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文】牛股辈出的新能源车产业链,畅聊哪只成分股是你的心头好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5回复:61喜欢:65

#飞驰吧新能汽车# 2020年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73.4万辆,其中Q3季度拐点明确,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4.5万辆,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44%。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相关政策落地,全年国内电动车销量预期130-140万辆,同比增长10-20%。

受益于旗下新能源车型的热卖,很多车企今年交出了出色的销量答卷。比亚迪今年1-9月累计市占率17%位居第一,特斯拉中国1-9月累计销量8.1万辆,累计市占率13%,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均进入销量前十,占比分别为4%、3%、2%。

销量火爆的同时,新能源产业链在二级市场上也表现出色,例如截至11月16日收盘,整车中,比亚迪今年累计涨幅为256.85%;动力电池中,宁德时代今年累计涨幅为140.10%;上游原材料中,赣锋锂业今年累计涨幅为126.32%;电机电控中,汇川技术今年累计涨幅为170.64%……

在此背景下,以中证全指为样本空间,选取涉及锂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整车等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分股,反映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的$CS新能车(SZ399976)$优于主流宽基指数,自基日以来累计回报达205.93%,年化回报达13.92%。

为此,@博时基金 出品$新能汽车(159824)$。博时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基金代码:159824)将于11月23日-12月4日发售,以$CS新能车(SZ399976)$为标的指数,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拟任基金经历尹浩2015年加入博时基金,现任博时上证超大盘ETF、博时上证超大盘ETF联接基金、博时创业板ETF博时创业板ETF联接基金、博时5G50ETF的基金经理。作为发行方,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内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博时管理总规模超万亿元。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给上下游产业链带来了很多发展机会。在整车、动力电池、充电桩、锂矿资源、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制造、汽车热管理系统、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等细分行业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公司。

你认为,在牛股辈出的新能源车产业链中,哪只成分股是你的心头好?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有哪些好机会值得上车?

不论你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者、从业者还是新能源汽车爱好者,都欢迎你来畅所欲言,参与我们发起的#飞驰吧新能汽车#征文活动。  

【征文时间】 

2020年11月18日–2020年12月5日

【征文奖项】   

一等奖2名: 3000元现金打赏

二等奖5名: 1500元现金打赏; 

三等奖8名: 800元现金打赏; 

优秀奖N名: 随机打赏6~66元

【参与方式】 

直接发布主帖,同时添加标签#飞驰吧新能汽车#@今日话题;(发帖→长文→标题→#飞驰吧新能汽车#+内容)   

【评选规则】 

1、发帖必须带标签  #飞驰吧新能汽车#  ;
2、客观评分(40%):根据文章的阅读、转发、评论、点赞、收藏数量相加所得;
3、主观评分(60%):雪球将组织投资老司机组成评审团,对文章质量进行评审打分;
4、严禁抄袭、剽窃,一旦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5、发帖请注意遵守《雪球社区守则》;
6、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雪球所有。

【风险提示】

本次征文活动中所提到的投资标的,均仅代表用户个人的意见,不作推荐所用,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宁德时代(SZ300750)$   $比亚迪(SZ002594)$   $赣锋锂业(SZ002460)$  
 $亿纬锂能(SZ300014)$   $华友钴业(SH603799)$   $三花智控(SZ002050)$  

精彩讨论

龙头潜伏2020-11-18 10:18

#飞驰吧新能汽车# 网页链接。新能源汽车确实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说的未来的发展机会和看好的成分股,总结了如下几点,且听我娓娓道来,首先:@龙头潜伏 
一、汽车行业现状
汽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来看,整个汽车行业,已经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是一个存量博弈的市场。
汽车行业寡头林立,阶级固化,形成了一条品牌鄙视链。除了一些中国车企和特斯拉,已经很多年没出现新的造车贵族,那些世界名车的地位难以被撼动,即使出现奔驰漏油、奥迪毒气门这样的黑天鹅,也不影响它的销量,可见品牌已经深入人心。
在燃油车时代,汽车行业的发展一直都很缓慢,技术需要一代代传承,不可能一两年就弯道超车。BBA每年都出新款,也会出中期改款,但是改进都很小。
传统汽油车最核心的部分是发动机,构造非常复杂,很难通过反求去模仿学习,很难去山寨,所以在传统燃油车上,虽然国内车企一直在苦苦追赶,但是由于技术上的鸿沟、以及品牌的认可度,很难实现弯道超车。
汽车行业拥有庞大的产业链,占GDP的比重很高,具有重资产和早周期的特征。
当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汽车行业是排头兵,比很多周期性行业复苏得更快。所以汽车销量可以看作是经济景气程度的风向标。
对于重资产的行业,产能利用率很重要,产能利用率每提高10%,净利润可能会提高20%,就是说业绩弹性比较大,是非线性的。
我国的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汽车销量见顶是早晚的事情。我觉得拿人均汽车保有量跟发达国家比没有太大意义,毕竟国情不同、基础设施不同、消费习惯和文化观念也不同。
汽车行业的投资,要关注三大因素:经济周期、宏观政策、产业趋势和技术路线的变化。
大的机会来自于产业趋势的变化,包括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
有颠覆性的技术出现,汽车行业才有机会重新洗牌,否则阶级固化的局面会一直保持。
汽车行业的数据非常多,但也很重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里面有月度的数据统计)
1、车厂的合格证数据,就是汽车的产量数据,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供应商的业绩情况
2、车厂销量,这个不是终端的销量,是整车厂商卖给经销商的数量
3、库存数据,车厂产量减去销量
4、上牌量数据和交强险数量,这两个数量接近,代表了汽车终端销量。交强险的数据保监会会发布,上牌的数据比较难找。
5、汽车折扣的变化,折扣不断上升,说明行业持续下行
二、汽车发展趋势汽车行业的投资机会要从它的产业趋势里去找。
三大趋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
其中,最有确定性的方向是电动化,最有想象力空间的方向是车联网。
车联网还在讲故事的阶段,商业模式不成熟,在目前这个时点,锂电产业链的确定性最好。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看三个方面:政策推动,技术拉动,智能化的需要。
1、政策政策方面,欧美在去年10月份,突然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而我国一直以来,都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最积极的国家。
为什么我国如此推崇新能源汽车呢?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能源安全,我国是缺油不缺电的国家,原油储量不多,开采成本很高,开采成本差不多是现在原油价格的两倍,不像沙特都不到10美元一桶,可以任性地玩价格战。
原油是我国第二大进口商品大类,仅次于芯片。原油是工业的血液,一旦原油的进口被卡脖子,国内工业体系会贫血。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对原油的需求,这是一个国家战略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想借此实现弯道超车,国外燃油车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在技术和品牌上形成了很强的壁垒,短期内难以超越,早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欧美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逾越技术和品牌的鸿沟,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还有一种声音说电动车更环保、更低碳,这种说法颇有争议,至少现在是这样。我国目前还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火电占70%多,因为我国的煤炭储量高,煤炭产能过剩,电动车用的电,大部分来自煤炭这样的化石能源,如果再考虑下从热能到电能的转化效率问题,其实电动车并不能说是完全清洁的。还有锂电池的生产环节和废旧电池的处理都会产生污染。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延长两年,主要是为了对冲疫情影响,而未来逐渐取消补贴是大势所趋。
新能源汽车补贴滑坡,并不是表明国家就再不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恰恰相反,产业链内的很多企业已经有了不错的造血能力,如果一味地补贴下去,反而会滋生骗补贴的现象,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就跟养孩子一样,一味地娇生惯养,往往很难有出息。
未来的补贴逐渐取消以后,行业的竞争格局会越来越清晰,份额将会向龙头集中,市场集中度会提高。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有5%,工信部发了政策文件,提出到2025年渗透率达到25%。我国的执行力很高,说到肯定会做到。目前渗透率最高的国家是挪威,达到60%,因为挪威的政策特别狠,要在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汽车,他们国内的电比油便宜得多,充电设施也很多。
2、技术技术进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减少充电时间。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电池领域,电池的能量密度在不断提高,续航里程越来越长。
还有一个重要突破是在隔膜领域,湿法隔膜取代干法隔膜,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此外,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材料成本的下降,拉低了动力电池的成本。
电池这块,有两大技术流派: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各有千秋,并不能说孰优孰劣。
三元锂电池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缺点是安全性差、成本高、寿命短,只有6年左右。
磷酸铁锂电池优点是安全性好、成本低、寿命长,可长达10年,缺点是能量密度低,在低温下的性能差。
因为最近几年,整车厂更在乎续航里程,所以三元锂电池一直占上风,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没有放弃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最近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有两大进步,一个是能量密度,一个是安全性。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比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高50%,已经接近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安全性方面,在针刺测试中,表面温度只有30到60度。
比亚迪在刀片电池的发布会上,在现场秀了一波肌肉,演示了针刺试验,就是拿钢针去扎充满电的电池,对比了三种电池:三元锂电池、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和刀片电池。
三元锂电池被扎了以后,画面非常震撼;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会冒烟;而刀片电池,依然岁月静好。
比亚迪这些年,在动力电池领域被宁德时代逐渐甩开,这一次想通过刀片电池扳回一城。
但是刀片电池只是一个结构创新,用物理的方式,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增大散热面积。他提升的是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而提升单位质量的能量密度才是真的牛逼。
3、智能化的需要有砖家说:电动化是智能化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我觉得这句话太过绝对,并不能说没有电动化就没有智能化,但是电动化可以加速智能化是真的。
传统燃油车采用分布式的电子电气架构,每一个控制单元是由不同的厂商生产的,他们各自的数据结构和编程语言不尽相同,这就使得控制单元之间数据的共享和交互很难实现,而智能汽车对数据处理和信号传输的需求很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电动车的电子架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特斯拉,内部架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它采用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就像给汽车装了一个CPU,运算交给大脑去集中处理。
电动的实现了之后,更容易实现层次更高和复杂的智能化。海外传统车企也会花那么大精力,去拥抱新能源,实际上他们都不想成为诺基亚,等智能化的时代到来,如果那时候他们没有电动化的平台,便会非常的被动,容易遭到降维打击。
对于科技股的投资,一定要放在产业链里面去研究,一堆企业去分食一块蛋糕,有吃肉的,有喝汤的,还有喝西北风的。
三、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的上游是有色金属行业,主要是锂、钴、镍。这个行业已经形成寡头格局,也带有一定周期属性。
新能源汽车的中游主要是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其中动力电池是最重要的部分,能占到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40%。我国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内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外有松下、LG。中游环节,除了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厂商以外,还可以关注动力电池的四大关键组件: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正极材料竞争格局不清晰,技术路线可能会发生变化,这里不建议投资,负极材料竞争格局清晰,可以重点关注,龙头璞泰来,电解液龙头新宙邦,隔膜的技术壁垒最高,目前的国产化率低,可以重点关注,国内龙头恩捷股份。
新能源汽车的下游就是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整车厂商。对于整车企业来说,因为它是对C端的,带有消费属性。重点是看它有没有出爆款车,因为一个爆款车型,可以很大地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厚企业利润。出爆款产品的逻辑对很多消费类行业都适用。
还有一个标的比较特殊,就是旭升股份,对特斯拉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超过50%,和特斯拉深入绑定。在13年的时候就牵手特斯拉,跟特斯拉一路走过来,同呼吸共患难,他的业绩高度绑定特斯拉的销量,是特斯拉国产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但这样的公司议价能力弱、对大客户依赖度高,投资风险比较大,不建议重仓持有。
电池设备领域,就是卖铲子的,也有不错的确定性,龙头先导智能和赢合科技。这一块的竞争格局非常清晰,先导智能基本上形成了寡头垄断,几大动力电池龙头都是它的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松下都是他的客户
四、投资机会首选是特斯拉这样的整车厂商,特斯拉是规则的制定者,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说不用含钴电池就不用。供应商都是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也就是说会受制于他。它活得好,大家才能过得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产model3售价大幅下降,并且随着国产化率提升还有下行空间,有可能成为爆款。
国内的整车企业,重点关注比亚迪,比亚迪汉会搭载刀片电池,外形奥迪化,内饰奔驰化,续航里程和安全性都有较大突破,有可能成为爆款。电动客车也已经走出国门,有不错的口碑。
还有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厂商,他们是产业链中游的规则制定者,是锂电产业链真正拥有定价权的。并且我国的动力电池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绝对龙头是宁德时代,刚推出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比亚迪(SZ002594)$  也可以持续关注。对汽车的供应商来说,准入门槛较高,合作比较稳定。
动力电池领域,中日韩三国演义,合占90%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占60%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有竞争力的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松下、LG、比亚迪、三星。
再次就是电池的四大供应商: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
正极的竞争格局不清晰,技术路线可能会发生变化,不确定性较大,不推荐。
负极材料竞争格局较好,龙头璞泰来。
电解液的竞争格局也比较清晰,龙头新宙邦,
隔膜的技术壁垒最高,目前的国产化率一般,有国产替代的逻辑,可以重点关注,龙头恩捷股份。
旭升股份,对特斯拉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超过50%,和特斯拉深入绑定。很早就和特斯拉合作,算是押宝特斯拉成功,大家一路走来,同呼吸共患难,他的业绩高度绑定特斯拉的销量,是特斯拉国产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当然特斯拉也没亏待他,毛利率比同业高就能反应出来。但这样的公司议价能力弱、对大客户依赖度高,投资风险比较大,不建议重仓持有。
电池设备领域,就是卖铲子的,也有不错的确定性,龙头先导智能和赢合科技。这一块的竞争格局非常清晰,先导智能基本上形成了寡头垄断,几大动力电池龙头都是它的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松下都是他的客户。
五、投资逻辑今年的投资逻辑,围绕特斯拉的国产化和大众的MEB平台展开。
特斯拉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年初30%,年中达到70%,年底达到100%。
特斯拉所说的国产化率,并不是说全部换成中国的供应商,也包括国外供应商在中国建的厂,比如LG,用本地化率表述更加合适。
特斯拉的国产化,并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受益。整个机动车是一个存量市场,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油车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传统汽油车的份额会被蚕食。我们要去关注只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所以主要关注三电的投资机会,电池、电机、电控。
欧洲几大传统车企,一方面迫于特斯拉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欧盟的碳排放政策越来越严格,倒逼着他们去发展电动车。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不断向中国迁移,我国在锂电领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链。
传统车企开始发力电动车领域,出于性价比和产业链的考虑,会更加青睐我国的供应商,这样又会带来增量订单。

奶爸小谦师兄2020-11-18 10:31

新能源汽车,在A股真正值得去关注的无非就是:比亚迪、宁德时代。其它小弟都是围着这两巨头玩耍。
还有一个亿华通,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老大。
除此之外,其它公司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经历去研究。没必要。做好龙头就行。

龙头潜伏2020-11-20 09:36

网页链接←←主贴文章点这里

全部讨论

#飞驰吧新能汽车# 网页链接。新能源汽车确实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说的未来的发展机会和看好的成分股,总结了如下几点,且听我娓娓道来,首先:@龙头潜伏 
一、汽车行业现状
汽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来看,整个汽车行业,已经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是一个存量博弈的市场。
汽车行业寡头林立,阶级固化,形成了一条品牌鄙视链。除了一些中国车企和特斯拉,已经很多年没出现新的造车贵族,那些世界名车的地位难以被撼动,即使出现奔驰漏油、奥迪毒气门这样的黑天鹅,也不影响它的销量,可见品牌已经深入人心。
在燃油车时代,汽车行业的发展一直都很缓慢,技术需要一代代传承,不可能一两年就弯道超车。BBA每年都出新款,也会出中期改款,但是改进都很小。
传统汽油车最核心的部分是发动机,构造非常复杂,很难通过反求去模仿学习,很难去山寨,所以在传统燃油车上,虽然国内车企一直在苦苦追赶,但是由于技术上的鸿沟、以及品牌的认可度,很难实现弯道超车。
汽车行业拥有庞大的产业链,占GDP的比重很高,具有重资产和早周期的特征。
当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汽车行业是排头兵,比很多周期性行业复苏得更快。所以汽车销量可以看作是经济景气程度的风向标。
对于重资产的行业,产能利用率很重要,产能利用率每提高10%,净利润可能会提高20%,就是说业绩弹性比较大,是非线性的。
我国的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汽车销量见顶是早晚的事情。我觉得拿人均汽车保有量跟发达国家比没有太大意义,毕竟国情不同、基础设施不同、消费习惯和文化观念也不同。
汽车行业的投资,要关注三大因素:经济周期、宏观政策、产业趋势和技术路线的变化。
大的机会来自于产业趋势的变化,包括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
有颠覆性的技术出现,汽车行业才有机会重新洗牌,否则阶级固化的局面会一直保持。
汽车行业的数据非常多,但也很重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里面有月度的数据统计)
1、车厂的合格证数据,就是汽车的产量数据,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供应商的业绩情况
2、车厂销量,这个不是终端的销量,是整车厂商卖给经销商的数量
3、库存数据,车厂产量减去销量
4、上牌量数据和交强险数量,这两个数量接近,代表了汽车终端销量。交强险的数据保监会会发布,上牌的数据比较难找。
5、汽车折扣的变化,折扣不断上升,说明行业持续下行
二、汽车发展趋势汽车行业的投资机会要从它的产业趋势里去找。
三大趋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
其中,最有确定性的方向是电动化,最有想象力空间的方向是车联网。
车联网还在讲故事的阶段,商业模式不成熟,在目前这个时点,锂电产业链的确定性最好。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看三个方面:政策推动,技术拉动,智能化的需要。
1、政策政策方面,欧美在去年10月份,突然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而我国一直以来,都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最积极的国家。
为什么我国如此推崇新能源汽车呢?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能源安全,我国是缺油不缺电的国家,原油储量不多,开采成本很高,开采成本差不多是现在原油价格的两倍,不像沙特都不到10美元一桶,可以任性地玩价格战。
原油是我国第二大进口商品大类,仅次于芯片。原油是工业的血液,一旦原油的进口被卡脖子,国内工业体系会贫血。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对原油的需求,这是一个国家战略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想借此实现弯道超车,国外燃油车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在技术和品牌上形成了很强的壁垒,短期内难以超越,早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欧美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逾越技术和品牌的鸿沟,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还有一种声音说电动车更环保、更低碳,这种说法颇有争议,至少现在是这样。我国目前还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火电占70%多,因为我国的煤炭储量高,煤炭产能过剩,电动车用的电,大部分来自煤炭这样的化石能源,如果再考虑下从热能到电能的转化效率问题,其实电动车并不能说是完全清洁的。还有锂电池的生产环节和废旧电池的处理都会产生污染。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延长两年,主要是为了对冲疫情影响,而未来逐渐取消补贴是大势所趋。
新能源汽车补贴滑坡,并不是表明国家就再不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恰恰相反,产业链内的很多企业已经有了不错的造血能力,如果一味地补贴下去,反而会滋生骗补贴的现象,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就跟养孩子一样,一味地娇生惯养,往往很难有出息。
未来的补贴逐渐取消以后,行业的竞争格局会越来越清晰,份额将会向龙头集中,市场集中度会提高。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有5%,工信部发了政策文件,提出到2025年渗透率达到25%。我国的执行力很高,说到肯定会做到。目前渗透率最高的国家是挪威,达到60%,因为挪威的政策特别狠,要在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汽车,他们国内的电比油便宜得多,充电设施也很多。
2、技术技术进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减少充电时间。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电池领域,电池的能量密度在不断提高,续航里程越来越长。
还有一个重要突破是在隔膜领域,湿法隔膜取代干法隔膜,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此外,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材料成本的下降,拉低了动力电池的成本。
电池这块,有两大技术流派: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各有千秋,并不能说孰优孰劣。
三元锂电池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缺点是安全性差、成本高、寿命短,只有6年左右。
磷酸铁锂电池优点是安全性好、成本低、寿命长,可长达10年,缺点是能量密度低,在低温下的性能差。
因为最近几年,整车厂更在乎续航里程,所以三元锂电池一直占上风,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没有放弃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最近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有两大进步,一个是能量密度,一个是安全性。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比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高50%,已经接近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安全性方面,在针刺测试中,表面温度只有30到60度。
比亚迪在刀片电池的发布会上,在现场秀了一波肌肉,演示了针刺试验,就是拿钢针去扎充满电的电池,对比了三种电池:三元锂电池、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和刀片电池。
三元锂电池被扎了以后,画面非常震撼;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会冒烟;而刀片电池,依然岁月静好。
比亚迪这些年,在动力电池领域被宁德时代逐渐甩开,这一次想通过刀片电池扳回一城。
但是刀片电池只是一个结构创新,用物理的方式,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增大散热面积。他提升的是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而提升单位质量的能量密度才是真的牛逼。
3、智能化的需要有砖家说:电动化是智能化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我觉得这句话太过绝对,并不能说没有电动化就没有智能化,但是电动化可以加速智能化是真的。
传统燃油车采用分布式的电子电气架构,每一个控制单元是由不同的厂商生产的,他们各自的数据结构和编程语言不尽相同,这就使得控制单元之间数据的共享和交互很难实现,而智能汽车对数据处理和信号传输的需求很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电动车的电子架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特斯拉,内部架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它采用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就像给汽车装了一个CPU,运算交给大脑去集中处理。
电动的实现了之后,更容易实现层次更高和复杂的智能化。海外传统车企也会花那么大精力,去拥抱新能源,实际上他们都不想成为诺基亚,等智能化的时代到来,如果那时候他们没有电动化的平台,便会非常的被动,容易遭到降维打击。
对于科技股的投资,一定要放在产业链里面去研究,一堆企业去分食一块蛋糕,有吃肉的,有喝汤的,还有喝西北风的。
三、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的上游是有色金属行业,主要是锂、钴、镍。这个行业已经形成寡头格局,也带有一定周期属性。
新能源汽车的中游主要是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其中动力电池是最重要的部分,能占到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40%。我国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内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外有松下、LG。中游环节,除了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厂商以外,还可以关注动力电池的四大关键组件: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正极材料竞争格局不清晰,技术路线可能会发生变化,这里不建议投资,负极材料竞争格局清晰,可以重点关注,龙头璞泰来,电解液龙头新宙邦,隔膜的技术壁垒最高,目前的国产化率低,可以重点关注,国内龙头恩捷股份。
新能源汽车的下游就是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整车厂商。对于整车企业来说,因为它是对C端的,带有消费属性。重点是看它有没有出爆款车,因为一个爆款车型,可以很大地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厚企业利润。出爆款产品的逻辑对很多消费类行业都适用。
还有一个标的比较特殊,就是旭升股份,对特斯拉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超过50%,和特斯拉深入绑定。在13年的时候就牵手特斯拉,跟特斯拉一路走过来,同呼吸共患难,他的业绩高度绑定特斯拉的销量,是特斯拉国产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但这样的公司议价能力弱、对大客户依赖度高,投资风险比较大,不建议重仓持有。
电池设备领域,就是卖铲子的,也有不错的确定性,龙头先导智能和赢合科技。这一块的竞争格局非常清晰,先导智能基本上形成了寡头垄断,几大动力电池龙头都是它的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松下都是他的客户
四、投资机会首选是特斯拉这样的整车厂商,特斯拉是规则的制定者,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说不用含钴电池就不用。供应商都是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也就是说会受制于他。它活得好,大家才能过得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产model3售价大幅下降,并且随着国产化率提升还有下行空间,有可能成为爆款。
国内的整车企业,重点关注比亚迪,比亚迪汉会搭载刀片电池,外形奥迪化,内饰奔驰化,续航里程和安全性都有较大突破,有可能成为爆款。电动客车也已经走出国门,有不错的口碑。
还有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厂商,他们是产业链中游的规则制定者,是锂电产业链真正拥有定价权的。并且我国的动力电池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绝对龙头是宁德时代,刚推出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比亚迪(SZ002594)$  也可以持续关注。对汽车的供应商来说,准入门槛较高,合作比较稳定。
动力电池领域,中日韩三国演义,合占90%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占60%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有竞争力的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松下、LG、比亚迪、三星。
再次就是电池的四大供应商: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
正极的竞争格局不清晰,技术路线可能会发生变化,不确定性较大,不推荐。
负极材料竞争格局较好,龙头璞泰来。
电解液的竞争格局也比较清晰,龙头新宙邦,
隔膜的技术壁垒最高,目前的国产化率一般,有国产替代的逻辑,可以重点关注,龙头恩捷股份。
旭升股份,对特斯拉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超过50%,和特斯拉深入绑定。很早就和特斯拉合作,算是押宝特斯拉成功,大家一路走来,同呼吸共患难,他的业绩高度绑定特斯拉的销量,是特斯拉国产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当然特斯拉也没亏待他,毛利率比同业高就能反应出来。但这样的公司议价能力弱、对大客户依赖度高,投资风险比较大,不建议重仓持有。
电池设备领域,就是卖铲子的,也有不错的确定性,龙头先导智能和赢合科技。这一块的竞争格局非常清晰,先导智能基本上形成了寡头垄断,几大动力电池龙头都是它的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松下都是他的客户。
五、投资逻辑今年的投资逻辑,围绕特斯拉的国产化和大众的MEB平台展开。
特斯拉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年初30%,年中达到70%,年底达到100%。
特斯拉所说的国产化率,并不是说全部换成中国的供应商,也包括国外供应商在中国建的厂,比如LG,用本地化率表述更加合适。
特斯拉的国产化,并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受益。整个机动车是一个存量市场,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油车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传统汽油车的份额会被蚕食。我们要去关注只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所以主要关注三电的投资机会,电池、电机、电控。
欧洲几大传统车企,一方面迫于特斯拉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欧盟的碳排放政策越来越严格,倒逼着他们去发展电动车。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不断向中国迁移,我国在锂电领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链。
传统车企开始发力电动车领域,出于性价比和产业链的考虑,会更加青睐我国的供应商,这样又会带来增量订单。

2020-11-18 10:31

新能源汽车,在A股真正值得去关注的无非就是:比亚迪、宁德时代。其它小弟都是围着这两巨头玩耍。
还有一个亿华通,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老大。
除此之外,其它公司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经历去研究。没必要。做好龙头就行。

2020-11-20 17:05

#飞驰吧新能汽车#  @今日话题  从去年年末开始,新能源产业链的涨势就没有停过,每只个股都站在高位,未来新能源汽车还有投资机会吗?其实还是有的,毕竟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在新能源车、电池技术甚至是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拥有独家的技术优势,新能源车还有很大的升级提高的空间,最终谁是胜者还胜负未知,我们可以继续寻找一些好公司。
先来梳理一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个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有主要是大宗商品,包括锂电池所需要的原料,像是氟、锂、铁、磷、钴、镍、锰、石墨、铁、硅粉、稀土、石油、煤炭等等。中游其实就是制造业了,中游包括的流程主要有电解液、正极、负极、隔膜这些最终做成电池以及感应、永磁这些做成电机和芯片、软硬件设计这些去做电控的产业链。下游就是面向最终消费者的整车产业链。
我们先来聊聊整车企业。
先说一下特斯拉,目前特斯拉全球共六家工厂,美国3座、中国1座、欧洲2座,还有两座待建工厂。欧洲的德国柏林工厂最快将在21年开始生产新版Model Y,特斯拉自制电池厂进度落后于整车厂。特斯拉德州奥斯汀工厂已开始建设,最快明年6-7月投产,主要生产电动皮卡、卡车。其中,靠着中国工厂,在特斯拉Model 3国产后,股票开始了暴走模式,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生了很强的带动效应,如同之前的苹果产业链。
特斯拉的优势在于很有创新性,三电技术保证了车辆性能,搭载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进一步实现整车OTA,并通过OTA逐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可以说,特斯拉不仅仅卖车,还实现商业模式转变,提供FSD选装等服务,规模效应明显。其实,特斯拉对于新能源车行业最大的贡献是,帮助新能源车企找准了挑战传统车企的杀手锏,那就是网联化、智能化。目前,特斯拉想要取得进一步成长,一定要加速产能与新车型投放,打开市场。
说到新能源车,那对立面可能就是传统燃油车,而说到燃油车,中国人最先想到的品牌可能就是大众。现在造车新势力如火如荼的同时,传统车企也没忘在新能源车赛道加速,那我们就以大众为例,看看传统车企造的新能源车怎么样?
大众19年新能源车全球销量12.32万辆,同比增74.57%;2而20年截至目前,得益于传统爆款车型大众Golf、奥迪e-tron和大众帕萨特的拉动,在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中大众增势强劲,位居第二。
今年,大众MEB平台打造的ID.3于9月13日在德国完成首次交付,欧洲其他地区也开始正式交付。大众ID.3产能10万辆,目前已有3万+订单,预计今年将交付6万辆。MEB纯电平台是19年由大众发布的,并且2021年大众会把重心转移到MEB上。长期来看,大众计划到2029推出75款纯电动车,2000万辆由MEB生产。可见,大众集团是传统车企中坚定转型电动化的代表,大众集团曾表示2020-24年的战略,是25年电动化率20+%,约50%市场集中欧洲:投资600亿欧元;到2029推出75款纯电动车,并将生产约2600万辆电动车,其中2000万辆来自MEB,其余来自PPE平台;同时,在2029年前推出大约60款混动车型,销售目标为600万辆。大众在20-24年将在混合动力、电动出行以及数字化领域投资600亿欧元,其中纯电动领域的投资330亿欧元,混合动力及数字化领域的投资为270亿欧元。
同时,在中国市场,上汽大众安亭MEB工厂于今年11月份实现预批量试生产,初期投产奥迪Q4 e-tron、大众ID.4、斯柯达Vision E三款SUV,首款车型将于2020年年底正式上市。到2025年,计划再生产五种车型,还将建设电动汽车工厂和研发中心。
此外,豪华车型也不甘示弱,比如奔驰就要加速电动化进程,2030年计划30%电动化率。即将推出的大型车纯电车型 EVA 平台发布 4 款全新纯电动产品EQS、EQE、EQS SUV和EQE SUV。此外,深受中国富人欢迎的AMG、迈巴赫、G级车也将提供电动化产品。 2025年开始将基于其第二个全新专属电动化平台——专为紧凑及中型汽车设计的 MMA 模块化平台推出更多电动化车型,进一步完善电动产品阵容的同时,也会直接和特斯拉等车企抢占市场。
可以说,如果今天还有人觉着新能源车不是主流,不是首选,买新能源车只是为了拍照指标,那么未来,等各大车企都主推新能源车的时候,人们的首选可能将要变成新能源车,而且未来充电方式、电池续航等问题还会进一步改善,相信新能源车的前景是空前远大的。
说完传统车企,再看看造车新势力。新势力交付再创新高,蔚来、理想、小鹏均进入销量前十,占比分别为4%、3%、2%。我想说一下理想,理想one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成为造车新势力中最畅销车型,第三季度交付8660辆。理想one真的是我太喜欢的一辆车,如同躺在沙发里开车,还能带着全家人出行,又不用担心续航,下辆车,大概率会换它!
还要说的就是,今年的一个爆款产品,宏光MINI。真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呀,这个车让很多买不起车的人有了自己的car,方便了不知多少家庭。上通五菱受益于宏光MINI的上市,9月销量2.4万辆,同比大增356%,环比增加33%,位居第一,累计市占率上升至9%;
当然,文章开头我列举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了,除了整车,还有很多领域,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产业链有哪些股票,这里就举例一部分A股的。整车: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电机电控:汇川技术、法拉电子;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动力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锂电设备: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核心零部件:三花智控、均胜电子、银轮股份、科达利;上游原材料: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寒锐钴业;电解液:新宙邦;正负极材料:格林美、当升科技、德方纳米;充电桩:特锐德……这里面蕴涵了很多优质企业和投资机会,还有一个不错的赛道,就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投资标的,虽然很多电池厂及产业链上公司设计相关业务,但是距离完美的动力电池回收还有太大的差距,如果未来这个领域有了合适的标的,那将非常具有投资前景!
#飞驰吧新能汽车#  @今日话题

2020-11-19 21:49

请问博时基金一共出了几个老鼠仓的基金经理?

2020-11-19 13:09

网页链接

2020-11-19 11:43

#飞驰吧新能汽车# @今日话题
首先热烈祝贺@博时基金 家族$新能汽车(159824)$既博时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基金代码:159824)11月23日-12月4日发售火爆成功。
新能源汽车是现在和未来成长性非常好的板块及赛道。投资新能源车就买$新能汽车(159824)$,尽享新能源汽车世纪发展成长的大红利。

新能源汽车是现在和未来成长性非常好的板块及赛道。
新能源汽车板块虽然近期涨幅不小,但业绩增长具有非常好的持续性。短期回调后仍具备了良好的投资机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在2025年提升至20%。从4%到20%,意味着4倍的成长空间。这为我们带来确定性很强的投资机会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战略方向。新能源车是为数不多享受长期高景气+短期业绩高增长的板块。
随着近期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进一步的支持,汽车消费升级及更新的趋势进一步明显,新能源车型已经成为越来越消费者的首选,新能源汽车已逐步进入成长期。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未来应该会像近十年来的智能手机赛道一样,成为投资市场上的宠儿。短期回调后,四季度还是要抓住新能源车赛道优质龙头股的布局机会。
在新能源车板块中,最看好比亚迪,公司是现阶段除特斯拉之外的A股王者。
比亚迪自主研发的铁电池(磷酸铁锰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受市场好评!在近年来的销售上从未出现过因电池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铁电池寿命较长,成本较低。
二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实现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为全球汽车产业开拓出崭新的发展路径产品思路。
三比亚迪选择以自主研发生产为主,特斯拉侧重于零部件之间的整合创新。比亚迪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自主生产,双擎双模的核心技术及控制单元也来自其自主研发;而特斯拉除了电控等核心技术以外,大部分零部件都采用产业链上游厂家的产品。此对应的产品线上,比亚迪在车型上选择更多,市场也相应更广泛一些。
首选看好新能源车的比亚迪汉 EV,公司是现阶段除特斯拉之外的A股王者。汉、唐销量表现强劲,目前汉 EV 因刀片电池和碳化硅材料短缺,短 期一定程度抑制放量,后续汉仍会持续放量大销,,业绩会持续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