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成长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8喜欢:0
$分众传媒(SZ002027)$ 分众的所谓周期:to C的需要引爆、破圈的生意有多大能力和意愿。能力和意愿又来自于市场现实环境以及预期,悲观或者最谨慎的看法是上一波的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印象是,没查证)的红利更多是一次性的,毕竟这么大规模的to C的需要引爆、破圈的生意集中出现的情况很少的。
我之前不是很深入地研究过,发现江总已经开始描绘分众对于品牌生意的价值了,从目前的结果看人家不愿意为此花很多钱在分众这,但是至少也帮分众稳住了阵脚。

热门回复

老江其实也是忽忽悠悠的,一个品牌的成功,可能是多原因共振造成的运气,也可能是厚积薄发的实力所致,只强调营销有点过于表面化。观察分众的坏账计提和互联网广告二线选手腾讯广告业务的坏账计提,两个公司的客户画像一目了然,前者客户群类似于海沙帮,巨鲸帮这种旁门左道,腾讯的客户客户画像为少林武当,嵩山派,华山派等等的这种类型企业。

此外,正如你的举例,分众更适合像妙可蓝多、各种app这种需要引爆破圈的企业,也成就了一些品牌和公司,这个本事是分众的特点,也不能说是问题。但是,集中破圈需求现在看不到了。

您这不研究,比我见过大部分分众投资者思考的深多了[捂脸]

破圈这种,我个人觉得需要线上与线下同时进行投放,如果有幸成了old money后,投放也就不太积极了,所以分众的客户群总体特征是“创业青年”,分众基本盘是吃增量的话,业绩波动就难免会比较大了。而且现在线上的投放效率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迭代的加持下,效率越来越高,相当于一块海绵,吸水能力越来越强,去年腾讯的广告业务,有视频号和算法加持,增长可观。总体广告投入就那么多的情况下,分众被线上挤压的程度存在不确定性。

哈哈,老江如果不是“大忽悠”的性格估计很难打造出现在的分众。

[捂脸][抱拳]

创业青年型广告分众的优势比较明显。
其他的我还没仔细研究过[捂脸]。

客户们也都是久经沙场,还是有自己判断的,但图样图森破的散户投资者容易上头。