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和痛苦之间:近年来要约收购案例详解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96回复:111喜欢:611


上上一篇提到要约收购的大致类型,也顺带提到了许多案例。但大伙儿的目的最终都是从这种事件驱动机会中赚钱,所以最近把近几年的案例详细整理了一遍,有皆大欢喜的,有坑人不偿命的,总归会有点启示。

不妥之处请多指正!

-------------------------关于流程------------------------------

首先,应该明确一下要约收购有哪些流程和细节上的要求。

1.一般流程如下:




2.具体到细节上,有这么几点想提一下的。

(1)在上市公司收到收购人的意向书或洽谈意向的时候,为了避免股价波动,通常会停牌。顺利的话一个月之内便可以复牌并公布消息,但是贝因美这次停牌用了近3个月。

(2)在这次停牌期间,上市公司会陆续发布最新的进展公告,有的会在停牌期间就透露要约收购意向或获批情况。

(3)当要约收购意向达成,便会复牌同时公布要约收购书摘要,是摘要,不是全文哦,但基本方案已经差不多定下来了。

(4)在方案中会设计要约缘由、目的、要约价,要约份额,是否有约束条件(比如必须收到多少比例以上才行,收不到则全部不要了),上市公司大股东是否有意愿转让股份支持要约事项。

(5)然后就是等待批复的过程。涉及国有资产的要有国资委的批复,可能涉及垄断的要有商务部的批复,最终都还要有证监会的批复。这个过程少则一个月,长则一两年,股权复杂,涉及外资的一般都比较长。有的时候获批的消息公布前也会停牌。

(6)一旦所有批复都下来,会立即复牌并公布要约收购书全文,并公布要约期限,一般是接下来的30个自然日,且该期限内不停牌。

(7)要约期限的最后3天是不可撤销的,只能接受要约,不能撤回。一般在最后3天决定接受要约与否更划算。

(8)要约期结束以后会立即停牌一天。第二天再复牌并公布要约收购的结果。

(9)一般的要约收购都不是以终止被收购公司上市为目的的,在中国,这壳还是很值钱的。但是全面要约收购大部分是强制发生的,是义务,虽然90%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豁免了,但是偶尔有不能豁免的,就有好戏看了。

退市的触发条件如下:“上市公司股权分布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是指:社会公众持有的股份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25%,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社会公众持股的比例低于10%。”

(10)公布要约收购时,收购人都会向中登公司缴纳全额收购金额的20%作为保证金。

-------------------------案例分享-----------------------------

1.诚心诚意:美的集团要约收购小天鹅A、B
(1)由于美的集团对小天鹅原先持股比例超过30%,故再收购超过5%以上比例的股份必须以要约收购的形式进行。

(2)虽然要约收购的形式是强制的,但是美的集团收购小天鹅股份的意愿是主动的。

(2)这一点从要约价比停牌前收盘价溢价较多,便能看出诚意。这导致公布消息后股价立即连续暴涨触及要约价。之后一直在要约价格下方的一个区间内运行,受到要约价的压制。

(3)而在这一期间(6、7月份),大盘从2000多点反弹到了2100多点。

(4)要约期限的最后3天是不可撤销的,很多投资者也是选择在这几天判断是否接受要约。

(5)蹊跷的一幕是在最后一天,股价在最后一小时,突然涨停,冲破要约价,导致最后一天只有3户接受要约。最终只完成了12.59%股份的收购,未达到20%的拟要约比例。

(6)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有一个要约收购明细表,实时披露,可以供投资者查询。





2.走过场:中化资产要约收购天科股份

(1)中化资产的母公司中化集团,通过个种子公司,共持股天科股份29.14%。

(2)这次要约是一次典型的主动部分要约,但是国企的诚意从要约价上就能看出来。仅仅是达到《收购办法》的规定,与停牌前收盘价几乎一样。

(3)复牌第一天交易价格便冲破要约价,之后要约价便对天科股份的走势完全失去了引导作用。加上大盘给力,股价一直在上方运行,大家似乎都忘了要约收购这回事。

(4)实际上在要约期限的前27天,没有一股接受要约。但是在最后三天,竟然有4户接受要约,且比例达到了2.83%,几乎是要约目标的一半。

(5)这也引起了有些人的质疑:可能是中化集团和天科股份的几家券商系股东早已达成了默契,要约收购只是走一个过场,为的只是在和天科股份另一个股东盈投控股的控制权战中获胜。

(6)虽然这种要约收购聊胜于无,但是至少给股价兜了底,也未尝不是好事。





3.皆大欢喜:嘉士伯要约收购重庆啤酒

(1)这是一个投资者套利成功、收购方全额收购的案例,虽然重庆啤酒这几年坑了很多人,但是这次还是很厚道。

(2)这个要约收购从一开始就基本肯定是成功的(只要批文没问题),收购成立条件是收购股份不低于20%,但重庆啤酒的大股东重啤集团承诺拿出20%的股份促成要约收购完成。

(3)同时嘉士伯给的要约价还是很有诚意的,比停牌价高出20%多。

(4)公布摘要书并复牌以后,股价迅速触及要约价,但随后便很快跌了下来,一直到最后都在要约价一下徘徊。

(5)论原因可能跟重啤搞乙肝疫苗一而再再而三失败有关系,但是这么低的价格确实给了投资者很大的套利空间,最低的时候一度跌到14块多,套利空间有30%多。

(6)但这样的股价,结果一定是要约收购获得超额预约,最后是以75%的比例进行了分配。

(7)这里要提一点,当获得超额预约时,分配时按比例来的,即便是重啤集团的那20%的股份,也和普通投资者一样按照比例来分配,最多只能有15%的股份被接受。这一点对贝因美也是一样的。(很多人之前理解大股东承诺的股份会被全额接下来,剩下的在案比例分,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4.有惊无险:帝亚吉欧要约收购水井坊

(1)帝亚吉欧触发对水井坊的强制全面要约收购,是因为受让了水井坊母公司全兴集团的股份后,对全兴集团的持股从49%变成了53%,从而形成了控制,从而间接持有了全兴集团持有的水井坊的30.71%的股份。一笔过30%,触发全面要约义务。

(2)上次说过了,全面要约多少都有点被迫的,有点不情愿。一旦被全部执行,既要支付巨额的收购款,又要失去一个由上市资格的儿子,得不偿失。

(3)所以收购人一般都寄希望于市场给力股价给力,能走在要约价以上,这样就不会有人接受要约了。如果股价自己不给力,那就得收购人自己撸袖子上了。

(4)水井坊从公布收购摘要书,到最终获批,历时两年多,中间股价跌跌涨涨,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要约价格以上的。中间无论是在商务部获批还是最终证监会批准,都引发了股价的暴涨。

(5)进入收购期以后,股价远在要约价格以上,一直没有人接受要约,貌似安全。但是最后一天突然风云突变,股价开盘后便持续下跌至21.48,离要约价只有3分钱的差距,这个时候“神秘资金”出场,轻轻一拉,股价收于21.75,这也导致最后一天几乎没有人接受要约。从最后公布的结果来看,只有3154股接受了要约,相当于0%。帝亚吉欧的boss们估计也紧张了一天。





5.满地鸡毛:熔盛重工收购全柴动力

(1)熔盛重工触发要约收购的原因跟帝亚吉欧有些类似,是因为中标了其母公司全柴集团100%的股份,从而间接持股全柴动力超过30%而触发的。

(2)这件事从一开始熔盛重工应该就是不想搞的,但是可恶的是,他中间一拖再拖,但是从公告里看,还装作想要搞的样子。这也导致全柴动力的股价在前5个月里大部分时间处在要约价以上。

(3)商务部国资委都批了,但是熔盛重工一直不向证监会提供补正材料,拖字诀。

(4)这时候这件事渐渐成为了一种博弈,觉得熔盛重工不可靠的投资人还是用脚投票,股价应声跌落于要约价一下。而随着股价距离要约价越来越远,套利空间也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贪心的投资者介入进来博套利。

(5)随着熔盛重工最终撤回材料,这些人最后都血本无归了。其实能够理解当时他们的想法,熔盛重工先是在中标全柴集团100%股权后给了安徽产权交易中心6.3亿的保证金,又在要约收购全柴动力的时候交给了中登上海5.2亿的保证金。这11.5亿资金及利息,熔盛重工总不会不要了吧。

(6)然而事实无情的给投资者上了一节风险教育课。2012年8月22日撤回了向证监会报送了的材料,彻底不干了。这里面肯定有这两年经济不景气企业拿不出钱来的原因,可是白纸黑字写的东西怎么办呢,事情陷入了无尽的扯皮之中。据说有不少人告了企业,连基金公司都被坑了也参与了进来。

(7)保证金怎么办?令人惊讶的是全柴动力公告熔盛重工已经从中登上海拿回来5.2亿的要约收购保证金,后来有起诉了全椒县,要拿回另外6.3亿的保证金及利息,县政府立即反诉熔盛重工,事情仍在扯皮中。

(8)有两个问题?中登上海的保证金可以就这样拿回去吗,这还叫保证金吗,我不懂,有没有懂法律法规的来解释一下。假使这些被保证金被没收了,应该怎么处理呢,有无法律依据和先例?

(9)更为蹊跷的是这场大戏从头至尾都充斥着怪现象:a.全柴动力公布要约停牌前,股价连续大幅拉升,有无内幕交易?b.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经常性的滞后;c.熔盛重工撤回材料后没几天,全柴动力的证券代表就辞职了;d.熔盛重工的董事长在这期间因内幕交易被SEC调查并罚款。

(10)to be continued。。。。




$贝因美(SZ002570)$ $重庆啤酒(SH600132)$ $水井坊(SH600779)$ $天科股份(SH600378)$ $小天鹅A(SZ000418)$ $全柴动力(SH600218)$ $中国熔盛重工(01101)$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7-08-05 12:51

因为熔盛重工没有提交补正材料,导致证监会没有批准要约收购,但熔盛重工却能收回存放于中登公司的履约保证金。这个案例是否可以说以后触发强制全面要约的公司,都可以采用拖延等方式导致证监会等审核不通过,从而既能拿回保证金又能不履行要约义务了?这算不算漏洞?

2017-03-09 17:29

好帖,学习

很不错的文章,值得学习。

2019-05-15 21:58

收藏

2019-03-28 17:09

要约的案例

2018-11-04 23:18

很好的案例分析。

2018-07-24 18:41

请教一下,这次水井坊的邀约收购已经公布了要约收购报告书和具体的要约期限,那是不是表示已经拿到批复了?流程会不会和你文中说得不太一样?

2018-07-13 16:03

水井坊的要约收购又开始了,学完还是一头雾水

2018-06-12 11:54

这玩意那么靠谱?

2018-06-04 16:19

转发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