑][大笑]

也就是说这一轮息差下降周期并没有影响银行的根基。

总结:

通过回顾银行业历史上3次的息差下降周期,投资者可以知道:

2015年周期,银行净息差下降,叠加资产质量恶化,是从根本性上危害到银行经营。

2008年周期,银行净息差下降,但资产质量并未恶化,不过当时不良率处于高位,因此对银行的经营有一定影响。

2023年周期,银行净息差下降,但资产质量并未恶化,同时不良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并未对银行产生根本性的伤害。

从对银行的危害性来说:2015年>2008年>2023年

另外,从应对方案来看:

2023年周期,净息差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存款规模高增速+存款定期化”。

目前银行的净息差已经普遍跌至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警戒线1.8以下,但央行只要单边降低存款利率即可解决这一问题。

这对于央行来说是小case[火箭][火箭][火箭]

【实际上,今年6月央行已经有一次存款降息】

因此无论是从危害性,还是从应对方案难度来看:

如果说2015年是惊涛骇浪,那2008年就是中等风浪,而2023年就是一朵小浪花。银行可以很轻松的应对目前情况。

因此对于像老必这种长期投资者来说,并不会因为本轮净息差下降而卖出银行股。

$招商银行(SH600036)$ $农业银行(SH601288)$ $建设银行(SH601939)$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精彩讨论

ice_招行谷子地2023-11-17 06:24

早班飞机回北京了

ice_招行谷子地2023-11-17 05:45

你记错了,招行2015年最高应该在23附近,最低15附近,只不过当年全年确实是没跌。

必有一得2023-11-17 13:01

说的好 特别是自己当家的情况另外 大多数人还是倾向在悲观的时候更悲观 乐观的时候更乐观

dragonfly_king2023-11-17 11:14

楼主有个点没说清楚,2013年中国版巴三细则颁布,银行经历了长达近10年的去杠杆周期,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银行没能力通过大幅增加新贷款把坏账率冲低。

全部讨论

2023-11-17 09:03

现在银行估值真的非常低,就长期拿股息分红就非常不错收益

2023-11-16 23:15

之前两次一年就好转了,这次两年都没好转,持股体验有点差。

2023-11-17 11:07

前两次持续时间不长,这次感觉还没有到底。房地产救市政策力度不大,房地产对银行资产质量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除了招行少数几个银行,其他银行房地产坏账没有充分暴露,这可能吗?

2023-11-30 20:57

网页链接
有人抄你作业。。。。

2023-11-17 14:19

简单类比没有意义。08年、15年居民杠杆率才多少,有能力短期内加杠杆,有利于零售见长的招行,现在居民还能在短期内加杠杆?

2023-11-17 10:15

三次降息周期对应了三次美元加息

2023-11-17 07:28

2015年的困境是靠房地产涨价去库存来解决的,这一次还能故技重施吗?

2023-11-17 07:09

比较的净息差降速 但是 第三轮根本原因在于 净息差已经很小了 大幅度下降空间不大

2023-11-17 06:48

👍

2023-11-17 06:16

第二次周期里年份写成2008到09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