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切换!价值派基金一马当先,深度价值派、价值中的“成长派”以及红利价值派基金如何选?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7回复:35喜欢:1

市场巨震,风格切换,价值派基金一马当先,深度价值派、价值中的“成长派”以及红利价值派基金如何选?

开年至今,赛道股超跌反弹仍未完全收复失地,低估值的价值股则异军突起。乘此东风,价值风格基金凭借较为抗打的业绩表现,在震荡行情中成为新的焦点。

在传统概念里,价值风格基金倾向于投资低估值的股票,基金经理愿意花时间等待持仓标的估值修复,对投资的安全边际要求较高。在市场杀估值的情况下,价值风格基金本身估值向下空间不大,相对更加抗打。而一旦迎来估值修复,又有机会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这类基金具有一定的防御性也有望博取收益,比较适合稳健型投资者作为底仓配置。

在实际的投资策略上,同为价值风格基金,也会有不同的打法,可以细分为深度价值派、价值中的“成长派”以及红利价值派。

选择确定性没那么强但是基本面有望改善、被市场低估的行业或公司,静待困境反转。这种思路赚取的是价值回归的钱。基金经理不抱团、不跟风,要先于市场做出价值判断。

在低估值的基础上挖掘高成长性的好公司,在价格合理的时候买入,这种投资策略其实主要还是在赚企业未来业绩增长的钱。基金经理注重估值和企业成长性的匹配程度,关注企业的性价比,而非单纯的估值。

红利价值派的基金经理更偏爱高股息率的公司,稳定的红利现金流收入有助于提高投资组合的安全底线。此外,高股息上市公司的ROE普遍较高、估值普遍较低,防御性较强。

问题来了,深度价值派、价值中的“成长派”以及红利价值派基金有哪些代表作?又该如何选择?

$中欧价值发现(F001882)$    $东方红沪港深混合(F002803)$   

全部讨论

2022-03-06 16:34

如果非要打个标签,那么,深度价值派代表:曹名长(中欧价值发现)、谭丽(嘉实价值精选)、姜诚($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F006567)$ );价值成长:谢治宇($兴全合润混合(F163406)$ )、朱少醒(富国天惠成长);红利基金了解得不多,但去年如果投资的估值一直处于低位的中证红利($大成中证红利指数A(F090010)$ ),收益至今应该说是很不错的。至于这三种具体如何选择,个人觉得最应该明白的道理是:万物皆有周期,市场存在着风格轮动,但市场处于何种风格通常是很难提前预测的,只有后视镜视角下才能看到过去已经走出的风格。因此,每个优秀基金都有着自己的高光和低谷时刻。据此我们最应该坚持的原则是:深入了解基金和基金经理,选择熟悉和投资理念与自己匹配的基金进行投资,坚持长期持有,穿越市场周期后,总能够收获到一定的预期收益回报。最应该回避的情况是:追涨杀跌,到头来被左右打脸,心态崩塌而惨淡收场。

我一直是深度价值派投资者,即使在前两年深度价值被市场冷落的时候,依旧坚持加仓,越跌越买,在低位收集了很多低估蓝筹指数基金的筹码,主要为:300价值、中证红利、恒生指数、中证银行、国证地产、中证保险主题指数,今年到现在还是正收益,稳稳跑赢沪深300指数,在现在抱团赛道股暴跌的市场中安心持有,安心获利,逆势上涨。  $300价值(SH000919)$ $中证红利(SH000922)$ $恒生指数(HKHSI)$

2022-03-04 14:28

我很看好 $中证红利ETF(SH515080)$
这类基金在目前的震荡市场行情下,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品种。
红利因子可以选出低估值股票,红利策略在A股市场长期有效性,尤其是在低利率环境中,红利策略筛选出的高股息资产更具吸引力,与成长股相比,构成红利指数的价值和周期型股票本身估值较低,面临杀估值压力要小得多,长期来看高分红低估值板块在A股一直具有较强的防御作用。

2022-03-08 19:03

既要价值,又要成长!

2022-03-08 10:16

不管是价值派还是成长派都选择几只长期看好基金定投,多关注有机会还是再做做波段的,不贪多赚点小钱。

2022-03-07 11:20

构成红利指数的价值和周期型股票本身估值较低,面临杀估值压力要小得多,长期来看高分红低估值板块在A股一直具有较强的防御作用。

2022-03-07 11:03

作为红利资金长期价值好,长期收益也是很好的,所以买家也会有很多的机会,构成红利指数的价值和周期型股票本身估值较低,面临杀估值压力要小得多,长期来看高分红低估值板块在A股一直具有较强的防御作用。

2022-03-07 10:04

价值派基金该不该入手?

2022-03-05 16:11

过去几年一度被市场边缘化的红利基金,却因年内普遍实现正收益而意外“走红”。据统计,今年以来多只红利ETF份额出现大幅增加。
在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的背景下,资金对避险资产的配置需求上升,红利低波基金因此成为部分资金在市场回调过程中寻求相对安全投资机会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