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任职75天的基金经理是如何做成反向指标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83回复:266喜欢:273
今天晚上的公告显示,中融一带一路基金指数基金发生了下折,本来这只是很正常不过的市场现象,但是由于该基金之前一系列的非市场化行为,导致该基金成为了今年最大的笑话之一。个人认为比之前个别基金一天跌幅10%以上还更加不能被原谅。

一、背景:这是一个2015年5月14日才成立的一只新基金,跟踪一带一路指数(399991.SZ),而且规模不小,根据二季报显示,有将近66亿的规模。而且,这不仅是一家新公司的新基金,连基金经理都是新的,这是他担任基金经理的第一支基金,截止今天发生下折,共任职75天。

其实,这些本来也都没有什么,新手不代表做不好,更何况,指数基金属于量化投资,目标是跟踪指数,除了申赎可能导致跟踪误差以外,一般不会有太大难度。

二、基金合同中也明确说明了这一点。



三、随意加减仓。
如果基金经理真的按照合同中的目标去做,即使遇到下折,到无可厚非,指数基金是工具而已。可惜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利用建仓期内基金仓位比较随意的漏洞,随意更改一个指数基金的仓位,随意加减仓,导致这66亿规模中,将近一半份额的持有人,惨遭下折,血本无归。
说好的“严谨”呢,说好的“力争”呢?


四、跌的时候跟得上,涨的时候跟不上
如图所示,在一带一路指数大幅下跌的时候,该基金基本跟上了跌幅,但是当市场开始反弹的时候,该基金似乎清空了仓位,涨幅远远落后于市场涨幅。最大的原因是,他在7月8日市场最低点,为了避免下折,进行了建仓的操作。最后市场大幅反弹,他又进行了加仓操作,再然后,市场开始大幅下跌。可以说这一个月来,每一次主动判断增减仓,都是错的!






五、仓位测算,完全反向指标
如果我们把“基金的涨跌幅/指数涨跌幅”作为一个简单的仓位测算指标,我们可以发现,这只基金在7月9日几乎0仓位,7月17-20日几乎0仓位,其他时间进行了加减仓操作,最高时超过半仓。
但!是!如果把基金的仓位变化情况,和一带一路的涨跌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居然是完全相反的!!!
步步踩错!



六、原本不会这么快下折
那么,如果基金经理恪尽职守,严格跟踪指数,结果会是怎样呢。重新做了一张图,结果是,母基金距离下折至少能抗1个跌停板呢!
如果不是这么随意操作,母基金净值可能在0.7以上。








七、关于基金经理的情况,如下







八、有人说基金经理清仓是受了官方的窗口指导,这个不得而知,但是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要试图战胜市场,永远敬畏市场,执行你的策略和计划,比做主动判断靠谱的多。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运气问题。
原始数据如下:


$一带A(SZ150265)$  $一带B(SZ150266)$

全部讨论

2015-07-29 12:50

远离分级吧,本来就没有价值的东西,老老实实买正股吧

2015-07-29 11:12

看看这货就知道为什么不买基金了

2015-07-29 10:55

浏览一下雪球,近期三个月发型的分级基金,全是新手操作。毫无经验的被动方式持仓。亏损是必然的,今后下折的分级B会更多。之前十多只下折已经是前车之鉴。

2015-07-29 10:26

哪里可以找到这些数据呢?

2015-07-29 09:51

可怕!

2015-07-29 09:47

永远不要想着战胜市场

2015-07-29 09:31

哎,又一个自以为比市场厉害的。

2015-07-29 09:28

很佩服,居然还没跳楼。

2015-07-29 09:25

转发,最近这个基金经理火了

2015-07-29 09:14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